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10個多月的縝密偵查、連續作戰,近日,西咸新區公安局灃西新城分局打掉由劉某利、王某為首的制售假酒特大犯罪團伙。
該團伙體系龐雜,各環節成員各司其職。有人負責從酒店收購高端白酒的空酒瓶、酒蓋、酒盒、酒箱等包材。有人將市場上買來的品類口感相近的低端白酒灌進收來的酒瓶,密封包裝。有人負責外圍銷售開拓市場,以次充好的假「西鳳」「茅台」「五糧液」等走上全國各地餐桌。
辦案民警介紹,該案是陝西省近年來破獲的最大一起產銷一體全產業鏈假酒案。案件告破後,灃西新城公安分局收到公安部賀電。
搗毀制假窩點8處 依法刑事拘留15人
10月23日,西咸新區公安局灃西新城分局辦案民警向記者介紹,2018年12月26日,新區公安局向該局轉來陝西省公安廳環食藥總隊通報的案件線索:有人在新區範圍內「生產銷售假酒」。
接線索後,灃西新城公安分局迅速部署,研判核查線索,於2019年1月4日成立「12.26專案組」。經半年多的調查,掌握主要嫌疑人基本情況和主要犯罪事實後,2019年7月16日,該局抽調200餘名警力,分別在西安、高陵、三原、涇陽等地成功將已掌握的31名涉案人員全部抓獲。此後,專案組對嫌疑人供述材料及交易記錄等大量信息細緻分析,追蹤行跡,又分別於7月22日、8月5日、8月16日、10月3日、10月12日,將在逃的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嫌疑人孟某偉、劉某選、韋某讓、趙某燕、付某強等人抓獲歸案。
在此期間,灃西新城公安分局及時向西咸新區公安局彙報並與陝西省公安廳、陝西省檢察院溝通,獲取12.26案件檢察院制定管轄權,後與咸陽市秦都區檢察院對接提請批准逮捕,對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的劉某利、王某、張某峰,涉嫌制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罪的朱某,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的韋某讓等人,分別執行逮捕。
至此,灃西新城公安分局共搗毀藏匿於西安、咸陽、西咸新區等地農家小院或城鄉結合部的製作假酒地下窩點8處,查扣生產假酒包材30000餘件,繳獲大量生產假酒工具和假酒成品。依法刑事拘留嫌疑人15人,其中已依法逮捕5人、取保候審8人。
根據已掌握的案件經濟往來,以上團伙涉案總額一千餘萬元。
警方披露案件細節一:串通酒店服務員,回收高檔白酒酒瓶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灃西警方決定7月16日進行第一波收網之前,最先進入警方視線的是以劉某利為代表的幾名「收破爛」男子。這些人打著收破爛幌子,經常進出於西安、咸陽等地的中小酒店,收購高檔白酒的酒瓶酒盒。他們利用個人關係或經朋友介紹,與各酒店經理、服務員「合作」,向服務員口頭傳授如何開酒拆盒等技巧,以確保回收的酒瓶酒盒儘量完好。收購價格根據酒的價格從十幾元到上百元不等。像西風6年,連瓶帶蓋帶盒單瓶是15元;帶瓶子、蓋子、盒子全套的茅台單瓶包材是200元;如服務員能收集到完好的整箱空瓶、蓋、盒子、箱子及3個手提袋的話,收購價還會高一些。
細節二:假酒通過QQ群微信群銷售,流入全國市場
辦案民警說,該案團伙成員多為外省籍,且嫌疑人之間沾親帶故,有明顯的家族式犯罪特點,形成一條龍式的收購、生產、銷售假酒地下產業鏈。製作好的成品在銷售環節,採用供銷分離模式,主要以QQ群、微信群等線上銷售為主,買賣雙方很少見面,甚至不見面,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各地,最終流入到了各種小酒店、飯店和煙酒店等。由於製作的假酒包材全部為回收的真酒包材,致使消費者無法從包裝、防偽標識等方面辨別酒的真假,嚴重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目前,該案仍在深挖中。
來源: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於忠虎 呂聰 圖/灃西警方提供
編輯:芥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