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安在車上的人》
作者:李運棒
遠看像一輛迷你版的吉普
走近了才看清,是一輛
裹著超市廣告布的腳蹬三輪
生冷熟食,海鮮水果爬滿車子
殘疾的老婆坐在中間
老態龍鐘的腳蹬三輪搖搖擺擺
立交橋下,他把灰不溜秋的茶缸
伸向身邊經過的所有人
身子弓成稻穗,好像被逼
雞啄米般向路人點頭
那擺動的頭髮
仿佛冬天樹杈上的老鴰窩
舉著茶缸的手臂
像極了擎著鳥窩的枯枝
落在缸底的鋼幣把他的臉
激成一朵落滿塵土的野菊花
黃昏,他清點茶缸里的鋼幣
如曆數自己的餘生,一枚也不捨得錯過
手裡一枚一枚地數
心裡一個一個把投幣的人又愛了一次
老婆像奶自己的孩子
把茶缸向懷裡攬了又攬
一陣風吹過
他騎車的背影被「瘦弱」二字擊中
點評
詩人李運棒總是把目光聚集於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民眾,這可能緣於他自己就來自這些人群之中。這首《把家安在車上的人》,狀寫了一個看上去是生活在某小城的特殊的家庭,詩人寫得很細微,「廣告布上的生冷熟食、海鮮水果」,「身子弓成稻穗」,「雞啄米般向路人點頭」,「舉著茶缸的手臂/像極了擎著鳥窩的枯枝」,尤其是末節,數硬幣和「老婆像奶自己的孩子/把茶缸向懷裡攬了又攬」,詩人通過觀察描摹的這些細節,飽含著同情,也讓我們讀來一陣陣心酸。很顯然,李運棒的詩比起那些只關注自己的小情緒、自戀式的詩歌寫作,不知道要沉實多少倍。社會總在進步,隨著脫貧攻堅,相信像「把家安在車上的人」的生活,會很快受到關注並得到改善。我想這也是詩人創作這首詩歌的目的所在。(恆水)
李運棒,網絡名大漠孤煙,江蘇省邳州市戴莊鎮山頭村人,四十歲之前是農民,四十歲以後是農民工。喜歡從文字中認識世界,生活里不在勞動中就在詩行內,詩和打工都在路上。
編輯:鄧揚俊
圖片:網絡
審核:余灶銀 鄭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