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住在廢樓里,碼頭上

2019-10-09   正午故事



他們住在廢樓里,碼頭上

圖、文 | 朱寶蕾



廢棄樓里的無業游民

我時常去廢棄的拆遷樓探險。這裡斷水斷電,雜亂不堪,甚至有樓塌的危險。很難想像這樣的斷壁殘垣里住著不少無業游民,他們的飲食起居都在廢樓里,過著與世俗截然不同的生活。

我在廢樓里遇到了來自內蒙的大哥,四十來歲,雖然他自稱流浪漢,但他的穿著體面又乾淨, 一點不像流浪漢。幾年前他被親戚騙進了傳銷組織,洗腦沒成功就被放了出來,然後輾轉來到了南寧。我問他為什麼不回家,他說都出來了還回去幹啥。

內蒙大哥的「家」,需要從這個洞口爬進來。內蒙大哥說雖然這裡斷水斷電,但是可以遮風擋雨,比睡大街好多了。

內蒙大哥的屋裡堆著一些廢舊品,這是他從外面撿來的。他從不上街乞討,賣廢品的收入是他的經濟來源之一。

內蒙大哥的隔壁住著一個30來歲的年輕人,他說他已經四年沒回過家了。我問他是做什麼工作的,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現在的老闆都沒什麼良心,好多拖欠工資的,工資都要不回來。

廢樓里的一個房間。無業游民們因地制宜,門板作床板,蓆子、被子都是現成的。房間裡有鍋碗瓢盆,可以做簡易的飯菜。

從外面接電線是每一個無業游民的必備技能,用水則去附近的公廁或水管接水,洗澡就去附近的河裡游泳。無業游民的耐受力和生活智慧讓維持生存的成本降到了最低。

廢樓牆壁上的塗鴉:可憐青絲白了頭,空了誰家少年夢。

在廢樓里常看到一堆堆銅線,這些銅線是他們從廢棄樓房牆壁里拆出來的,可以賣錢。

他們不知道廢樓什麼時候會被剷平,只是會一直住到挖掘機來的那一天,然後去尋找下一處廢樓。

爛尾樓里的老人


這是海灘邊的一棟爛尾樓,裸露的水泥牆死氣沉沉,與沙灘上的綠植形成對比。

我走近爛尾樓,看到一根柱子上寫著:不准上樓,危險。那我更要進去了。

爛尾樓的面積寬敞,角落擺放著一些家具。

這時角落裡一個老伯朝我走過來,他提醒我這裡很危險,叫我趕緊離開。和老伯寒暄了幾句後,他對我放下了戒備,跟我聊了好多事。

這棟樓建於十幾年前,由於開發商資金斷裂、項目涉及經濟糾紛,開發商已拿不出錢來,銀行也不願繼續貸款,於是爛尾。十年前,老伯在海邊發現了這棟爛尾樓,於是住了進來,還置辦了燒烤工具,開起了燒烤場。由於位置優越,這裡每天晚上的生意很好。

直到一年前,一個年輕人喝醉後不小心從爛尾樓的樓頂墜下而死。雖然年輕人的死亡跟老伯的燒烤場無關,但當一個場所出現傷亡事故,這裡就會因存在安全隱患而被迫關閉。

角落堆放著的燒烤工具已蒙上灰塵。

燒烤場關閉後,這裡成了老伯一個人的小天地。老伯用木板搭建了簡易的小房間,還從舊貨市場置辦了一些家什。爛尾樓四面無牆,冬暖夏涼。有電,有煤氣爐,喝桶裝水,不用交租。天氣好時他就去海邊釣魚,下雨時就回到樓里躺著。

老伯的廚具。

爛尾樓距離海邊一百來米,關於這片海灘的事情老伯都很清楚。他指著海灘的方向說,每天早上五六點鐘都有一幫傳銷團伙來海灘上喊口號,做運動。老伯還告訴我,張藝謀曾經想花錢買下這片海灘來建遊樂場,但是被當地政府拒絕了。因為政府要控制海灘的客流量。

夏天的深夜,偶爾會有陌生人向他打聽某個人,他知道又有人在海里游泳時失蹤了。附近的海域暗礁多,不熟悉水性的人很容易被大海捲走,每年夏天都有屍體被海浪衝上岸。也許老伯經歷了太多世事無常,說起這些事時他的語氣很平靜。

每一個孤單的老人總是有很多話想跟人傾訴。那個下午,老伯滔滔不絕地跟我講了很多事。臨近傍晚,他從椅子上坐起來說,該做飯了。

斜月三星洞的主人

某天在河邊避雨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荒廢了的卸貨碼頭。

入口處的牆壁寫著:內有毒蛇,想死請進。

裡面堆放著各種什物雜貨,明顯是一間生活居室,一點毒蛇的影子也沒有。

這裡原是一個卸貨碼頭,荒廢之後常有人來這裡游泳或釣魚。這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人人都可以從中穿行,同時也是一個年輕人的私人住所,他所有的生活起居用品都在這裡。

住在這裡的年輕人30來歲,正在磚頭搭砌的桌子上看書、寫東西,絲毫不理會路過的人。我問他發大水時河水會不會漫上來,他說會。問他這裡有沒有電,他說沒有電,但是晚上水面會反射光。我跟他說話時他全程看書沒有抬頭。

年輕人桌上的書《詩品·詞品》,目錄里有他的筆記。

牆壁上有他用粉筆畫的山水畫。

柱子上寫著「墓」。

他的居住空間雖然簡陋,但生活用品似乎樣樣俱全。

年輕人的床鋪,乾淨整潔還防蚊。雖然簡陋,但也講究生活品質。

附近有老人在釣魚。老人告訴我,這個年輕人在這裡住了好幾年了,他很少跟人說話。社區主管曾經來勸說他不要住這裡,沒有用。過年時他的父親也曾來勸他回家,同樣無果。老人同情這個露宿的年輕人,曾經送過他幾條魚,但他從來不接受別人的施捨。

沒有人知道年輕人的身份,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在這裡住。他的語氣平和,神態自若,不參與別人的世界,也不讓別人靠近自己。

入口處的「門」上寫著「斜月三星洞」。斜月三星洞是《西遊記》中菩提祖師隱居的洞府(「斜月三星洞」指的是「心」,因為「斜月三星」這個圖案和漢字「心」形似,故用「斜月三星」 暗喻「心」)。所有修仙修道的人,都是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修行,這是斜月三星的含義。

在城市裡尚有很多另類的起居空間,這些空間環境可能狹窄陰暗,他們卻也能自得其樂。現在很多年輕人住在舒適的城市樓房,但他們可能是負債纍纍的「房奴」。我們太重視房子,卻也容易因此失去了想像力,很少意識到到底家屋是個什麼樣的空間?有沒有別的可能?

松本哉的《窮人的逆襲!——不花一分錢過日子指南》一書講述了一群日本青年聚集起來,創造一種不被社會工作所束縛的生活。在日本學者柄谷行人看來,這是一種「與階級間差距作鬥爭的歡樂聯盟」。在中國,也有這樣的一群人,悄無聲息地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進行各種生存空間實驗。

住在另類空間裡的人們,完全清楚這座堅如磐石的城市哪裡還留有縫隙。「逃避可恥但有用」也許會成為越來越多的不穩定者的人生信條。身處光鮮城市的另一面,他們的生存實驗還將繼續下去。


—— 完 ——


朱寶蕾,也叫雷寶珠。1991年生於廣西南寧。喜歡散步,不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