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昨天,英國的確診感染人數達到了5018人,死亡人數也新增至240人。
這個數據還在不斷上漲...
與此同時,看著這個周末義大利和西班牙疫情新增迅速拔高、重症患者、死亡病例以驚人的速度增加,英國的衛生部門也是捏著一把汗:
義大利如今的情況,可能就是英國過幾周的情形。
面對必然來臨的新冠爆發期,這個周末NHS也在努力準備著,想要在疫情高峰來臨前提高收治病患的能力。
鮑里斯也在一邊呼籲大家遵守隔離措施,一邊強調「平緩疫情發展曲線」的重要性。
但從NHS的現狀和專業人士的預測來看,英國政府做的這一切,似乎還是不夠...
【如今的義大利,就是兩周後的英國?】
英國媒體對比了一下死亡人數的曲線,按照21號的數據,英國的新冠死亡人數達到了233人。
這個數字,和3月7日的義大利新冠死亡人數是一樣的。
考慮到英國採取的防疫措施一開始比較放鬆,有很多人說:
現在的英國,就是兩周前的義大利。
那兩周後的英國,就會是現在的義大利,甚至更糟糕。
這樣的預判不是沒有依據的。
根據幾個國家之間疫情發展趨勢的對比統計,英國的疫情發展速度甚至比義大利還要迅猛:
下圖中,是各個國家在各自的疫情爆發開始後,感染人數的統計。
可以看到,上升最緩慢的,是日本和美國(這可能和美國前期沒採取大範圍主動篩查的策略有關)
現在的英國(綠色線),則比當初的義大利(藍色線)發展還要迅猛。
按照這樣的推算,兩周後,英國的疫情爆發情況可能就和現在的義大利一樣,甚至更嚴重。
來自倫敦大學的教授Francois Balloux也預測,英國的疫情發展情況會和義大利非常相似,只是義大利北部的疫情要比英國的情況提前兩到三周。
但這並不是人們變得沮喪的理由。
他強調,雖然嚴厲的隔離措施並不能阻止疫情爆發,但保持隔離措施是讓醫療系統有可能抵抗疫情的最重要的條件。
義大利已經因為新增死亡病例太多,喪葬業超負荷了,社會各界所遭到的打擊也讓人痛心。
而英國是否也會出現同樣的狀況?如果出現了,社會各界做好準備了嗎…
【新的疫情爆發曲線:疫情還會死灰復燃?】
無論是通過對比義大利,還是通過數據分析,英國疫情傳播開來後,爆發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就看爆發什麼是後來,來了政府醫療系統有沒有能力應對。
現在的鮑里斯雖然公布了一系列隔離政策,但和之前一樣的是,他還是在反覆重審自己的目標,就是要「壓平疫情曲線」,避免NHS因為突然的爆發而崩潰。
他在之前的發布會上說到:
「我們僅僅落後義大利兩到三周。義大利人擁有一流的醫療保健系統,然而,他們的醫護人員已經完全被需求所淹沒了。
除非我們共同行動,做出勇敢的決定、全國一起努力延緩一起發展,那麼我們的NHS也可能會和義大利一樣,被疫情爆發擊倒。」
根據之前的模型計算,疫情在英國傳播開後,如果什麼控制措施都不做,感染的人數將會在四月底、五月初達到巔峰,之後下降,也就是下圖中紅色的線條;
而NHS潛在能夠擴容的最大收治能力水平,就是圖中白色虛線所展示的部分。
政府對疫情控制的目標,就是儘可能地讓這個紅色的曲線變得平緩,延遲高峰期的到來,最好拖到夏季時,避免流感季,也就是變成藍色曲線那樣。
同時,最快速度擴容NHS醫院的救治容量。 這樣就可以在夏季高峰到來之前,讓醫院能夠收治所有的病患。
這樣一來,讓需要治療的新冠患者的數量,能夠一直保持在NHS收治能力水平線之下, 減少死亡人數,降低死亡率。
但這個只是理想狀況下的模型,
事實證明,
確診患者增長的速度,大於之前的估計。
而NHS醫院擴容的速度,卻一直跟不上。
呼吸機,醫生都短缺....
這樣的做法現在看來是不行的。
這也是為什麼,
英國政府後來政府採取了更加嚴格的隔離措施和積極的抗疫策略,關閉學校,全國上下開始社交隔離。
根據新的防控策略,帝國理工大學建立了新的模型。
也就是下圖所示:
第一,NHS通過一系列政策和合作,提高了收治能力,也就是圖中的白色虛線,比這周之前提高了一個水平。
第二,和之前的推算相似: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什麼隔離都不做,感染人數將會如同紅色曲線所示,在四月達到巔峰,大大超出NHS的收治能力,屆時大概會有50萬人因為得不到檢查和救治而死亡;
如果按照上周的原計劃,進行有限度的隔離,那爆發情況就會和藍色曲線所示,高峰期在5月來臨,會有大概25萬人因為得不到檢查和救治死亡。
第三,也就是新計劃採取後的疫情發展。
如果採取更嚴格的隔離政策,也就是關閉學校、所有人都進行社交隔離,那新冠感染髮展曲線將會和綠色的線條所示那樣:
在四月達到最高峰期,但同時提高了NHS的醫療收治能力後,感染人數和重症患者總數在NHS可以應付的範圍內。
之後出現下降的趨勢,在五月達到一個最低點。
但是,隨後隨著感染人數下降、如果隔離政策的結束,疫情有可能死灰復燃,再次超過NHS的收治水平,並在11月達到巔峰。
但是目前來看,因為關閉學校,關閉商店之類的社交隔離措施才從這周五才開始實施。要能看到實際的控制效果還需要2-3周的時間。
也就是說,如上圖綠線所述,英國的確診人數再未來的2-3周里,依舊會飛速上漲。
同時,這個模型也是在警告一個新的風險:
如果隔離措施不能夠長期執行,那就算短期內感染人數能夠得到控制,之後隔離措施結束,疫苗還沒有推廣前,疫情還是會大爆發。
政府和民眾能否接受長期隔離措施帶來的影響?如果不能,再次大爆發後大家又該怎麼應對呢?
這不僅是值得英國政府思考的問題,也是困擾著所有受疫情影響國家的問題。
【感染新冠會讓人失去味覺嗅覺?】
最近幾天,英國媒體對新冠病程發展的介紹也比較多。
從之前各個國家的分享研究數據來看,對於感染者而言,感染後的七天之內,都可能是輕症狀況。
而第七天時則是一個「分水嶺」:
85%的患者因為年輕或者抵抗力較強,症狀開始減輕或者消失。
但對另外15%的而言,7天左右他們開始出現呼吸困難的跡象,伴有持續的胸痛、呼吸急促、嘴唇發藍。
之後再過一天可能發展到急性呼吸急促綜合症,如果沒有得到緩解,第十天時就要進入重症監護室了。
之後到底是經過治療,在平均22天的住院時間結束後出院;還是症狀惡化,在平均18.5天的治療搶救後死亡,就看個人的情況了。
目前,英國最年輕的新冠死亡患者是41歲。所以,這真的不是一個「只對老年人有威脅」的疾病。做好隔離措施,對自己對家人都太重要了。
一個值得注意的英國疫情發現是:新冠可能會讓人失去味覺和嗅覺。
根據之前確診感染的英國衛生部副部長Nadine Dorries所說,感染了新冠後,她失去了味覺和嗅覺。完全聞不出來、唱不出來食物的味道,吃東西、喝東西只有冷熱的差別,喝水放不放茶包也沒區別了。
失去喝茶的樂趣,對英國人來說也是很難習慣了。
通常病毒引起的感冒會讓人對味道的敏感度降低,但目前科學家們還不清楚,新冠對患者味覺、嗅覺的影響到底會持續多久。
但是,根據這些數據,英國耳鼻喉科協會提醒大眾,感染新冠的症狀指標,可能不僅僅是發燒、咳嗽,也可能是嗅覺、味覺的喪失。
現階段的「無症狀感染者」們,如果出現了味覺嗅覺不靈敏的症狀,可能就要引起警惕了,必要時最好進行自我隔離了。
英國耳鼻喉科的首席顧問之一Nirmal Kumarm還特意提醒年輕的人:
「在年輕的患者中,新冠通常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比如發燒咳嗽等。但他們可能只是失去了嗅覺或者味覺,這可能表明病毒停留在了鼻腔內。」
NHS系統里有兩名耳鼻喉科的醫生,就是在接觸了無症狀的感染者後,被感染了新冠,目前正在接受重症監護。
【NHS 4500退休護士和醫生重返火線!但還遠遠不夠】
疫情傳播快,前期症狀不明顯,這些問題都讓人們對NHS的應對能力非常擔憂。
周五時,英國衛生部長向過去三年內退休或離職的NHS醫護人員發出號召:呼籲他們有可能的話都回到崗位上,增援NHS應對危機。
在這樣的呼聲發出48小時後,目前已經有4000多名護士、500多名醫生申請回到NHS的崗位。
不過,如果爆發期來臨,這個增援力量顯然還不夠,因此衛生部長Hancock也還在繼續號召醫務人員回到崗位:「為了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國家需要您!」
根據之前的統計,過去三年內從NHS離開或者退休的醫務人員大概有5.5萬人。他們是否願意響應號召回到一線,決定權在他們自身,政府也無法強制安排。
所以,除了號召他們, NHS也在想辦法從社會其他途徑組織人手。
比如,英格蘭地區的NHS已經和一些私立醫院達成了協議,確保這些私立醫院從下周開始,為NHS提供更多的床位、呼吸機以及醫護人員。
據說,這是NHS和私立醫院之間一筆「史無前例的大交易」。
把志願回到一線的醫生護士、私立醫院的增派人手、資源都算上,英國現在有將近2萬名有資質的醫務人員加入到了NHS抗擊新冠的隊伍中。
另外,相比之前還增加了8000多張病床、1200多台呼吸機。在大爆發還沒有正式來臨前,他們還可以協助NHS處理其他緊急手術和治療,提高之後的新冠重症收治能力。
不過,參考之前他國的疫情情形,現在英國的醫務人員和醫療資源還是不夠的,NHS還在試圖從一切可能的地方整合資源。
通風機廠家、吸塵器廠家、甚至車企都在和政府合作,改造生產線,加急生產呼吸機,應對新冠爆發。
甚至連英國的獸醫們也開始在幫忙了:
英國首席獸醫Chrisine Middlemiss已經給全國每一位註冊的獸醫寫信,希望他們反饋各自所處機構的呼吸設備清單,看看有沒有可能提供給NHS的設備。
在過去,還從來沒見過英國的獸醫被要求給人類患者提供醫療設備…真的是資源緊缺,什麼方法都要試一試了。
看得出來,過去這個星期NHS在竭盡所能擴大他們的收治能力, 但是,即便如此,現在NHS的員工們還是處於醫療資源緊缺的狀態。
被迫重複使用一次性物品,缺乏個人防護服,讓處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們感到非常恐懼。
讓人迷惑的是, 來自倫敦聖喬治醫院安的心臟病專家Lisa Anderson透露,英國政府更改了醫務人員的防護標準:
新的NHS醫護指導認為,醫務人員如果不是與確診的患者有接觸,或者在重症監護室中工作,就不用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那樣穿防護服和護目鏡。
這也就是說,既然提供不了充足的防護服和護目鏡等,那就改掉原有的規定,讓醫護人員們可以不用必須穿戴這些防護設備…
但是,確診患者的過程可能需要24小時到48小時,在這樣的情況下,醫院的醫務人員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接觸到潛在的感染者呢??
醫療防護資源不足,直接的影響就是讓醫務人員們就處在更加高危的環境中,承受更高的感染風險,這影響的也不只是他們自己:大部分其他非相關科室的醫生們,現在還是在正常地上下班坐地鐵回家、接觸家人的。
如果他們在醫院時不小心接觸了尚未確診的患者後感染了,會直接地把病毒帶回家中,那家裡人等的隔離也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所以,很多人過去幾天都在指責NHS對必備醫療物資的準備不足。
而NHS的後勤部門昨天也回應了:他們之後會放鬆對防護服供應鏈的限制,刪除某些防護產品上的管理環節,簡化訂購的過程。
簡單說,就是讓防護產品快速供給一線。
但這樣簡化流程的效果如何,能不能及時地把防護設備提供給一線的醫務人員,還要看接下來的情況。
【隔空慶祝母親節:不讓她受感染就是最好的祝福】
另外,考慮到今天也是英國的母親節,按照原來的情況,很多人都會去探望母親,帶媽媽出門一起吃飯等等。
但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慶祝的方式就需要改改了。
Boris也呼籲大家隔空慶祝母親節。
「我知道每個人這時候最大的本能都是親自見見母親,一起吃飯,向她們表達自己的愛意。但我擔心,母親節這一天,我們能夠給予母親最好的禮物,除了感謝,就是使她們免於遭受被感染的風險。
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電話給她,或者和她視頻。但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身體接觸。尤其是如果您的母親年齡較大體質較弱,那麼所有的接觸都可能讓她感染新冠的風險增高。」
不過,話雖如此,還是有人選擇在母親節去探望寡居的母親:可能相比增加母親被感染的風險,他們更害怕母親孤獨、無依無靠吧。
希望英國到昨天晚上還在瘋狂開趴梯的那部分年輕人,能夠意識到,接受隔離和社交限制,不僅僅是保護他們自己,也是為了保護他們的父母、長輩等等。
畢竟,要能成功抗擊新冠,最重要的還是採取必要的公共措施,限制病毒在人們之間的傳播。
這一點需要所有英國民眾共同努力才能達到。
希望接下來的英國,情況會好一點吧…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8138219/Loss-taste-smell-indicate-coronavirus-say-medical-experts.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8139005/How-Britain-exactly-two-weeks-Italy-coronavirus-death-to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