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神秘飛地:一飛就是上百年

2019-07-12     網絡醉江南

有這樣幾塊有趣的土地,它們或「身」在重慶,區划上卻屬川鄂,或「身」在外地,區划上卻屬重慶。當地居民雖系外地戶口,卻一輩子沒回過家鄉,甚至打電話回去,都算是長途……這就是地理學上著名的「飛地」。

「飛地」術語產生於中世紀,首次出現在1526年簽定的「馬德里條約」文件中。官方解釋是:本隸屬某一行政區管轄,卻又居住在管轄範圍之外的土地。而民間通俗易懂的說法則是:若想要去飛地,需要「飛」過其他行政區的屬地,才能到達。


一出村就被四川包圍的重慶飛地

合川區古樓鎮所轄的天子村5組、6組,是重慶最為著名的飛地。

這3000多畝土地隸屬重慶,卻「飛」到了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清平鎮,周邊都是四川轄區,系徹徹底底的川中渝地。據了解,此地成於清初,當時合川錢塘一富商到武勝清平購地,成交後卻在合川上了稅契,這塊土地,遂成為合川「飛」到武勝縣的飛地。


天子村村主任陳和平的桌上,擺著兩部電話。一部貼著「重慶」字樣,一部貼著「四川」字樣,這是為節約話費而採取的措施。天子村屬於重慶,但村子卻在外地,若他們用四川的電話往村裡打,雖然隔壁的人都聽得到,但仍算長途電話,只好分而打之。而且,天子村的郵政編碼也是合川的,與比鄰的鎮村截然不同。

不過,天子村雖在名分上屬於重慶,但這裡的居民與重慶聯繫並不多,除辦理行政手續外,很少到重慶來。當地老人說,他們「飛」到武勝上百年了,許多村民甚至一生都沒去過重慶,拜碼頭都找不到方向。

長期的「他鄉」生活,使天子村的居民已完全融入當地。在生活習俗上,比如鬥地主、打麻將,就完全採用武勝縣的遊戲規則,與合川古樓鎮有很大差別。他們喝酒不用酒杯,將酒直接倒入大碗,用陶瓷勺子盛酒敬別人,數量必須是雙數——這些習俗都來自武勝。你即便醉了,都不知道是重慶人乾的。


婚俗上,天子村居民也已「武勝化」。姑娘出嫁,女孩不但要哭嫁,出門前,還要扯下額頭上一撮頭髮留在娘家。婚禮第二天須回娘家,稱「回門」,還要提上一隻公雞。婚禮期間,賓客要在主人家中吃三頓,這與合川的婚俗完全不同。在口音上更是徹底被「赤化」,與武勝、廣安一帶口音相同,到重慶一開口,打死都不相信他是重慶人。

神奇的「飛地中的飛地」

川渝兩地因地緣緊連,不斷有「飛」來「飛」去的土地。

「飛」來重慶的土地有兩處,一是來自四川廣安武勝縣清平鎮棕灣村1組,飛到重慶市合川區古樓鎮;二是同樣來自武勝清平鎮,約為1950畝的土地,飛進了重慶合川區燕窩鎮境內。

棕灣村1組被合川區古樓鎮山鳳村包圍著。1組的村民到古樓街走6公里,到清平街卻要走10多公里,除了辦身份證、上戶口等回趟清平,村民們日常活動都在古樓,孩子讀書也在古樓。棕灣村的電、電話、電視信號都是合川的,村民甚至看不到廣安和武勝電視台的新聞。有村民笑稱:「我們都被家鄉遺忘了,早成了重慶人。」


重慶境內的飛地不僅有四川的,也有湖北的。湖北省鐘鼓村是第三塊重慶的飛地,總面積1170畝,位於重慶市奉節縣雲霧土家族自治鄉,隸屬於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這裡是史前古人類洞穴遺址興隆洞遺址所在地。

還有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即「飛地中的飛地」。四川省清平鎮觀橋村1戶人家的土地,飛到重慶市合川區天子村5組境內。天子村5組本來就是重慶飛進四川的飛地,而今在這塊飛地上,又飛進兩畝四川的土地,便成為了「飛地中的飛地」。

據「飛地中的飛地」的主人易中富回憶,這塊地是他60年前的財產。易中富原是合川人,現為清平鎮觀橋村1組村民,86歲。解放前,他家在天子村有耕地。1947年左右,他入贅到武勝清平鎮觀橋村,這兩畝耕地就隨他到了武勝。時至今日,這兩畝地仍由他耕種,遂成為重慶飛地中的四川飛地。(騰訊大渝網,版權屬原作者,侵權立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uPcCWwBmyVoG_1ZuS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