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周麗麗文/攝
時下,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而把電能轉化為動能的電機,便是其「心臟」。
今年4月,在廣州舉辦的第12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浙江金龍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新能源電機低碳節能系統產品大放異彩,完美地成為「中國創造」的典範。
除了金龍電機,德東電機、金浪動力等路橋電機企業都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始於上世紀80年代,路橋便已是我市電機製造生產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從原來的二手電機、仿製電機產品,逐步發展到全國領先的中小電機製造集聚區。
30多年來,路橋電機產業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
從仿製舊電機到自主研發
電機,俗稱「馬達」,被譽為機器的「心臟」。在30多年前,很多人認為,製造這個「心臟」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世間上的事情沒有什麼是不可能。
說起路橋甚至台州的電機產業,總繞不開浙江金龍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錦武,他是台州電機行業的標杆式人物。
1981年,葉錦武還在做人造板,但是那一年,他造出了我市自主研發的第一台電動機。
「當年人造板生意不好,企業尋求改革。我腦海里第一個念頭是生產電動機。」 葉錦武說,那時,自己並不是一時衝動,看著周圍人為一個破舊的電動機你爭我搶時,「就覺得我如果能生產電動機,那不是就是最厲害的人了。」
儘管生產電動機的上馬決策很快,可現實中從人造板廠到電機廠,沒有任何技術儲備和條件,別說什麼技術工程人員,就連一張完整的生產圖紙都沒有。不知道從哪弄來一張殘破不全的舊圖紙,葉錦武帶領廠里的員工開工了。在車間裡沒日沒夜地鼓搗了一個多月,第一代電動機產品送去省城檢驗了。
「當時,只有國營企業能買到電動機,知道台州有企業能製造電動機,很多從事工業的企業都紛紛過來這邊採購。」葉錦武說,那時來採購電機人流可以用排隊來形容,有的人甚至要在廠旁邊住一個多星期才能採購到。再加上周邊的二手電動機市場的發展,台州路橋電機名氣越來越大。
8年時間,葉錦武已經從當年的電動機小規模生產轉入中小規模電機的批量生產。緊接著,金龍公司也被評為中國機械行業定點電機生產企業。
從二手電動機回收,到品牌電機產品迭出
新能源汽車電機、摩托車電機、風扇電機、水泵電機………如今,路橋的電機產品遍布大小四五十個產品種類。
「在上世紀90年代前,台州電機生產企業還是屈指可數,多半企業從事二手電動機回收利用,而如今路橋自主創新的電機企業遍地開花。」 身兼浙江省電機行業協會理事的葉錦武說,這三十年路橋的電機發生了巨大變化。
對此,路橋風扇電機生產龍頭企業——浙江德東電機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劉保富深有感觸,「1990年初期,路橋104國道邊的楊戴村附近到處是買賣二手電動機的,市場規模龐大,一度經營面積達到6萬多平方米,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二手電動機市場。」
國內電機專業媒體《高效電機領跑者》曾經統計過,鼎盛時期,台州二手電動機市場回收電動機數量約占全國1/3。
上世紀80年代初,電機製造只有在上海等一線城市,而且供應量非常少。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電動機產品在工業中的應用巨大,頭腦靈活的路橋人就在二手電動機上找突破口。
「那時,很多人為能採購到一台電動機,需打各種關係,找各種渠道。」 在台州路橋電動機市場經營戶楊富增的回憶里,當時周邊很多人對舊電動機視若珍寶。
「但是,舊電動機往往後續會發生很多問題,所以電機企業要創立自己的品牌。」 劉保富說,到了本世紀初,那些二手電機裝備企業大多成功轉型自主電機研發企業,「並且在這個時期,不同的電機產品不斷地開發出來,我們也是在一波潮流中,成功進軍電機領域。」
作為國內摩托車知名動力生產企業——浙江金浪動力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華聰表示,在上世紀90年代,他還是路橋金清鎮一個摩托車電機維修工,在維修中掌握了不少動力方面的知識,於1993年開辦了摩托車踏板發動機生產公司。
今年46歲的他,夢想是將金浪打造成摩托車中的蘭博基尼,並於今年9月在釣魚台國賓館全球首發亮相其黑馬級高配電機大踏板摩托產品。
聯盟標準帶動路橋電機產業逆勢發展
從家庭作坊式生產起步,滾動發展至今,路橋電機行業已擺脫了原始積累階段,一批批高標準的新建、改建廠房如雨後春筍般而起,一批批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儀器紛紛進駐各大企業。同時,路橋電機質量、品牌在業內創造了一定知名度,是國內小型旋轉電機製造的重要地區之一,擁有省名牌產品6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高新技術研發中心2個。
不過,路橋電機行業在發展中也並不是一帆風順——
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路橋電機產品一度銷量下滑。
浙江大速電機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吉明回憶起金融危機那段經歷,仍心有餘悸,「當時,產品價格下降到只有成本的20%。」
由於發展水平限制,當地電機行業存在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水平低、企業對原材料控制不足、電機工藝和參數優化設計存在缺陷等諸多實際問題。
在路橋質監分局的組織下,當地電機行業協會和金龍電機公司等六家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共同起草制定了路橋區電機行業節能降耗聯盟標準,重點對電機原材料採購、檢驗和驗收、管理,電機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工序要求,以及電機產品能效等級、能效限定值、節能評價值和試驗方法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該標準系列是目前路橋區第一個聯盟標準。
聯盟標準的推行實施,使得路橋電機能效水平普遍提高,其中有兩家企業生產的電機產品效率指標項目比實施前提升了3~6個百分點,並且高出歐洲EFF1標準近1~2個百分點;其他聯盟標準實施企業則普遍提升了2~3個百分點,提升幅度明顯。
不僅如此,聯盟標準的實施還使得路橋電機產業產值和創匯能力在經濟危機的困境中實現逆勢增長。那年,路橋區首批實施電機聯盟標準的20家企業銷售產值比同期增長3%。2010年,「路橋電機」獲評浙江區域品牌,2012年路橋區電機行業入選第二批省級產業示範基地名單。目前,正在申報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擬申報全國產品質量提升示範區。
「也就是行業的聯盟,讓路橋電機走得更穩更遠。」葉錦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