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吳彥祖大戰王千源,扯蛋又扯淡

2020-11-23     毒藥君

原標題:《除暴》:吳彥祖大戰王千源,扯蛋又扯淡

品質上,《除暴》必然不如放棄了內地電影市場的《樹大招風》。張隼空有氣勢,卻流入了俗套,並沒有更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表現。整部電影自然也就落入了這種還算精彩,也漏洞不少的狀況。可看,但不算好,看在製作精良的份上,及格而已。

伊文西

編輯 丨浪浪

1

《除暴》雖然講的是內地故事,但撲面而來的,全是老港片的味道。

仔細看看工作名單,從導演到製作團隊,核心都是香港班底。

上世紀90年代的犯罪題材,讓人想起香港槍戰片最喜愛的「大圈仔」故事,火爆、兇猛、張揚,粗糙卻勁道十足。像是廉價日料用不起山葵研磨的芥末,就猛灌便宜的辣根,又沖又嗆,但真的刺激上頭。

《除暴》有老港片的味道

80-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內地市場經濟興起勃發,體制變革,治安環境也日漸惡化,其間爆發了許多震驚全國的重特大刑事案,很是出了一批亡命悍匪。比如張君(本片原型)、喬四、鹿憲洲(電影里隊長蹲了7天抓的罪犯)、賈文革、白寶山,香港有葉繼歡和張子強,還有震驚全國的白銀殺人案與中俄列車大劫案等,件件都駭人聽聞,如天方夜譚。

電影里劫匪的張狂,現在看來不可思議,可當年便真是如此,甚至更加誇張和傳奇。

所以那個時代也是犯罪題材電影的一座富礦,但很多案件受制於審查無法拍攝,便只能依託改編,模糊掉具體的人物和社會背景,只摘取中間一些情節進行放大,單獨再寫故事。

《樹大招風》便是根據當年聞名香港的三大悍匪的故事改編

2

電影倒是在表現年代感上下了不足了功夫,視覺突出,對上世紀90年代還原傳神,熊貓盼盼、BP機、老警服、64式手槍、舊式車和錄像廳,可惜這寫實的勁頭沒傳遞到劇情上,刻意而做作的設計到處都是,也算繼承了港片講氣氛不講邏輯的沉疴。

導演明顯在沿著「盜火線」和「喋血雙雄」的路數寫人物,警探和悍匪的梁子倒是從一開始就結下了,但沒怎麼看出惺惺相惜來。

兩人無神交不打緊,問題是真正的對峙的格局也沒有搭建好,悍匪作案將近六年,只有開場時略微展示了雙方的聰明和幹練,但隨後便陷入各說各話的境地。說是交叉敘事,但這兩條線也過分「平行」了。

人物方面,吳彥祖的「張隼」無論外形還是性格都讓人印象深刻,刻意剃掉眉毛強化兇相,讓角色沒被帥哥的外貌所拖累。這也是吳彥祖繼《新警察故事》後再次演高智商大反派,狠辣的感覺表達是到位的。

為豐富人物,電影還加了條單薄的感情戲,設置得分外刻意,拉出的反轉也沒有什麼太多意外,基本屬於畫蛇添足。其實妻子與母親保留一個人物即可,兩個角色的功能是重疊的。

影片的細節做得很到位,人物形象也較為讓人印象深刻

但鮑起靜用兩個無聲鏡頭就呈現了整部電影最高的表演水準,相比之下春夏的戲就顯得過於拖沓且無用,還破壞節奏。

王千源的刑偵隊長相比之下更加無神,完全淪為一個工具性的紙片人,無比正確無比果敢無比神勇,但也確實蒼白。角色的性格和行為缺乏支撐,唯一一點與生活有關就是關於孩子的作業,一筆帶過。能力方面也是一通亂打,躲子彈靠主角光環,送死的事都讓配角做光了,智商也不見得高,關鍵的推斷都牽強附會,要靠劇本強行開金手指,最後的「雨一直下的地方」,實在太文青且無厘頭了,這麼聰明的「老鷹」直接用個BP機信息就把老巢都賣了,也不知是如何逍遙法外這麼多年的,眼見是編劇實在寫不圓了,強行給反派降智。

總之要是計較邏輯的話,這部電影基本上不太經得起任何細緻的推敲,大開大合,倒算還原了當年港片癲狂過火的意思,講的就是復古粗暴的質感,不需要做得滴水不漏。

最後的浴池決戰也算是讓兩位主演秀出了中國男演員少有的好身材,打擊感是夠的,遺憾的是打了半天兩個人下半身的浴巾依然綁得嚴嚴實實,即便吳彥祖使出了撩陰手也扯不下來,這無疑也成為了在當前環境下,犯罪題材電影宿命的縮寫,那不是浴巾,而是鐐銬。

兩位男主演都有中國男演員少見的好身材

天網恢恢是必然選項,最后角色們的走向便只有一條路可走。所以再強大的悍匪,也只能迎接他的滅亡時刻,無非何時何法而已。最後是道高一丈,還是魔自己矮掉一尺,就要看導演和編劇的水準了。但歸根到底,只會是少了不確定性的無趣。

所以在品質上,《除暴》必然不如放棄了內地電影市場的《樹大招風》。張隼空有氣勢,卻流入了俗套,並沒有更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表現。整部電影自然也就落入了這種還算精彩,也漏洞不少的狀況。可看,但不算好,看在製作精良的份上,及格而已。

3

但《除暴》依然是部在當下意義特殊的電影。

自《無間道》後,香港的犯罪電影基本都向著精英化、高智商的水準走,西裝筆挺,斯文敗類,動不動就跟你掰扯警例和基本法;要麼就是凹造型、擺走位,玩弄高科技,再無半點90年代的意氣風發和野蠻匪氣。沒有了省港旗兵,沒有了古惑仔,沒有了賭王,香港電影的這口氣也是越來越弱,鬼片與武俠片之後,警匪片的風光也大不如前。

《除暴》里,還蘊含著老港片的一口氣,這也是導演劉浩良的一口氣,總還有些人在傳承港片的精神。味道一定要給足給到,故事無論發生在哪裡,杜撰或真實,無論誰來演,它看上去,滿眼都是熟悉的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的味道。

但老港片精神並不妨礙賦予電影新的宣傳命題,《除暴》是部合格的平安城市、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宣傳片,再厲害的神探,也抵不過滿大街的監控攝像頭與大數據,新的預判風險的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存在,《少數派報告》的世界不再是科幻,而是近在眼前。

港片還留有一口氣

《除暴》是這口氣的內地版代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15h-HUBdHeNs4ox2m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