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不僅僅只是武將的天下,那些文人也是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劉備身邊的諸葛孔明的。而孫權這邊也不是沒有人的,當時能與諸葛亮齊名的可以說就是周瑜了。說到周瑜,這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武將文人集一身的人物。他不僅僅可以在戰場上發光發熱,更可以在後方出謀劃策。很多文學作品都對他進行了創作,說他敵不過諸葛亮,說他死於氣。
但是實際上,很多人發現,其實周瑜與諸葛亮存在的年代根本就不一樣,可以說周瑜去世的時候,諸葛亮還沒有那麼聞名。所以說,兩個人進行多次的交手這種情況,也是文學創作出來的。但是,文學上對他的描寫很多也是正確的,比如他的能力,他的貢獻。我們可能通過各種文學影視作品都認為,赤壁之戰勝利的功勞是諸葛亮的,但是,歷史上卻不是這樣的,那個時候,這個功勞是屬於周瑜的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周瑜是一個多麼有能力的人了。
周瑜是東吳的功臣也是他們的忠臣,他的一生都在為他們的穩定以及發展做貢獻,沒有絲毫的怨言。而且,他對於那時的局勢也看得很清楚,對於各個勢力也有自己比較準確的認識。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戰役以及分析之中,他發現了,劉備是一個大的隱患,對東吳有著特別大的威脅。於是,在他快要病逝的時候,他告訴孫權,這個人留不得,不然東吳早晚得敗在他的手裡。
但是,雖然周瑜這樣說了,孫權也沒有採納他的建議,而是選擇了相信魯肅。而事情的結果,我們也都該清楚吧。孫權在劉備手下吃了許許多多的虧,其中包括最出門的有借無還的荊州。要知道,孫權就是相信了劉備的話,選擇借出荊州。可是他從來也沒有想過,從那以後,荊州就再也沒有回歸的一天了。
不僅如此,在周瑜去世之後的十二年,孫權差點將自己的江山敗給了劉備。說的是差點,這個意思就是還沒有。因為陸遜,東吳能夠守住自己的領地,離不開的就是他。他在最關鍵的時候,果斷的選擇了火燒這種方法,斷了劉備大軍的進攻路程,守住了江山。
到了這個時候,人們才發現,原來周瑜這麼有先見之明,他看到了劉備的本質,並且給了自己君主除了劉備的建議。雖然這個建議沒有被採納,但是,當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周瑜的名聲也是更加的響亮了。除去文學加工的周瑜,真正的周瑜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輕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