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禮記.大學》
家是最小單位的社會組織,也是每個人的心靈歸宿,走過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人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期待,擁有美好的家,擁有和諧的家庭關係,是個人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建設一個美好的家,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需要愛,需要耐心,也需要先進的方法。
首屆中國家政產業發展投資國際論壇於2019年12月在上海舉行,以「美好生活構建中的家政產業發展」為主題,攜手各界優質資源,描繪出中國社會幸福生活的藍圖。
國家有關部委和上海市相關領導、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一流高等學府,以及來自英國、日本、法國、瑞士等國家的著名教育培訓機構,海內外產業鏈上下游知名企業家等500多人共同參與峰會。
中國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家政服務是一項關係千家萬戶生活的產業,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2019年10月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鼓勵養老與托育服務、家政行業發展,宣布家政服務業產業化時代正式到來。
作為中國幸福時尚領軍媒體,《時尚新娘》有幸以戰略合作媒體身份參與大會,全媒體總編冷雨璇(以下簡稱冷)對參會的重要投資人、企業家、學者陳九霖、于海群、施嘉豪、曹景行進行獨家專訪,為你呈現一個全新的產業,和它即將創造的未來。
專訪陳九霖
這是門「從搖籃到天堂」的服務
陳九霖
陳九霖博士,現為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控股股東和董事長,曾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航油集團奠基人之一,中央統戰部建言獻策專家組財經組秘書長,被《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為「亞洲新領袖」,「2018年中國經濟十大商業領袖」。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首屆家政產業論壇正是為中國千萬家庭的這一目標而誕生的。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於生活質量需求的提高,家政服務的需求也逐漸變大,家政服務其實就是「從生到死,從搖籃到天堂」的服務。
冷:您認為此次論壇的召開,在社會發展中具有什麼特殊意義?
陳:家庭教育的問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趨成為社會熱點,家政產業論壇帶動了全社會關注這個領域、行業、趨勢、規律和需求。
通過家政產業論壇,整個家政服務將進行有機的梳理,挖掘巨大商機,並助力全社會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中國家政服務的商機無限、潛力無窮,這裡有豐富的投資機會、增值機會和財富增長機會,因為這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與生活的質量甚至是生命的品質相關,只要有人在,這個行業就永遠都會有機會。
但對於目前的家政服務行業來說,分散性、穩定性、平衡性、精細化以及地區發展差異化等問題仍亟待解決。在未來,行業趨勢一定是精細化、專業化、產業化、國際化。引進來,走出去,未來機會有很多。
冷:您曾在《商業的邏輯》一書中提到,不管是商業上的成功、事業上的成功,還是人生的成功,都需要遵循一個「道」。對現在的年輕的企業家們,您有什麼樣的成功之道可以分享?
陳:「無論是商道還是管道,都是在悟道」,這個道其實就是規律,即是邏輯。
在家政服務產業亦是,從粗到細,從非專業到專業,從國內到國際,從小到大,從分散化到集合化,一定有它的規律。
對於產業投資,抓準時期是成功的關鍵。「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蟲兒被鳥吃」,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期介入一個產業是非常重要的。
就目前而言,中國家政產業正處在一個不錯的發展機遇中。
冷:在中國文化中,「家」與「國」密不可分,家即是小的國,家庭的概念特別重要。您如何看待家的幸福之道?
陳:小家沒有處理好,一定會影響治國平天下。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如何讓家庭更幸福是一個很重要的命題。
對於子女的教育,最重要的啟發式的教育,而不是填鴨式,我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也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職業。
專訪于海群
家政行業會是個超級藍海
于海群
于海群:G20集團&家庭管家(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吉額翎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創始人/董事長;社交電商獨角獸企業」愛庫存「聯合創始人;上海壹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上海家庭服務行業協會 副會長;上海新滬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有了家政,對於整個社會的穩定會有持續性的幫助,對家庭、社會都將帶來和諧、美好的前景。中國消費升級和家庭的消費升級已經到了關鍵時期,家政服務行業未來定能有一個美好的藍天。
冷:美好生活從家開始,中國家政行業的發展不容小覷。這是國內首次聚焦「家政產業化發展」舉辦國際盛會,您認為會議的意義是什麼?
於: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問題在日益加劇,未來所有中國人都會是其中一員, 「老年人怕老,年輕人怕小」是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老年人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青年人工作壓力大害怕承擔養兒育兒的成本,導致出生人口下降。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專業化的社會分工分層,家庭服務由專業的職業人員來分擔,緩解社會的壓力,這將會是一門有益全社會的服務,家政行業未來定會是一個超級藍海。
未來家政產業將向規範化、職業化、智能化、品牌化、跨界化發展,規模龐大,價值不可估量。
幫助中國的家政從傳統行業晉升為規模化的新型產業,進行一次產業化的大升級,重點關注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潛力,是此次會議的意義。
冷:您如何實踐把家政行業從一個傳統服務業升級為一個新興產業?
於:今年6月16號,中國正式將家政服務業晉升為國家產業,吉額翎集團圍繞家政產業研究諮詢、指數發布、資本推動、科技孵化及產業聯動賦能等五個方面,用「五位一體」的工作舉措來進行重點服務。
由當地省會地區行業協會牽引,我們成立了家庭產業研究院,研究人員一半以上是來自海內外知名的院校,從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到遺傳學,從兒科到婦產科,這些高端人才的加入對研究院回饋社會有著積極推動的意義。
標準的制定,課程的編制,行業發展發布,行業指數的推出,政府產業資訊,以及第三方評估都是對研究院核心的業務,也是對整個社會良好的示範和牽引作用。
吉額翎集團還通過國際合作辦學,輸入成功的行業經驗,網羅英國、日本、法國等知名行業優秀企業來授予經驗,建立國際家政職業管家學院。
同時,成立中國家政文化大學,在研究院和大學的「研和學」中搭建科技平台,來完善整個家政行業的體系。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推出了CFC(customer family community)概念,社會的資源與家庭的需求可以通過科學的手段有效進行配對,不需要再通過其他的社會平台,就能找到匹配的人才。
冷:您認為我國家政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於: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加劇和二孩政策開放等因素影響,家政產業強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日益凸顯。
另一方面,家政產業在提升人類美好生活中的內在價值被愈發關注。重塑家庭生活模式,豐富家庭生活內容,已成為現下人們的普遍追求。
通過吉額翎集團、家庭管家公司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我們希望為家庭提供家庭健康管理、家庭終身教育、家庭精準消費、家庭金融顧問、家庭法律保障5個方面的服務。
專訪施嘉豪
在未來,一定會有企業
為這個行業進行洗禮
施嘉豪
施嘉豪,企業家、天使投資人,結婚文化全產業鏈連鎖模式的創始人,嘉豪投資集團創始人,現代滬商代表人物之一。7年時間完成0 -100個億的企業神話,2012年被評為「上海傑出優秀創業青年」,2014榮獲「CCTV年度最佳商業模式"獎項,2019年致愛盛典「年度婚尚時尚領軍人物」。
結婚是每個人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之一,而家庭正是將這種幸福延續的集體。
冷:作為投資人,您怎樣看待家政行業從一個傳統服務業升級為一個新興產業?
施:現階段的家政市場,可改進的空間很大。每年上海出生寶寶達17萬,月嫂等相關職業的需求量不小,但是專業性、相關證件、安全性、教育資歷等等問題卻無從考究,眼前的家政服務還是一種亂象。
希望通過本次論壇、企業協作等,能夠讓家政服務更專業化、人才受到更好的教育,從而提供更好的服務。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有行業的大躍進。
本次論壇請來了全球最棒的管家學院、日本最大的教育機構,還有諸多投資家和政府領導的支持,當這些都聚在一起,整個行業的產業升級應該很快就能完成,無論是教育、培訓、資本層面都將會進入新的高度。很快就有家政服務行業的一次革命,市場和消費者可以快速體驗到革命的成功。
冷:作為婚尚行業的領軍企業家,從婚尚到家政,新的產業發展將為您的核心業務帶來哪些機遇?
施:嘉豪集團旗下的韓國藝匠與格樂麗雅,每年服務的新人有60萬,其中超過80%的用戶都會選擇家政服務,但是目前家政服務行業內,還缺乏一個能夠企業能夠代表這個行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窗口,在未來一定會有一個企業在品牌化、產品化的家政服務行業內脫穎而出,給這個行業進行一次洗禮。
此次參與首屆家政產業論壇並與之密切合作,就是希望將幸福更深入地融合到千萬戶家庭生活中去。
冷:家政產業化發展將推動行業規範化運作,並為行業帶來開創性的協同與合作,您如何將婚尚產業的成功經驗帶到家政行業?
施:現今的中國家庭的需求,已從生活需求上升到了精神訴求,企業老闆們應當時刻緊跟年輕人的步伐,傾聽他們的訴求,提供更好的產品給到新家庭們。
我們的加入,不僅是資本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行之有效的行業經驗的分享。
一個好的項目需要團隊共同完成,一套嚴格的管理體系是制勝關鍵。從韓國藝匠到格樂麗雅,我們用7年時間完成了0-100個億的「神話」,我認為,能夠在行業內長久立足,產品力、品牌化是不可或缺的,好的企業樹立的是行業的標準。
韓國藝匠現已在全國27座城市開設門店,還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巴黎、倫敦、洛杉磯等等提供服務,我們不是一個攝影師,而是美的搬運工。專注一件事,然後把它做到極致。家政服務在未來一定會有一次革命,此次與家政服務行業協同去做這件事,我將會分享自己的成功之道和管理經驗,助力將家政服務做到極致,讓家政服務的品牌印象刻到客戶心理,樹立標杆和標準,這同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冷:新年快到了,您有什麼幸福之道?幸福願望?
施:「愛和幸福的過渡,是理解和包容。」生活的小確幸不僅來自佳節禮物,更是長久的陪伴。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我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有所改變。而關於家庭,最平淡的祝福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家人平安、健康、快樂。
專訪曹景行
家政產業應該為中產階級服務
曹景行
曹景行,傑出新聞人、媒體人、學者,曾任《亞洲周刊》副總編輯、《明報》主編、《中天新聞頻道》總編輯、《財經論壇》、《時事開講》節目主持人, 鳳凰衛視資訊台副台長等。
「家,就是人的成長環境。」家庭如同社會,是一個給予各方面成長因素的環境。家政服務行業需要一個既能讓中產階級用得起,又能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家政服務產業的升級,勢必將給中國無數家庭帶來幸福。
冷:作為媒體人和社會觀察家,您如何看待家政服務業?
曹:在全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家政服務」的角色從來都沒有缺失過,我在前不久復旦大學與宋慶齡基金會的研討會上就指出,家政角色與人類的生活緊密相連,我的演講主題就是「奶媽」。從普希金的《致奶媽》,到魯迅的《長媽媽與《山海經》》,再到張學良的「奶媽」丈母娘,家政服務對於社會發展是且至關重要的。
一個優秀的家政服務從業者對於一個家庭有著重要的影響,短期如月嫂,長期如奶媽,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對於老人的科學化照料等等,都將影響一個家庭的生活質量,但是現在社會上缺乏品質的家政服務人才。
冷:家政服務業不僅是一個產業,也和家庭生活品質,家庭幸福感息息相關。您理想中的家政服務業發展目標應該是什麼樣的?
曹:進入21世紀以小家庭為主的時代,家政服務已經從人生依附,發展到了一個比較有效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特別是中產階級需要的一個服務,家政服務就是一門市場經濟。
同時,家政服務產業不應該是獨給有錢人的服務,它應該是為中國正在逐步擴大的中產階級家庭服務的,可以讓他們在繁忙工作之餘,真正釋放出生產力,貢獻於社會的產業。
現階段的中國家政服務產業離完善的體制還有很多路要走,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有兩個,第一,是家政服務很多中產階級家庭還用不起;第二,中產階級家庭還用不到,即使用到了,品質的差異也很大,尤其是在孩子和老人的服務方面,科學性、專業性的欠缺沒有能夠解決。
為了讓中產階級能夠走上各行各業發展的需要,釋放出新一代中產階級的勞動力,香港政府當年出台了相關政策、與菲律賓簽訂了相關協議,讓民眾能夠用得起家政服務。這個協議到現在為止還是很有效的,甚至已經拓展到泰國、印尼等地。
現今,香港八百萬人口中有四十萬享有家政服務,這對整個香港的社會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協議簽訂也讓勞動力的僱傭解決了質量和數量的問題。
冷:如何解決中國家政產業比較落後的現狀?
曹:家政服務行業需要一個完善的體制讓行業規範起來。中國不缺人才,缺乏的是對家政服務熱情的人才,職位的吸引力、合理的報酬,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按照規定,養老院的30%以上的醫院護理人員應該有執照,但實際10%都不到,這個現狀需要被改進,社會不應該對於職位有歧義,同時給予這方面的人才提供福利、甚至戶籍解決方案,讓市場人才逐步穩定下來。
這是一個全面的社會管理問題。
採訪整理/ Anita
編輯/ Jeffery
圖片攝影/ 吉額翎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