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成交量吧,用新指標之王MACD夠了,掙錢速度增加10倍

2019-07-22     羽琪財經

大家應該都對MACD指標並不陌生,MACD的本質是速度的變化,速度是什麼?是單位時間內運行的價格幅度。以一個上下上的走勢來說。如果第二段上漲沒有第一段上漲速度快。則產生頂背離。反之產生底背離。頂背離意味什麼?多頭衰竭。相同時間內,第二段沒第一段做多強烈。產生了頂背離,可以確定,肯定不會上漲。那只有調整。調整也有兩種方式

1、時間為主,價格橫盤。

2、空間為主,價格主動下跌。

這是MACD背離的本質。指標線,快線與慢線之間的距離,零軸,紅綠柱,金叉死叉,零軸穿越。MACD看似是一個簡單的指標,實際他並不簡單,MACD,它提示趨勢,提示趨勢轉折,提示趨勢狀態下的加速形態。

零軸:代表平衡;同時也是60均線。

指標線之間的距離:代表的是乖離率,反映的是走勢與均線的距離。

紅綠柱:代表動能,同時也代表次級別指標線的狀態。

零軸穿越:代表EMA12與EMA26的金叉與死叉。

上圖,個股30分鐘圖。因為操作30分鐘級別的。L1是下跌趨勢線。買入條件是底背離+趨勢線突破。L2為上漲支撐線,賣出條件為頂背離+支撐線跌破。

MACD指標參數設定及典型特徵

MACD指標的參數設定

根據經驗,一般將快速移動平均線的時間參數(短期參數)設為12天,將慢速移動平均線的時間參數(長期參數)設為26天,而將平滑的天數(M)設為9天。這三個參數也是很多炒股軟體中的默認參數。

當日EMA (12)=2/(12 1)×當日收盤價 11/(12 1)×前日EMA (12)

當日EMA (26)= 2/(26 1)×當日收盤價 25/(26 1)×前日EMA (26)

當日DIFF=今日EMA (12)-當日EMA (26)

當日DEA=0.2當日DIFF 0.8前日DEA

炒股軟體上還有一種圍繞在0軸上下波動的指標,MACD線柱,又稱BAR柱。

BAR=2×(DIF-DEA)

MACD指標的設計原理

在MACD指標上,可以看到兩條線,默認的顏色是白色和黃色,也就是俗稱的快線(白色)和慢線(黃線)。上圖的附圖就是MACD指標,使用的默認周期(12,26,9)。主圖上添加的是兩條EMA均線,是12和26周期。在這裡提醒一下,一定是EMA均線,在文化財經的軟體上代表的是指數加權的均線,疊加以後如上圖。在這裡筆者建議,對該指標感興趣的朋友,最好都要添加一次,通過這樣的操作,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當均線交叉時候,正好是MACD穿越零軸的時候(上圖的紅色方框)。

通過上圖對比,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MACD的計算原理:

1、MACD的金叉和死叉,並不是主圖上12和26期EMA均線的金叉和死叉,反而是當快線穿越零軸的時候,才是主圖均線的金叉和死叉,這一點值得大家注意。換句話說,如果單單看MACD指標,那麼在零軸上方,代表市場的多頭;零軸下方,代表市場的空頭。當MACD在零軸上方出現死叉時,是多頭的市場的回調。反之亦然。

2、MACD快線是主圖上12EMA和26EMA均線的差值。通過上圖可以發現,12EMA對應的價位是3230.64,26EMA對應的價格是3229.31,差值就是快線(DIFF)=3230.64-3229.31=1.33。黃線代表的就是最近9個DIFF的均值。

3、MACD的能量柱。雙線的MACD裡面(比如上圖),只是說明MACD的快線和慢線的一個狀態,就是看金叉顯示為紅色,死叉顯示為綠色。(雙線)能量柱的背離意義不大

MACD主要用法

網上可以找到的MACD主要用法包括:背離、0軸上下、金叉死叉三類,下面逐個講解:

1、指標背離

這是最核心的用法,相對來說可靠性較高。主要是對前後兩段同級別走勢的力度對比來考察是否存在走勢動能衰竭的可能性,細分還可以分成標準背離(即黃白線與紅綠柱同時背離)和單項背離(即黃白線或紅綠柱中僅某一個背離)。如單純應用此種用法可用於選股及判斷走勢。

圖1 MACD標準底背離(長電科技日線圖)

2、0軸上下

指的是DIF線的位置。一般認為,DIF線位於0軸上方代表多頭走勢,0軸下方則為空頭走勢。因此如單獨採用此種用法,則可以DIF線上穿、下穿0軸作為判斷當下行情的大勢依據,在周線以上的大級別中還是有一定可靠性的。

圖2 0軸上下(全柴動力周線圖)

3、交叉死叉

指的是DIF線與DEA線之間的交叉關係,金叉對應於紅綠柱由綠轉紅,死叉對應於紅綠柱由紅轉綠。交叉死叉信號太多,如單獨使用可靠性較差。一般不單獨使用,用作交易操作點的依據。

圖3 交叉死叉(銀星能源日線圖)

4、綜合應用

其實背離、0軸上下、金叉死叉三種用法應相互配合使用,這樣可靠性會大很多,這裡廖舉兩例:

(1)底背離+金叉(纏論第一類買點)

此種用法中,MACD底背離用於遴選股票,金叉作為買入點;反之,頂背離+死叉應及時賣出。

圖4 底背離+金叉(華英農業日線圖)

(2)0軸上方第一次金叉(纏論第二類買點)

DIF線運行至0軸上方代表著多頭走勢形成,然後第一次回調將DIF線拉至0軸附近,則往往是莊家洗盤,其後的金叉可以認為是洗盤結束再次拉升的起點。

伏擊漲停之macd選股法

一、5分鐘MACD下穿零軸,賣出股票。股價在高位反轉向下,逐步下跌,MACD也跟隨由上而下穿過零軸,這說明股價走勢已由漲轉跌,很可能就此進入下降通道,投資者應及時出具,規避風險。股價前期漲幅越大,股價隨時可能反轉向下的可能性越大,5分鐘MACD下穿零軸,是當日行情走弱的重要信號。

二、5分鐘MACD拒絕金叉,賣出股票。股價自高位下跌,MACD指標產生死叉。然後股價反彈,MACD反轉向上,但是股價沖高無力,隨即再度掉頭下行,MACD指標在快要產生金叉的時候也跟隨股價掉頭向下。MACD指標拒絕金叉說明股價上漲動能嚴重不足,短暫的反彈可能是主力維持股價出貨,後市可能大幅下跌。

三、5分鐘MACD頂背離。股價創新高時,MACD沒有創新高,MACD出現頂背離。這說明短期趨勢在走弱,主力資金在逐步撤離,一旦出貨目的達到,股價很可能在當日反轉向下,投資者應逢高減持,一旦股價反轉則清倉出局。

MACD抄底七大逃頂戰法

方法一

炒股前先判斷大盤MACD指標的走勢,MACD與股指運行軌跡為同一方向,即股指在上漲,MACD也在上升,大盤走的很健康,可放心持股待漲;如果 股指在上漲,MACD在下降,兩者運動方向背離,那麼,在三次背離後必須賣出股票。(出現背離就可以考慮減倉,不一定要等到三次背離,因為很多時候不會出現三次。)

方法二

大盤和個股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這時你想抄底,就必須先研究大盤和個股MACD運行的軌跡與股價運行的軌跡有無底背離現象,即大盤和個股在下 跌,MACD卻走出了上升行情。大牛股一般背離的世間會很長,第一次背離後還不是底部,有的還要順勢下跌,這一次的下跌更凶,跌的更深,但MACD卻不下降了,這時真正的底部到了,可以抄底了。

方法三

如果MACD白線和黃線在0軸下方金叉,紅柱不斷放出,買入前先作好搶反彈的心理準備,搶一把就走,利潤控制在3%-10%。然後,再根據行情的變化做出買賣決定,只要不貪,就不會被套在這裡。

方法四

如果MACD白線和黃線在0軸上方(最好靠近0軸),或在0軸以下靠近0軸較近的地方形成金叉,行情走強的機會較大,買入可賺錢。

方法五

如果行情走強,MACD白線離開黃線較遠,兩條線離開0軸又較遠,要當心回調。白線拐頭,腳底抹油。

方法六

當MACD白、黃線離開0軸較遠,白線走出向下的圓弧,MACD紅柱逐漸縮小,黃線不再往上走,白線與黃線將要形成高位死時,應當按「三不管」原則賣出股票:不管是賺是賠,不管輿論說的多麼好聽,不管大眾情緒多麼高漲,都必須賣出股票。

方法七

如果持有的股票被套,MACD白線和黃線與0軸形成死叉,或在0軸一下形成死叉,或者白、黃兩線在0軸以下根本就沒有形成金叉,稍走平後順勢而下,說明該股完全處於弱勢,還有一波大跌。必須按照「三絕不」原則清空該股:絕不留戀,絕不妄想,絕不心痛。

最後散戶投資者在使用MACD指標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MACD指標最主要的特點是穩健性高,可以在周期較長的時間內給出相對穩定的買賣信號。因此中長線操作者可參照MACD指標進行具體操作。

2、MACD指標的最大劣勢是指指標信號過於緩慢。日線級別中的MACD指標並不適用於短線操作。為了彌補這一劣勢,短線投資者可以參照15分鐘級別或者60分鐘級別的MACD指標來進行判斷。

3、在中長期的上漲或者下跌行情中,投資者使用MACD指標會比較有效。但是在股價大幅震盪或者多空焦灼的行情中,MACD指標對投資者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學別人的理論,聽別人的講解固然重要,但關鍵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理論。每個失敗者都是從自己的教訓中吸取經驗,聰明人則會從別人的經驗中獲益。除了在實戰中磨礪以外,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市場、數據、圖表和現象上,總結出符合市場規律、真正有實戰價值的東西。

如何減少投資錯誤?

1、別自憐,因為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總體而言,嫉妒、怨恨、復仇和自憐都是一些危險的想法。自憐很接近於偏執,而偏執是最難以改變的一種思維類型。我們不應該任由自憐自艾的情緒出現……自憐不會讓形勢好轉。

2、不斷學習的人現實生活中也會持續進步

我不斷發現,那些出人頭地的人並不是最聰明的,有時甚至不是最勤奮的,可他們如同學習的機器。他們每晚上床睡覺時已經比當天起床時更聰明了些。這麼做是有幫助的。當你給自己設定了長遠的目標時,這種做法的幫助就特別大。

3、人生會有一些不公的、可怕的打擊,要積極地利用它們

當然,人生會有可怕的打擊、糟糕的打擊、不公的打擊。這都不要緊。有些人能恢復過來,有些不能。我覺得,(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的態度最可取。他認為,一切生命中錯失的機會都是一個表現良好的機會,每個錯失的機會都是學習的機會,我們的任務不是要沉湎於自憐中,而是以積極的方式利用可怕的打擊。那是很棒的想法。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有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亞里士多德和蘇格拉底也說過類似意思的話,真正地了解是要懂得自己有多無知。這是一種可以傳授或者習得的技藝嗎?如果你足夠了解結果帶來什麼風險,那可能你就懂得。有些人特別擅長了解個人知識的局限,因為他們不得不了解。想像下有位走鋼絲的職業表演者工作了20年,好好地活了下來。假如他不了解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就不可能活下來。他努力工作是因為他知道,如果出了錯就會喪命。能生存下來的人都知道,了解什麼是自己不知道的比頭腦聰明更重要。

5、別太透支,那種情況連莫扎特也沒法應付

當然,我們都會受到影響的是自我滿足的偏好。可以用「真實的小我」來指代想行動的主體。比如,為什麼「真實的小我」不透支我的收入?曾經有一位舉世聞名的作曲家,他生平多數時候都過得極為悲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總在透支個人收入。那人就是莫扎特。假如莫扎特都無法應付這種偏執的行為,我覺得你也不應該嘗試。

6、樂觀的財會核算99%都會出問題

威脅人類文明的麻煩裡面,有99%都源於樂觀的財會計算。那些財務人員希望追求純粹的數學方式,只想關注太過悲觀的財會核算結果,卻導致財會核算太過樂觀。這真是瘋狂的行為。99%的問題都源自過於樂觀。因此,我們應該建一個財會核算方式更保守的系統。

如果你也在潛心研究股市,不妨關注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戰艦(yk66009),了解更多更多財經資訊、經驗技巧和操作策略和強勢牛股思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8Ibw2wBJleJMoPMGa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