亞洲國家出現一個強地震,級別6.1級,難道地球內部變活躍了?

2020-03-27     趣味探索

趣味索探訊 或許是地球內部在快速變動的原因,或許是別的什麼原因,近期地球突然一下子變得異常活躍,多個大地震接二連三出現了,一改之前低迷了半個多月的局勢,在北京時間3月23日,東太平洋中部出現了一個6.1強地震,3月25日,離我國不遠的千島群島出現了一個7.5級強地震,在2020年算得上是第2個大地震。目前這種局勢遠沒有結束,仍然留有「後招」,因為在3月26日23時38分,又有一個強地震出現在北半球的亞洲國家。難道地球內部變活躍了?

這個地震到底有多大?根據世界最權威地震機構USGS報道顯示,該地震震級還真的不小,6.0級,位置是在菲律賓巴里頓西南方8公里海域,具體坐標為北緯5.692°、東經125.175°,震源深度為54.3公里。這個地震是否給菲律賓造成了影響?要知道菲律賓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國家之一,面積不到30萬平方公里,人口卻超過一個億,比我國人口密集得多。對於地震影響,USGS給出了綠色警報,說明幾乎沒有人受到影響。

儘管菲律賓地震發生在海底,但離地震不遠處仍居住著大量人口,在離震中東北方向8.9公里有一個名為Baliton的地區,居住著5809人,離震中東北方向15公里是菲律賓格蘭地區,居住著24256人,離震中33.3公里是菲律賓的Malapatan地區,這裡居住著19439人。所以在離地震附近的陸地上,居住著大量的人,人口密度在世界上算得是比較高的。

地球這是怎麼了?從整體角度看,這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俯衝的結果,從局部角度來看有些複雜,地震發生在菲律賓海板塊東部。菲律賓海板塊是一個被較大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擠在中間的小板塊,並這裡是多個板塊彙集地,北面是歐亞板塊,東面是太平洋板塊,西南是印度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東緣與平洋板塊俯衝,導致一條長達600多公里的俯衝帶,該帶非常活躍,在過去的50年里出現過多次8級以上強地震。

在世界範圍內,地震一直是無法準確預測的,不像天氣預報那樣,能準確預測雨雪到來的時間。而地震學最多只能根據過去地震發生頻率,再結合地球板塊運動趨勢來進行中長期預測,該區未來地震是在增加還是在減少,但是地震什麼時候會出現卻無法知曉。除了中長期預測外,現在地震儀器能做到地震提前警報,不過時間特別有限,只能提前幾十秒。實際上這個時候地震已經發生了,靈敏地震儀能比我們先感知到地震,提前發出警報。

地球內部是否再次變活躍?地震是地球最大一種自然災害,在板塊與板塊相對運動俯衝帶地區,大大小小地震多如牛毛,活火山和死火山多不勝數,尤其環太平洋火山帶,出現火山噴發和地震如同家常便飯,截止2009年,菲律賓海床邊界沿線產生250次7級以上的強地震,其中8級以上的強地震超過7次。其中最具有破壞性的地震是在1923年日本關東地區,1948年日本福井和1995年日本神戶,給人類造成了極大損失。所以大地震一直都在發生,目前沒有證據來說明地球內部變活躍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e9fG3EBfwtFQPkdmR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