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過相同的經歷,孩子在公園玩耍的時候,遇到其他的小朋友來搶玩具或是搶遊戲設施的,這個時候你們都是怎樣處理的呢?同事就分享了她自己的經歷,雖然自家的孩子受到欺負,但她也沒有大發脾氣,而是好聲好氣地跟孩子說"不經過允許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但孩子不聽勸,而是直接把玩具仍在地上就跑了,還衝著他們做鬼臉,留下她家的孩子在原地哭泣。
事實上,對於孩子之間的衝突,如果不存在明顯的欺負或危險問題,家長都是比較少介入的。上面的例子是同事的孩子主動尋求家長的幫助,家長氣不過才幫忙的。心理學家指出,孩子之間出現衝突是常見的事情,孩子被欺負也是在所難免的。那麼家長在處理孩子矛盾方面的做法對於孩子的影響或作用是很明顯,一味地袒護孩子、或是讓孩子打回去等,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影響。
在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家長可能都會說"沒事,就勇敢地打回去,不要被別人欺負",但是這樣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做法呢?家長是不是還有其他的選擇呢?或許賈靜雯的做法能夠我們家長一些借鑑。
家長的態度和做法會影響孩子
對於處理孩子矛盾的做法,家長不要不在意,在我們看來沒什麼,但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際交往都可能造成重要影響,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家長常見的做法可能造成的影響。
1、以暴制暴——難以處理人際關係
對於孩子被小朋友欺負,有些家長都會教導孩子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就是所謂"以暴制暴",鼓勵孩子打回去。先前網上就有一個例子,因為女兒總是被一個男孩子欺負,家長心疼孩子卻不能幫孩子出手,打回去也可能會吃虧,家長就教導孩子"下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就把男孩子的書包扔出去"。果真,女孩下次被欺負的時候就把男孩的書包扔了,因為很丟臉,男孩子下次就不敢輕易地欺負女孩子。
這樣子看起來雖然問題是解決了,但是對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影響都是不好的,男孩子弄得很沒面子,女孩子在別人眼裡也留下了"粗魯""兇悍"的印象,對於他們以後的心理健康和人際交往都不利。
2、忍讓接受——孩子變得懦弱膽怯
部分家長對於孩子之間出現矛盾的處理方法則是忍讓接受,強調"以和為貴""不與他人計較",這樣雖然不會激化孩子之間的矛盾,但仍舊也是存在問題的。有個寶媽說到,以前自己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班裡來了一位新同學,那個孩子家境不太好而且身體有缺陷,所以大家都是比較照顧她。寶媽說:"有一次孩子就哭喪著臉和我說,新同學總是私底下欺負她,我當時想著那個孩子情況特殊,就讓孩子多讓著他點,不要和別人計較,和同學好好相處才是。"
寶媽又說:"本來以為這樣對孩子雙方都好,沒想到孩子後來就不願意和我說和同學的事情,而且孩子變得比較懦弱,被別人欺負也不懂得尋求幫助,變得比較懦弱怕事,想像自己當時貌似是做錯了。"
想著讓孩子和其他孩子和睦相處、不想激化矛盾反而讓孩子變得不敢去爭取和保護自己,讓孩子變得隱忍,對於孩子的性格培養造成負面作用,讓孩子不懂得反抗,最後受傷的還是孩子自己。
賈靜雯的處理方式好在哪裡
既然以暴制暴或是冷處理都無法較好地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問題,那麼作為家長怎麼處理才是最好的呢?我們可以學學賈靜雯的處理方法。
在節目中,有一次賈靜雯的女兒咘咘和小朋友米婭發生爭執,但是她沒有直接去介入孩子之間,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孩子最後都是不愉快地分開。賈靜雯其實知道孩子心裡可能也是挺委屈的,但也不想沒了米婭這個朋友,她沒有直接出面去解決孩子之間的問題,而是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玩耍,咘咘沒拒絕,很開心地就去邀請米婭。
米婭也是很開心地接受咘咘的邀請,兩個孩子又是開心地一起玩耍了。這時賈靜雯就有說到,這是孩子們的事情,孩子也需要面對不同的狀況來讓自己得到成長,家長要創造機會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讓孩子練習著解決問題,孩子才能得到成長。
賈靜雯的處理方法好在哪裡呢?相比較與前面的處理方式,她創造空間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去指導孩子如何處理,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引導孩子去思考和感受,讓孩子能夠明白如何處理爭執,這對於孩子才是真正的成長。
孩子的路很長,都是需要自己去面對各種狀況,需要自己去解決問題,我們都無法陪孩子從頭走到尾,所以要捨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即使孩子可能會受傷,但這樣才是成長。
讓孩子學會正確處理自己的問題
對於孩子之間出現的矛盾,家長應當引導孩子正確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不能總是想著直接幫孩子處理,好好地處理才能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也能讓孩子得到成長。
1、關心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緒。
孩子對家長訴說自己遇到的問題,例如被打、玩具被搶,表明孩子內心感到不安和委屈,這個時候家長應當關注到的是孩子委屈的心情,要關心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這一邊,讓孩子感受到支持和安全,而不是直接引導孩子不要計較或是直接以暴制暴等,這些都不能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到安撫,對於孩子的情感能力是不利的。
其實在孩子哭訴的時候,家長簡單的安慰和擁抱都可以讓孩子安心,然後引導孩子去分析和思考問題,讓孩子學習著表達自己,換位思考,解決問題,做好人際關係處理等,這些衝突都是鍛鍊孩子、讓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2、引導孩子去面對,讓孩子練習如何處理。
在孩子出現衝突的時候,家長可以學習賈靜雯,置身事外,讓孩子自己去面對,讓孩子能夠真切地感受問題和矛盾,這種真實的體驗才是最好的教學。在孩子尋求幫助的時候,家長可以分享我們的經驗和方法,讓孩子去借鑑和思考,讓孩子能夠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是更好的成長。
3、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不得不說,孩子有的時候會遇到故意刁難,這個時候家長也要讓孩子明白"一味的退讓"是不可行的,孩子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反抗。例如小朋友誣陷孩子作弊,孩子要學會據理力爭,保護好自己,而不是默默地忍受他人的欺負。
因為孩子的周圍也是存在暴力,那個時候友好地解決似乎是不可行的,那麼孩子就要"強勢"一點,站住立場、卯足氣場,保護好自己,這個時候學會反擊、掌握反擊也是必要的。
家長都想要為孩子打造溫暖的天地,但是很多風雨都要孩子自己去經歷、去體驗,那樣的人生才會完整的,孩子才能得到成長,所以捨得放手讓孩子去面對、讓孩子掌握保護自己的能力才是我們對孩子真實的愛。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z_PZW8BMH2_cNUgAjt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