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365天不間斷備勤,24小時內隨時出警;在每一個危難時刻,他們都與我們逆向而行;從「橄欖綠」到「火焰藍」,他們的初心從未改變;他們的故事,怎一個「燃」字了得。
11月9日是全國消防日,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平凡的偉大英雄。
與災難賽跑,用初心守護北疆林海
——大興安嶺地區森林消防支隊圖強大隊十六中隊班長汪顯寧
執行完滅火任務後的汪顯寧。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供圖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軍人抗洪救災的場景,就打心底里敬佩。」兒時的從軍夢讓汪顯寧在2007年毅然報名參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森林武警戰士。
2018年,武警森林部隊轉制後,汪顯寧從一名森林武警戰士轉變為森林消防救援隊員。「制服變了,但使命不變。」帶著初心,汪顯寧繼續紮根北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任務,是撲滅2010年6月26日大興安嶺呼中自然保護區的那場森林火災。」據汪顯寧回憶,當時火場地形非常複雜,救援人員行動十分不便,他帶領6名風力滅火手用了近5個小時「爬」過荊棘叢生的密林,連續奮戰了19個小時扑打火線11公里,緊急避險3次殲滅火頭32個、清理復燃火點43個,終於撲滅大火。
救援結束,防火護目鏡框邊緣已嵌進他的皮膚,在眼鏡周邊留下一道深印。長時間的高溫炙烤,讓他身體嚴重脫水,眼睛周圍也冒出水泡,汗水淌過,火辣辣的疼。
「我會始終堅守,絕不做『逃兵』。」汪顯寧說,任務雖然艱險,但他會盡全力守護著這片北疆林海。
堅守一線17年,出警記錄超過一萬次
——重慶渝中消防支隊較場口中隊中隊長杜東
訓練中的杜東。重慶市渝中區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帶領中隊榮立公安部集體一等功;在全國、總隊級比武競賽中20餘次摘取桂冠;多次被評為全國『先進個人』『十佳訓練尖兵』……」這些成績,是重慶渝中消防支隊較場口中隊中隊長杜東堅守消防一線17年來,交出的一份答卷。參加消防工作至今,他的出警記錄超過一萬次,共營救出群眾2000多人,保護財產價值超過3億元。
2012年2月24日凌晨,重慶方鑫化工廠因為燃料泄露發生了火災。杜東說,「當時火勢兇猛,臨近的庫房儲存著大量的可燃易燃化學品,一旦引爆,後果不堪設想。」重慶消防總隊先後調集全市46台消防戰車、386名消防員趕往事故現場。然而,就在杜東與隊員衝進火場幾分鐘後,化工廠突然發生連環爆炸。一瞬間,多輛消防車玻璃被震得粉碎,杜東與幾名隊員被衝擊波震飛了數米遠。為了不錯過控制火勢的最佳時機,杜東掙扎著爬起來,帶領隊伍繼續投入救援。最終,經過5個多小時的奮戰,大火終於被徹底撲滅。
緊張的神經終於鬆懈下來,這時,杜東才發現,他的耳膜已經被震出了血。
扛水槍和扛鋼槍一樣有意義
——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消防救援大隊玉峰路中隊中隊長黃權忠
訓練中的黃權忠。(被採訪對象供圖)
「我是18歲那年成為消防員的,到現在已經19年了。」黃權忠,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消防救援大隊玉峰路中隊的中隊長。19年來,他共參加滅火救援2000餘次,但讓黃權忠印象最深刻的,仍是第一次出任務。「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燒焦的屍體,那一刻我才明白,扛水槍和扛鋼槍一樣有意義。」
消防員是一份高危職業,在2007年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黃權忠差點就把命弄丟了。那天,5名民工在進行管道修復作業時窒息昏迷,黃權忠與隊友們先後3次進入管道搜救,在找到第5名失去知覺的工人時,黃權忠毫不猶豫地把空氣呼吸器面罩戴在了對方的臉上。1米、0.5米、0.3米……離出口越來越近,黃權忠卻感到腦袋越來越漲、呼吸越來越困難,突然眼前一黑,倒下了。
經過三個小時的搶救,他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負責搶救的主治醫生說,要是再遲5分鐘送到醫院,生還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沒有大家的安全,哪有小家的幸福。」每每提及此事,黃權忠都這樣說。
作為一名消防員,就應該第一個沖向最危險的地方
——濟南市消防救援支隊槐蔭區大隊西客站中隊指導員胡成亮
圖為胡成亮在訓練中。(山東消防總隊供圖)
今年,是濟南市消防救援支隊槐蔭區大隊西客站中隊指導員胡成亮在消防崗位堅守的第23年。23年里,胡成亮大大小小的任務參與了4000餘次。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2年的一次車禍救援。」據胡成亮回憶,當時高速公路一處橋樑上20多輛汽車連環相撞,其中一輛油罐車相撞後起火。「我和隊員們到達現場後,發現槽車後方有一輛快遞車被死死卡住,車頭也已經著了火,車裡的兩個人雙腿被卡住動彈不得。更危險的是,槽車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緊急時刻,胡成亮讓隊友用水槍控制住火勢,自己帶頭沖了上去,用隨身帶的救援擴張器奮力快速撬車救人。僅用了幾分鐘,第一個人就被解救出來了。當時火勢依然猛烈,周圍的人都心急如焚。面對烈火炙烤,胡成亮沉著應對,在火勢蔓延的前一刻,順利將第二個人救出。
「作為一名消防員,就應該第一個沖向最危險的地方。」這是胡成亮給自己定下的規矩。「保證群眾脫離險情是我們的責任。」胡成亮說。
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把每一項工作干到圓滿
——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特種救援大隊三中隊代理排長侯正超
訓練中的侯正超。(四川森林消防總隊供圖)
「特種救援大隊要成為四川森林消防總隊的『拳頭』,消防員就必須成為過硬的『指頭』。」這是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特種救援大隊三中隊代理排長侯正超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加入森防隊伍13年來,侯正超力求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把每一項工作干到圓滿。
2018年2月,正值春節期間,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惡古鄉、八角樓鄉相繼發生2起重大森林火災。侯正超所在的涼山森林支隊接到總隊命令,星夜兼程趕赴火場實施跨區滅火增援任務。剛下汽車,還帶著強烈高原反應的侯正超主動請纓,帶領10餘名戰士撲向「火魔」。
「整個人像被烤乾了一樣。」侯正超說,在濃煙中,他和戰友們每一次呼吸都變得異常困難。在突破火線的時候,侯正超的左腿被木條劃出一個大約10厘米的傷口,褲子、襪子瞬間被血浸透。侯正超讓衛生員簡單處理傷口後,又毅然帶著突擊隊奔向火場。四天四夜,大火終被撲滅,回到部隊後,侯正超昏睡了一天一夜,那條傷疤也永遠地留在了他的腿上。
我願做帕米爾高原上的守夜人
——新疆阿圖什市消防救援大隊三級指揮員孫應軍
圖為孫應軍。(丁羽翔 攝)
所有關於孫應軍的故事,都要從甘肅天水開往烏魯木齊的新世紀綠皮火車開始說起。十歲那年,父母帶著他和弟弟舉家來到了新疆;2013年,大學剛畢業的他來到了祖國最西端的新疆克州烏恰縣,成為了一名消防人;5年後,孫應軍調到新疆阿圖什市消防救援大隊,任三級指揮員。
和所有消防人一樣,孫應軍解救過無數群眾,但當被問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任務時,孫應軍卻給記者講了一個救援隊友的故事。
2019年9月7日夜間,阿圖什市轄區普降大雨,雨量之大,多年不遇。「那天剛好是我值班,接到指揮中心調度後,隨警出動。」在趕往現場的途中,壞消息傳來。「我們的救援車輛被洪水堵截,6名指戰員被困在洪水中的消防車上,極其危險。」
當時水深1.2米,車輛難以通行。「我的心都快從嗓子眼跳出來了。」孫應軍不停尋找可能營救的機會,幾經波折,終於聯繫到了附近的鏟車,將6名消防隊員疏散到了安全地帶。「作為一名消防人,最能體會的就是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遇險時的心情。」
「這是我在消防崗位上的第七個年頭,既然選擇了,就該風雨兼程,我願做帕米爾高原上的守夜人。」講到這裡,孫應軍的眼角濕潤了。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這些平凡的偉大英雄們,在這些故事之外,也如我們一般,是父母、孩子、愛人。今天,我們謹以此文,向守護我們歲月靜好的消防員們致以崇高的敬意。願你們每一次出警,都能平安歸來。(曾帆、焦洋、於珂、劉祺、姚於、朱虹、李發興、韓婷)
更多報道:
- [網連中國]證明"2是二"?!這麼"二"的證明您那還有嗎?
- [網連中國]摘帽脫貧,看他們!
- [網連中國]無錫翻橋事故後,多省緊急開啟「治超」模式
- [網連中國]假日「不打烊」!多地紀委監委國慶期間嚴查違紀行為
- [網連中國]今年十一,玩法新了,外賣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