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抗疫戰士,孩子成為他們的「定心丸」

2020-04-23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4月23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陳學兵 陳佳慧)「在恐懼與不安的冷灰中,我看到了深沉溫暖的色彩:天使白,各地的白衣天使告別家人,日夜兼程奔赴武漢,為新冠疫情帶來曙光;守護藍,公安交警時刻奮鬥在一線,守護著人民,守護著武漢……」這是武漢市任家路中學初三學生劉艾銘寫在作文中的一段話。

劉艾銘的爸爸是基層派出所的一名警察,媽媽是武漢市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的醫生。自疫情爆發之初,他的父母便投身至疫情防控一線之中。「作為抗疫戰士的孩子,我告訴自己要堅強,不能讓父母有後顧之憂。」劉艾銘說。

父母不在家的日子,劉艾銘同學成了家中的頂樑柱。他既要管理好自己的飲食起居,還需要安撫、照顧年邁的外公外婆。為了讓外公外婆寬心,劉艾銘常常陪他們聊天,一遍遍地告訴他們:爸爸是負責後勤保障任務,主要跟物資打交道,相對安全;媽媽是醫生,一定會做好防護……同時,他還主動教老人家使用手機視頻,碰上父母休息,抓緊和他們視頻連線,互報平安。

在初三這一關鍵階段,學習絕不能落下。獨自在家上網課對劉艾銘而言,是個挑戰。難題之一在技術,難題之二是自我管理。為了克服這兩個問題,劉艾銘留心班級群里老師發布的每一條消息,按照群文件的引導,一步步下載、安裝、註冊各類網課學習工具。遇到困難時,他立即向同學、老師請教。「網課學習就要靠自律。」劉艾銘坦言,「最初,離開父母的督促和老師們的耳提面命,我也有過短暫的『自我放飛』,會開小差、玩遊戲。」但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他就又變回了學校里那個優秀自律的小伙子。改變他的,是他了解到的一個個鮮活感人的抗疫故事,和老師們、同學們的鼓勵陪伴。宅家學習的劉艾銘為自己定下了每日學習計劃:一是課前預習,明確上課內容;二是課中找短板,總結重點問題;三是課後鞏固,當天知識,日清日結。

當看到有醫院呼籲社會捐贈醫療防護用品時,劉艾銘立即拿出自己的400元壓歲錢,請外公專門到藥店買了一些醫用口罩、消毒水、手套送到醫院。一家三口,「兵」分三路。爸爸守護人民,媽媽照顧病人,而劉艾銘則堅守在「大後方」,成為了父母的定心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1JQqXEBfwtFQPkdJs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