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最大的書法大家:歐陽中石

2019-07-19     嘟嘟小王說收藏

爭議最大的書法大家:歐陽中石

(導讀:歐陽中石對自己的「家底」是略知一二的,對於慷慨送給他的「蘭亭終身成就獎」,老先生誠惶誠恐,一再表示自己「不夠格」。歐陽中石不僅是博士導師,且是博士後導師!)


爭議最大的書法大家:歐陽中石

古人說,「書如其人」;每每見到歐陽中石老先生寫遍中華大地的「書法」,我的「毛病」隨即發作,老先生的「字」,一如趙本山的小品段子,你不笑,它自會胳肢你;你若勉強一笑,它會朝死里胳肢。這是當代「藝術大師」的共同秘芨絕活。

歐陽中石老人的書法作品問題出在那裡呢?

其一,先生的書法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寫,徐慎謂之「置也」,意思是說,把心源經營了大半生的意境「搬」到紙上,成為精神家園的信念。歐陽中石大師的書法意識只知手工搬運前人技法,(搬也搬不好)不明經營生命境界之理,自然便無「家」可搬。弄來弄去只是靠拾點古人牙慧折騰,沒有人格的家底釋放精神場境。



其二,先生不知中國毛筆「性格」,僅僅知道毛筆是藝術表現的「工具」是不行的。一如中醫不了解「藥性」與「人性」的辯證關係;倘陰陽不分,虛實不辯,那是要死人的!中國書畫用筆著力在一個「轉」字,轉什麼,自然是把心靈的內景層「轉」到紙上,創造生命景觀;而這一目的的實現全在筆墨功力支援意識。歐陽老人的書法,不能引「筆墨」為「知己」,僅僅以「工具」驅使之,結果導致書法作品氣韻皆失生命全無。我嘗多次告誡跟我學書畫的學生,要視「筆墨」為自己的「骨肉」;它,與我們的手指一樣「十指連心」;沒有這一精神追求,永遠是中國書畫的門外漢!

其三,歐陽中石老夫子不知中國書法「求脫」二字的深層含義,僅僅在形式層靣上去「求」,最終導致了書法的工匠主義的「實惠」價值,而喪失了個人主義的精神象徵。我承認先生的書法作品是眼下「大眾文化」的代表,是當代「做大,做強」的媚世主義者的代言人;但也恰恰是一點,掩埋了作為藝術家的悲憫情懷和干予人性的文化人的擔當。古人所謂的「求」,指的是從立言到立功,從立功到立德的生命進境;然後再從立德到立功,從立功到立言的形式與精神的雙向「脫穎而出」。脫,脫口而出者也,此匪昜之境也。


最後,應該指出的是中國書法必須以毛筆的「鋒」來曲盡心聲,無論中鋒、側鋒,臥鋒、逆鋒都必須以「鋒」為依託;得鋒則得意,見鋒則見心,逆鋒蔵志,順鋒展懷,回鋒曲意,頓鋒斂氣,提鋒則逸,按鋒則拙,裹鋒見深致,露鋒出氣韻。歐陽中石先生下筆不辯虛實,落墨不知陰陽,以抹代寫,以直代曲,以形代意,以名代實,如之奈何?

應該說歐陽中石氏對自己的「家底」是略知一二的,他多次談到自己於書寫還勉強,至於「藝術」一道實在不敢當;對於慷慨送給他的「蘭亭終身成就獎」,老先生誠惶誠恐,一再表示自己「不夠格」。更何況先生不僅僅是博師生導師,且是一捶定音的博士後導師!

作者:曹大維

文學碩士學歷,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歐陽中石書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hhRGwB8g2yegNDIr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