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以上市占率,開戶超8.7萬個,人民幣做到了石油美元沒有做到的事

2019-12-11   BWC中文網

石油美元的誕生可以說是美元與黃金分手之後,尋找的新載體,其目的是為進一步支撐美元在全球的貨幣儲備地位,至此,黃金美元變成了石油美元。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債是美元的核心,並以投資品的形式成為各貨幣當局的主要基礎儲備資產,比如,中國、瑞士、日本和印度等國央行,而石油美元就充當著美債的根基,更是美元的載體。

近半個世紀以來,全世界的原油進出口國都在按照「要買石油就需要美元」這一原則進行,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據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數據顯示,目前為止,人民幣原油期貨已經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原油期貨交易市場,截止9月末,原油期貨累計開戶超過8.7萬個,按單邊統計,日交易均成交量超過14.9萬手,日均成交金額超過691.6億元。

目前,中國的所有交易商和大型石油開採公司已先後從紐約和倫敦交易所轉向上海,登記中外客戶已有400多個,這其中就包括40多個國際中介機構(帳戶)註冊了期貨交易。

據路透近日稱,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預料將推動2019年全球原油期貨交易量創下歷史新高,並進一步削弱國際上兩大最為活躍原油合約(布蘭特及WTI合約)的市占率,同時,也使得兩大最為活躍原油合約出現自2013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對此,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諮詢公司JTD Energy表示:如果在開始交易的二年內,一項新交易品種相對兩個舊品種實現6%的市場份額,那是相當不錯了的成績,該外媒進一步稱,事實上,人民幣原油期貨推出的頭一年,其表現就好於以美元計價的布蘭特原油,後者在1988年推出那年從占主導地位的WTI手中才奪得3.1%的份額,人民幣成功做到了迄今為止別人沒有做成功的事情。

這就意味著,排名前二的兩大原油期貨市場似乎也要緊跟這個全新的人民幣原油貨幣體系對市場的影響力了,並已經開始帶動歐美等市場夜盤的活躍度。

據上期所此前發布的消息顯示,目前,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夜盤時段已經正式對外發布原油期貨價格指數,這將標誌著石油人民幣在推進創新產品、改善投資者結構、對沖美元波動所帶來的進口原油溢價風險及加速原油期貨國際化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則消息也同時表明,人民幣原油期貨或正在醞釀新一波交易浪潮,上周,BWC中文網記者也通過電郵調查了一些美國原油期貨交易投資者的結果顯示,他們稱,人民幣原油期貨交易20個月以來,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全球原油市場,特別是亞洲的價格波動和交易量就被帶動了起來,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美國的交易員也要開始頻繁的關注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夜盤了。

要知道,在2018年人民幣原油期貨合約沒有上市之前,以往亞洲時段的國際交易量是很清淡的,且價格波動極小。

而更長遠的意義還在於,隨著市占率進一步上升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入,更意味著這不僅有助於從主要的國際基準手中奪取部分石油定價權來對沖油價上漲的風險,而一個新的石油貨幣體系是否有國外投資者的積極參與,則體現了定價能力。

還可以為產油國(或原油投資者)進行石油交易時再提供一個石油貨幣的選擇,比如,這也將為伊朗等國的石油業在與石油美元了斷後為市場提供一個新的方向。

這在中國煉油巨頭中石化已簽署了首筆以人民幣原油期貨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並且計劃簽署更多此類合約的背景下,如果確定有更多原油交易時使用人民幣,那麼這將起到風向標的作用。

不僅於此,有消息稱,接下去,中國買家料將採取措施以人民幣大規模支付進口原油,報道稱,相關部門已非正式要求一些金融機構做準備,以人民幣為中國進口原油定價。

一些與BWC中文網有聯繫的原油參與人士稱,純粹從市場角度來看,用人民幣來結算首先不需要儲備大量美元,其次,通過繞開美元的交易更不需要支付匯率差異來購買,不過,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對誕生不到兩年的人民幣原油期貨這顆石油貨幣新星來說,仍然任重道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