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吹風機、吸塵器,這可能是入手的最佳時機了!

2020-06-15   國家地理中文網

原標題:戴森吹風機、吸塵器,這可能是入手的最佳時機了!

戴森這個以「顛覆性」、「黑科技」著稱的家電品牌,每件產品在一條生活館都常年熱賣。

現在,戴森吹風機和吸塵器都在一條生活館有售!

1

戴森 吹風機

說起戴森(Dyson),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黑科技」、「工業技術宅」、「真空吸塵器」……

而這樣一個純直男屬性的高科技品牌,卻在2016年的8月,推出了一款讓女生們尖叫的吹風機,成功占領女生願望清單第一位!

和一般的吹風機比起來,長得就很不尋常。

體型小得反常規

它的吹風筒是中空的,沒有扇葉,完全不用擔心頭髮吹著吹著被卷進去。

看看它的側顏,是不是比傳統的吹風機要短好多。

這多虧了戴森的馬達,它推翻了傳統吹風機把馬達安在頂部的設計,而是把它安在了手柄中。

這樣風筒變短了,女生吹個頭髮再也不用舉得好遠好高,用起來輕巧又舒適。(這麼體恤女生的設計為什麼現在才出現!)

當然,僅僅靠這些還撐不起它昂貴的市場價格。那麼,它還有哪些反常規的設計?我們接著往下看。

干發速度反常規

對於很多女生來說,吹頭髮是一件很耗體力和意志力的事情。

因為傳統的吹風機不輕,舉著它吹上十幾分鐘真的很累。

碰上像小編這樣頭髮又長又密的,沒15分鐘根本別想干,中途還得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而這台吹風機有一個大賣點,就是干發速度超級快!

普通發量的3~5分鐘搞定,小編也只用了不到6分鐘完全吹乾。

而且吹完後頭髮順滑不毛糙,第二天起床,還是柔柔順順的~

傳統吹風機不容易吹乾頭髮,是因為他們的馬達太大太笨重了,運作起來很緩慢。

而戴森吹風機的第九代馬達,完全改變了這個現狀。

它的馬達直徑不超過27毫米,轉速可達11萬次/分鐘,比普通馬達快8倍,重量卻是它們的一半。

這種高速馬達配合上戴森 Air Amplifier氣流倍增技術,將把手底部、吹風筒後部,以及周圍的部分空氣一起強勢吸入,形成3倍氣流,能夠更快速地吹乾頭髮。

不傷發反而能護髮,反常規

當然,吹乾頭髮,既要速度,也要溫度。

溫度太高容易損傷頭髮,失去光澤,太低又不容易做造型。

戴森吹風機還有自己的一套智能溫控系統,每秒會進行20次溫度監控。

一旦氣流過熱,系統會自動讓加熱元件冷卻下來,讓它停留在恆定的溫度,即使貼近頭髮吹也不用擔心風太熱而損傷頭髮。

而且它還有個聲音調節裝置,有效降低吹頭髮時的噪音。

我們來看看它的控鍵,左邊按鈕調節風速,右邊調節風溫。

風速有三檔:快速、中速、溫和;

風溫有四檔:95℃快速吹乾和造型、80℃常規吹乾、60℃輕柔吹乾、28℃恆冷風。

3×4=12檔風溫/風速調節,比傳統6檔多出一倍,可以滿足各種造型需求。而且每一檔都能保持恆溫,不用擔心對頭髮的熱損傷。

其他一些好用之處

除了機子本身,戴森吹風機還配備了三個不同的風嘴,方便姑娘們做造型。

風筒口磁性連接的設計,可以很方便地調換風嘴,調整位置。

每個風嘴都用到了特殊的隔熱技術,即使長時間使用,也不發燙。

順滑風嘴(扁身鼓肚的那個):可以吹出更寬幅的氣流,而且很輕柔。常規吹髮時可用,即使不用梳子,頭髮也不會打結。

造型風嘴(扁身扁肚的那個):可以一次對一部分的頭髮進行造型,不用擔心影響到其他部分。自己做空氣劉海、梨花頭,或者是自然點的黑長直,都適用。

擴散風嘴(圓盤形那個):能夠使氣流均勻地分散到髮捲的每個部位。

適合吹乾有卷度的頭髮,如大波浪、泡麵頭等等。不會破壞卷髮造型,還能撫平毛糙,提升頭髮層次感。

這樣一個多功能的吹風機,清潔起來卻也方便。只要擰開底部過濾器,用紙巾將灰絮輕輕擦乾淨就好了。

我們平時用的時候,可以把隨盒附贈的防滑墊,墊在吹風機下面,不打滑,更好保護。

但其實,戴森吹風機的機身用到了高級復合材料PA6.6,還加入了25%的玻璃纖維,所以它的強度很高,是非常抗摔的。

產地是馬來西亞或菲律賓,插頭可以通用國內的插線板,不需要轉接頭。

戴森 吹風機,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商家店鋪優惠券與紅包不可用

定金支付截止至:6月17日22:00

2

戴森 V11無繩吸塵器

從黑科技含量的角度上講,全世界只有兩種吸塵器:戴森吸塵器,和其他品牌的吸塵器。

從V6到V10,戴森每出一款新的吸塵器,都會在各大平台賣爆。

2019年讓全世界矚目的電子產品中,型號裡帶有11的,除了iPhone,還有一款:

戴森V11智能無繩吸塵器。

戴森有1000多名工程師,據說,研發這款V11吸塵器,就動用了其中的315人。

並且,僅研發中所製造的零部件原型就多達32,500個,真是下了血本!

所以,和前一代V10相比,V11吸塵器的性能提升了不止一點半點:

1.得益於馬達的改進,吸力從130AW提升到185AW,增加了近40%!

不少人把它媲美為「黑洞」,因為它真的是什麼東西都能吸進去。

一條的影棚有一塊久經吸塵器考驗的地毯,每拍一次吸塵器,都要拖它出來吸一遍。

沒想到,本來以為都吸乾淨了的地毯,竟然還能吸上來這麼多灰塵。

2.續航從最長40分鐘,增加到最長60分鐘。

得益於新的電芯技術,工作時間增加到原先的1.5倍,充一次電能用得更久。

3.多了一塊可交互的螢幕,讓它成了一款劃時代的產品。

有的人會說:「不就是多了個螢幕嗎?怎麼就劃時代了?

但你想想,iPhone X不也是靠一個全面屏,改變了整個手機界的審美嗎?

這塊螢幕,不僅能顯示檔位,還能顯示剩餘電量、堵塞排除提醒、濾網清潔提醒等功能。

以前要估算剩餘電量、盲猜機器哪裡堵住、什麼時候需要清潔濾網,現在只要看看螢幕就知道了,方便了好多!

雖然小編也沒法查證到,它是不是全球第一款帶螢幕的吸塵器,但這絕對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設計。

不過重點是,為了增加這些功能,戴森還在一些重要的位置,增加了相應的傳感器,這其實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設計。

其他吸塵器沒想到,或者沒做到的事情,戴森搶先做到了,這才是它成功的原因。

戴森 智能吸塵器V11,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現在購買可參加超級團活動:

商家店鋪優惠券與紅包不可用

定金支付截止至:6月17日22:00

除此之外,戴森的氣塵分離技術也是一絕。

很多吸塵器用一段時間,濾芯就堵住了,吸力直線下降。

而戴森卻能很好地分離空氣與灰塵,灰塵會被留在塵筒里,而排出的空氣是乾淨的。

你看,剛剛除了吸地毯,還吸了很多別的垃圾的它,濾網完全沒有變髒。

有多種吸頭可用,一台就能把家裡地板、桌面、甚至天花板吸個遍。

倒垃圾也很方便,像這樣就倒乾淨了,手完全沒碰到灰。

看到這裡,有人肯定會想,雖然它確實厲害,但它也太貴了。

但我要說,貴有它貴的道理,為什麼呢?你再往下看一段就明白了。

全身都是黑科技的吸塵器

塵氣分離丨超強馬達丨智能螢幕丨多傳感器

1.塵氣分離技術

小編在網上看過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視頻。

視頻的up主@善生film,對比了包括戴森在內的5款吸塵器。

他用等量的蘇打粉和螢光粉混在一起,來模擬家庭里常見的粉塵。

「粉塵」共灑滿了5條十米長跑道,每台吸塵器都用最高檔位來測試。

中間跑道就是戴森,不過型號是V8。

你看,才第一遍而已,左二跑道的吸塵器就不行了。

當吸到第5遍時,其他吸塵器都已經歇菜了,而戴森卻依然保持著一開始的狀態,吸得乾乾淨淨。

有人說最右邊那個好像還挺乾淨的?其實它已經吸不動了,把粉全部往前推走了……

打開濾網才發現,沒吸乾淨的吸塵器,粉塵其實都吸到了濾網上,阻塞了氣流。

而戴森不僅能把跑道吸得乾乾淨淨,濾網也十分乾淨,粉塵全都留在了塵筒里。

這就要歸功於戴森的塵氣分離技術。

吸塵器的14個氣旋,被精確地圍繞在機器中軸線周邊,這樣能讓氣流效率達到最優效果。

其產生的氣流速度能高達每小時190公里,約等於和諧號動車組行駛的速度。

而離心力則超過了79000G,完全能將塵埃從空氣中甩出來,死死地摁在塵筒里。

註:G為重力加速度的單位。

上:V8吸塵器的風道構造

下:V11吸塵器的風道構造

V11的吸頭、塵筒、馬達都呈一條直線分布。

相比V8來說,氣流更加順暢,吸塵效率和吸力也都得到了更好的改善。

塵氣分離技術,還有利於保持空氣潔凈。

機器的濾芯依舊位於後端,但因為優異的塵氣分離和機身密封,濾網基本上沒有壓力。

所以在吸塵時,它對0.3微米的微塵的吸附率達到99.97%,幾乎沒有微塵逸出,避免了空氣的二次污染。

小編拍攝時把影棚吸了一遍,完全沒有髒。

2.超小,但性能超強的馬達

它能有這麼強的氣塵分離效果,馬達也有很大功勞。

其實,戴森一直在做的事情不是造產品,而是不斷地改進馬達。

有了性能更強的馬達,才有各式各樣的黑科技產品出現在大家面前。

V11所用的馬達,也是和目前歷代戴森電器相比,最小、最輕,但性能最強的馬達。

馬達的外殼材質採用的是酚醛樹脂,能媲美金屬的強度,卻比金屬更輕。

每分鐘轉速高達125,000轉,雖然轉速和V10一樣,但吸力達到了185AW,比V10高出了40%!

難怪它被叫做「黑洞」。

3.智能顯示屏

與之前吸塵器相比,V11在外觀上的最大不同,就是多了一塊顯示屏。

顯示屏上能顯示檔位,共有Eco(節能)、Med(中)、Boost(強勁)。

在使用到地毯吸頭時,Med檔還會自動切換成Auto(自動)檔,智能改變吸力。

還會顯示剩餘運行時間,剩多少一目了然,不用瞎猜了。

除了顯示檔位,它還有很多智能功能。

比如濾網清潔提示,機器會自動檢測濾網是否需要清潔,一旦要清潔,也會顯示在螢幕上。這比以往糾結要不要清潔濾網,靠譜得多。

堵塞排除指引,引導你清理堵塞位置,比如剪斷卡在落地吸頭上的線纜。

甚至,當你拔下濾芯時,它都會有提醒。

4.三個重要的傳感器

這一代之所以稱為智能吸塵器,與它內置的傳感器分不開。

地毯吸頭上的傳感器,能感知刷條阻力,自動調節馬達轉速;

馬達微處理器,也能根據地面、地毯材質,智能調整馬達轉速;

電池微處理器,內嵌監測系統、海拔傳感器,可以優化機器功率,給馬達智能供電。

集成了這麼多黑科技的吸塵器,你這回該知道,它貴是有貴的道理了吧。

如果你正在糾結買什麼吸塵器,那我告訴你,買它就對了!

配備6種不同用途的吸頭

家裡各個角落的髒東西,它們全包了

戴森 智能吸塵器V11,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現在購買可參加超級團活動:

商家店鋪優惠券與紅包不可用

定金支付截止至:6月17日22:00

它的配件十分豐富,一共配備了6種吸頭:

高扭矩地毯吸頭、頑固污垢毛刷、

電動床褥吸頭、縫隙軟毛吸頭、

縫隙清潔吸頭、迷你除塵軟毛刷。

其中,高扭矩地毯吸頭和頑固污垢毛刷,是V11新增的兩款吸頭。

我們來一一介紹用法:

1.高扭矩地毯吸頭

這個吸頭內置了微傳感器,能夠感知刷條遇到的阻力,自動調整馬達轉速。

也就是說,當吸頭滾上地毯,或者從地毯上滾下時,它都會改變轉速。

所以使用時請選擇Auto(自動)檔。

高速旋轉的刷毛,能將藏在地毯深處的髒東西拍打出來,連同其他垃圾一起吸走。

不僅如此,地毯吸頭還能調節貼合度。

共有3檔可調,調到最大檔時,能讓吸頭緊貼地面,吸得更乾淨。

2.電動床褥吸頭

據統計,每個人每年會掉落超過300克皮屑,是床墊內大約200萬隻塵蟎的食物。

它們不僅靠你活著,還恩將仇報,讓你過敏。

要幹掉這群白眼狼,可以用電動床褥吸頭。

電動吸頭會通過高速旋轉,用刷毛把蟎蟲拍打出來,然後直接被吸進塵筒。

註:使用時請選擇Boost(強效)模式。

不僅是床,家裡的布藝沙發、網布電腦座椅,也都會滋生蟎蟲,你也可以用它來吸。

3.縫隙軟毛吸頭

家裡的邊邊角角都會有髒垃圾、灰塵,所以,這個吸頭的用處可多了。

自帶刷毛,可以伸出,也可以收回。

比如收起來,就能吸走桌面上的瓜果殼;

放下來,就可以掃空調出風口的網罩。

4.縫隙清潔吸頭

有一些更窄的地方,其他吸頭都進不去,它就派上了用場。

比如你家電視櫃後面的牆壁縫,肯定是污垢灰塵大本營。

比如容易藏灰的沙發縫;

比如牆邊上很難打掃的踢腳線;

以及家裡各種抽屜的邊角,也都可以用它來清理。

5.迷你除塵軟毛刷

有些落灰的台面、桌面,用紙擦會揚塵,用濕布擦又很麻煩,就可以用軟毛刷來清理。

一掃、一吸,揚起的灰塵會通通吸進塵筒。

而且,對於一些脆弱物體表面,比如燈罩,也比較適合用它清潔。

6.頑固污垢毛刷

這個刷頭的毛是硬的,專門用來對付難搞的傢伙。

比如灑到地毯上的咖啡粉,用它來回刷,就能刷起來,被吸塵器吸走。

也能刷掉粘到枕頭上的貓毛、風乾的污泥與塵垢。

吸完了垃圾,只要拉下集塵筒開關,就能「定點推射」進垃圾桶里,倒垃圾完全不髒手。

不僅功能很強大,細節也做得很棒

吸塵器的電池經過改進,目前為7芯的鋰離子電池,最長能使用60分鐘。

內部構造上,用了許多降噪、吸收振動的材料和設計,所以用起來不覺得很吵。

且後置的馬達濾網及其隔音板,還能進一步減小噪音。

螢幕下的按鈕用來調節模式。

滿電狀態下,Eco檔續航時間60分鐘、Med檔續航時間30分鐘、Boost檔續航時間10分鐘。

機器內配有壁掛架,把壁掛架穿好充電線,釘在牆上後,就可以壁掛式充電,節約空間。

壁掛架還能收納兩個小吸頭。

也可以放在桌上,插上電源充電。

充電時長為4.5小時,充完後,拔掉電線又可以繼續用了。

包裝內有一個透明的吸頭夾,把它夾在延長杆上,也可以收納兩個小吸頭。

所有吸頭,都可以通過按吸頭上的紅色按鈕,拔下、安裝。

倒完垃圾的塵筒,如果覺得髒,也可以拆卸清潔。

濾芯同樣可以拆卸清潔,建議每月清洗1次,具體情況視使用頻率而定。

不過要注意,塵筒、濾芯都要晾乾後再裝回。

一條所售的V11吸塵器是美國版,型號為Torque Drive,產地為馬來西亞。

不過充電器通用中國電壓與插頭,可以直接插到插座上充電。

還有兩點要提示:

1.由於外殼材料是高溫注塑的,所以機器上會在隨機部位,存在如上圖這樣的紋理,這是正常的;

2.在新機的塵筒、氣旋里可能會看到粉末,這並非使用痕跡,而是一種幫助組裝且優化密封的滑石粉。

吸塵器尺寸及配件

點擊下圖直通618年中大促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