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來了泰國十數次,好像每次都會發現一些新鮮的東西。莊嚴肅穆的佛教文化、碧海藍天的陽光沙灘、摩登現代的繁華都市……無論你是什麼樣的年紀,無論你是什麼樣的性格,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往。
但這並不是泰國的全部。你所不知道的那部分泰國,還有很多非常小眾的旅行地。不,有些甚至連旅行地都算不上,就連泰國當地人也不甚了解那些安靜但極富魅力的小城,更遑論遠道而來的客人了。
帕堯便是其中的代表。
和中國類似,泰國也分南北,並且泰南泰北風格迥異。
泰南多海島,熱辣而奔放;泰北則因為古王朝的歷史,擁有著厚重的故事和靜謐的氣質。很多泰北小城,藏在青山環繞之中,絕美出塵,如同人間仙境。
帕堯在清邁的東北,車程約3小時。群山環繞、與世無爭的帕堯太過小眾,這個泰北小城不大,卻保留了一份十分清新的山野風情和古樸凝重的氛圍。
別看帕堯不起眼,但它擁有泰國的第三大淡水資源——帕堯濕地。
去過帕堯的人,把它比作「泰國最鮮為人知的秘境」,也有人描述這裡為「東南亞維也納」。山林、田野、湖泊、古蹟……就像是置身在一個綠色的世界裡,有種節奏緩慢的美好,據說這裡能看到泰國最美的夕陽。
帕堯四周幾乎被高山峽谷所包圍,西邊是帕堯濕地,也就是帕堯湖,這是泰國北部最大的湖泊。潮起潮落間,自有一份清凌凌的美。
在清雋綿延的山脈之中,帕堯湖形如一彎月臥在其中。
白日裡,湖面十分平靜,偶爾一陣風過,將水面吹出細細的波紋。此時,遠山猶如被施了隱身術,融入到了極淺極淡的天空之中,幾朵流雲飛快地掛在天空,又飛快地溜走。近處的綠林層層疊疊,茂密青蔥。
漁民駕一葉小舟,晃晃悠悠地劃破一片天地。在這如詩畫般的景色里,時光像是慢了下來。
這裡沒有海的廣闊無際,卻有著自由舒適的休閒風情。在湖邊看一場日落,湖水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一直延伸到視野盡頭,和遠山融為了一體。
清爽的微風吹拂著衣衫,將人們心底的燥熱吹散,讓人沉醉在這泰北風情之中,無法自拔。
這裡就是上帝留下的天堂,只給懂得欣賞的人們。
抬頭仰望,在巨大的藍色幕布上,雲彩任性地展示著自己,橙色、紅色、金色變換著,絢麗無比。隨手一拍,就是一張好照片。
在這片寧靜的濕地里,沉睡著一座百年古城。其中有一座500多年前,當地土王建造的 Wat Tiloke Aram 寺。
到1939年,為開展水利工程帕堯濕地,古城及寺廟被淹沒在水中。只有部分小山地露出水面,形成一個小島,向世人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當地民眾將佛像打撈出來,用填土的方式將小島的面積擴大。然後把佛像安放在島上,形成了現在這個在水中央的Wat Tiloke Aram 寺。
要上島可從碼頭乘船前往,來回30泰銖/人。不過五分鐘左右的距離,讓人和帕堯湖更貼近了一些,也與佛更貼近了一些。
船家不緊不慢地撐著船,讓你有時間好好感受。遠山如黛,在晴朗的天空之下越加俊美。水面波平如鏡,又被小舟劃開一條條波紋。真希望時光走得再慢一些,讓人多停留片刻。
小島邊上停著許多小舟,不知是廢棄不用了,還是在等待主人到來。滄桑斑駁的船身,鐫刻著時光的痕跡。
小島上有幾尊古佛,並不像一般泰式廟宇中的佛像那麼金光閃閃。佛像底座是磚塊壘砌的,佛身像是土的材質。沒有那麼高貴、疏離,仿佛更能了解世間疾苦。
還有一些小的佛像,大多是善信留下的。雖然小,但精緻。
當地人時常會帶著祭品前來參拜,每到萬佛節、佛誕節,這裡還會舉行隆重的儀式。
帕堯是安靜的、自然的,也是睿智的、厚重的。在我去過的泰國城市之中,帕堯很特殊。它需要你放下一切,仔細傾聽。聽潮起潮落之間的故事,聽水中遺蹟的渺渺梵音。
網紅聖地固然值得打卡,但若你來了帕堯,才會發現不一樣的泰國。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