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華
自1962年以來,中印兩國儘管存在約10萬平方公里的爭議領土,但雙沒有開過一槍。這與印巴邊境長年的炮火連天形成鮮明對比。爭議領土始終成為兩國關係的一個「傷口」,影響這兩個鄰國的關係發展。
最新的例子是,從5月初以來,中印雙方士兵用石塊,木棍痛毆,用拳腳激烈搏鬥。中國媒體幾乎對邊境衝突未提一字,但印度媒體大肆炒作這一話題,在該國民眾中引發強烈的對中國敵意的民族主義情緒。
在中印邊境西部加勒萬河谷發生的軍事對峙在持續發酵。法廣網報道稱,印度陸軍已向邊境地區增派坦克和軍機等重型裝備。
另據印度《經濟時報》3日報道,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周二表示,「相當數量」的中國軍隊已經進入拉達克東部地區。
印軍為何在5月初,把公路修到中印邊境線?這不但是莫迪政府66條邊境戰略公路的一部分,而且與當前的世界格局有關。自疫情爆發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甩禍中國,而且「索賠論」一直沒有平息,印度是聲索國之一。
《印度時報》6月3日在一篇文章中,暴露了印度利用疫情對中國造成的不利影響,趁火打劫的野心。文章稱,在拉達克的中印對抗中,印度試圖利用這個共產主義巨人的「後新冠時代」的新弱點,削弱它在地區和全球舞台上展示肌肉的能力。
從網上流傳的視頻和圖片來看,中印雙方軍人均有受傷,但印度士兵顯然吃了虧。儘管雙方軍隊在邊境有飛機、坦克和大炮等現代化軍事裝備,雙方士兵卻沒有開一槍,最多是拳頭、石頭和木棒加交。因此有媒體稱雙方的肉博回到「石器時代」。
中國的傳統是,我不會開第一槍,但決不允許敵人開第二槍。印度為何不敢開槍呢?印度媒體《印刷報》評論稱,印度軍隊現在對驅逐中國軍隊幾乎無能為力,槍戰也不是一個選擇。中國除了不可否認的整體軍事和經濟優勢外,還享有地面優勢。中國不是巴基斯坦;你無法想像「外科手術式」打擊。唯一的選擇是談判和說服。
同時,印度的國內和國際環境非常糟糕。莫迪政府沒有控制國內的疫情,同時經濟嚴重下滑。與鄰國關係上,除了有巴基斯坦這個死敵外,莫迪政府還惹惱了印度幾乎所有的鄰國,包括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和尼泊爾。印媒稱,「無知和傲慢正使印度與其鄰國的關係付出代價。」
莫迪一直保持「沉默」,似乎他在任何此類危機中都做了自己該做的:委派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來解決爛攤子。這與同他三年前洞朗對峙時的表現一樣。不過,他也並沒有閒著。據《印度時報》4日報道,莫迪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舉行了首次「虛擬峰會」。
這顯然有給中國施壓的意味。據報道稱,該協議允許軍艦和飛機補充燃料並使用維修設施,被廣泛視為該地區「民主國家」對抗中國軍事和經濟實力的整體戰略的一部分。報道還稱,儘管中國是澳大利亞出口產品的最大買家,但最近兩國之間出現了貿易摩擦。澳大利亞還推動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和傳播進行獨立的國際審查,此舉也激怒了中國。
目前,兩國都拒絕了美國的所謂「調解」,堅稱雙方正在通過外交和軍事途徑進行溝通。有印媒稱,「美國的援助提議在北京敲響了警鐘,在一場合理可預測的爭端中引入了新的敵意元素。」但美國人的介入,只會使問題複雜化,莫迪政府心知肚明。
好消息是,雙方決定於6日舉行軍方高層會談,並正在為和談創造條件。據《印度國防》網站4日報道,消息人士稱,在加爾萬河谷,中國人民解放軍向後退了兩公里,印度軍隊向後退了一公里。
印度《印刷報》感嘆道,今年將是拉達克漫長的夏季對峙。最終的解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lG7gnIBd4Bm1__Ytv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