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並不欺騙人,欺騙人的是判斷力。 ——〔德〕歌德
正所謂,「盛世珠寶,亂世黃金」。而這個「盛世珠寶」之中的「珠」自然是珍珠、瑪瑙等一些列名貴的玉石、玉器之類的,而這個「寶」則是古玩字畫等古董花瓶一類,如果說珍貴的珠寶玉器真假易辨,那麼古玩就不是那麼好辨別真假的了。
特別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那些在歷史上所遺失的古玩紛紛出現魚龍混雜,那些所謂的鑒寶專家更是頻頻爆出高價,這也使得古玩行業開始變得真假難辨,有些制假高手所做出的古玩更是可以以假亂真,這其中的巨大利益也讓一些有心的人看準了這裡所蘊含的巨大「商機」。
我們國家擁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自然也有很多的珍貴文物,其中最為罕見的當屬國家一級文物金縷玉衣又別名「玉匣」,乃是漢代的皇族去世的時候所用的入殮服飾。
而金縷玉衣還有個傳說就是,相傳金縷玉衣穿著它入葬,可以吸收地下龍脈的龍氣可以讓死人起死回生從而達到長生不老的功效。傳說畢竟是傳說當不得真,但是它的價值卻是不可忽視的。
而他的製作工藝更是繁瑣,需要用到上萬塊頂級玉片用無數根金線用手工一點一點的串聯起來,就這樣一件金縷玉衣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更不要提期間所耗費的大量的人力與財力了。
如此珍貴的金縷玉衣也自然引起了很多心思不純的人,面對如此大的誘惑那些人自然有了一些別的心思,偷是沒有辦法偷了,但是可以偽造出來一件。而如此膽大包天的人就是曾經上過中國富豪榜的謝根榮,也正是因為偽造金縷玉衣與它的鑑定證書,也讓他「揚名國內」。
要說謝根榮這個人當年也算是個傳奇人物,他僅有初中文化,早些年間在中俄邊境做著服裝貿易的生意,也因此得到了第一桶金,他帶著這些錢一腳就踏進了當時炙手可熱的房地產行業。可是他沒有正經的買地蓋樓,而是偽造了上百個虛假的個人信息,從銀行進行貸款,其貸款金額高達數億元人民幣。
按照正常人來說這上億元人民幣就算放到現在也是一筆天文數字,更何況那個年代,按理說謝根榮一下子擁有了這麼多錢之後,用這些錢做做投資、買買股票一年也可以不少掙,但是他不,他貸了這麼多錢要幹什麼呢?
不要看謝根榮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他依靠著在中俄邊境混跡那麼多年的經驗告訴他,想要成功一定要學會包裝自己,給自己樹立一個正面的人設,而謝根榮所選擇的人設就是「慈善古董商人」。
謝根榮先是通過各種手段收購各樣的古董文物,之後拿著那些貸款給慈善組織捐獻了一千萬元。通過這一系列的操作謝根榮一下子從一個「草根商人」搖身一變變成了「社會名流」香車美人、瓊漿玉露,真可謂是呼風喚雨要什麼有什麼生活奢靡之極。
可是如此揮霍無度且不做任何投資,沒有經濟來源,早晚會坐吃山空。謝根榮眼看著銀行的還款日期將近,面對銀行的追債、生活的窘迫,沒有錢之後的各種壓力,謝根榮又起了歪心思打起了壞主意。
首先謝根榮利用這些年他為自己打造的形象IP的優勢,自己偽造了一個假的金縷玉衣,也正好這些年因為形象的關係謝根榮認識了古董圈子裡非常有分量的鑒寶專家北京博雅文物鑑定中心的主任牛福忠,於是這兩個利慾薰心的人一拍即合用了僅僅兩萬塊錢就偽造出了一件,足以以假亂真的金縷玉衣。
畢竟假的永遠都是假的,它不可能自己就變成真的,這也只能騙騙那些不懂行的,騙不了所有人。於是兩個人一合計,又重金請來了幾位在古董鑑定方面屬於泰山北斗級別的鑑定專家,過來給這件假的金縷玉衣做做「真」。
這幾位專家到來之後,沒人知道謝根榮與牛福忠與他們說了些什麼,只知道後來這些專家隔著厚厚的玻璃罩子轉悠了一圈,前後加起來都沒超過二十分鐘,之後給出的結論就是,這件金縷玉衣是真品,拍賣的市場價可達到二十四億元。
謝根榮拿著這份假的證書,把銀行的催債人員給打發走了,而謝根榮也用這件「真的」金縷玉衣又向銀行貸款了七億元人民幣。可是假的始終都是假的,最終這件事露餡了,謝根榮也被銀行以商業詐騙的罪名告上了法院,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
而事後大家也都知道了這件金縷玉衣是假的這件事實,而那些鑒寶專家自然也就成了民眾眼中的幫凶,這時候那些專家仿佛提前商量好的一樣,竟然驚人一致的說當時自己是看走了眼,可是大眾們卻不相信。
如果說一個人看走了眼這到情有可原,可是這些專家全部都看走了眼這放誰身上誰也不信啊,可是這些專家對於謝根榮偽造文物事先也並不知情,也無法定罪,最多就是道德上的譴責,這件事也就被這幾位專家就這麼糊弄了過去。
著名的收藏家馬未都先生也對此事發過一篇文章,馬未都先生表示:國內的文物鑑定亂象叢生,其鑑定制度並不完善。有一些老先生明擺著是看錯了,但是大家考慮到老先生的年齡等因素,還是哄著他、順著他,七十歲以後的人心力會急劇下降,所以最好是不要在社會上出具任何的文物鑑定報告了。
文物鑑定界的水正如同文物本身一樣深不可測,我們大家以後不能過分的相信權威,多多學習充實自身,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與自己判斷力。
據目前而言很多的文物依然是以傳統的鑑定方法進行鑑定,也許在許多年之後科技的發展能將傳統鑑定與科技鑑定相互結合起來,不用經歷人性的陰暗考驗,也讓文物的鑑賞回歸最原始的本真。
文/古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XUCg28BMH2_cNUgIK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