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展網絡消費「渝快送」行動 2月份全市網絡零售額94.5億元

2020-03-12     華龍網

現場記者提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2日15時20分訊(記者 伊永軍 劉艷)在今(12)日召開的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商務委副主任王珏就目前重慶的網絡零售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商務委在全市開展網絡消費「渝快送」行動,指導華龍網打造雲生活平台,推動更多實體企業觸網營銷,引導廣大市民線上消費、線上娛樂、線上教育。據第三方數據統計,今年2月份,全市網絡零售額94.5億元。其中,尤其是實物型網絡零售額67.13億元,同比增長46.19%,春節期間比例非常高。具體採取了四項措施。

引導實體商業迅速上線。積極動員商超、農貿市場以及果蔬流通專賣店等傳統的商貿企業開發APP,還有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第三方電商平台搭建網上商城。

創新膳食宅配送。據介紹,在疫情初期,市商務委聯合重慶火鍋協會推出了80多家火鍋店,160多個門店進行了無接觸配送,指導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優鮮的門店,接受了企業的訂單超過1萬多個。還舉辦了2020重慶宅家火鍋節,聚集了200多家火鍋企業和多家電商平台,共同推出了地方特色盛宴。2月26日到3月7日的訂單總量約4萬單,成交金額550萬。美團、點評在重慶主城區90個封閉社區投放的無接觸配送,累計提供了200餘萬單的外賣配送,這個數字超過了平時的數量。我市傳統的大飯店也推出了重慶的特色菜線上外賣服務,向我市的重點工程和工廠、工地開展團餐配送。這樣,我市傳統的線下企業也找回了20%-30%的營業額,比如說加班狗,它個別的外賣點的外賣業務占了日常業務的2/3,通過網上的配送,有效的降低了關閉食堂帶來的損失。

發展線上銷售新模式。我市通過推動商貿流通企業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這些新興科技,在深入觸網的同時積極探索直播薦貨,社會營銷、社交電商和網上會展等新興線上消費模式。

推進滯銷農產品觸網銷售。我市通過對接大平台,拓展網絡外銷渠道,聯動小平台,深化本地產銷對接,聚合眾主體,激發抱團促銷合力。特別是春節期間幫助這些農產品,滯銷的農產品進行觸網營銷,有效舒緩了農產品的銷售難問題。據第三方統計數據,2月份全市農產品網絡銷售額已經達到了6.44億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A0Y03AB3uTiws8KL_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