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這21個特色小鎮獲「億元獎補」,你的家鄉在列嗎?

2019-11-01     雲南旅遊信息網

特色小鎮建設是經濟新常態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種新探索和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的一種新實踐,在雲南省布局建設一批特色小鎮,對提升民族文化內涵、打造旅遊產業、聚集消費產業、提升城鎮化質量、促進民族地區區域協調發展將發揮積極引領作用和注入生生不息活力。

日前,經省委、省政府同意,雲南省特色小鎮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對保山市和順古鎮、大理雙廊小鎮等21個特色小鎮給予獎補資金支持,其中獲得2018年獎補的12個特色小鎮,每個小鎮今年再獎補1億元,新增獎補的9個特色小鎮,每個小鎮獎補1.5億元。一起來看看這些獲「億元獎補」的小鎮,你的家鄉有沒有上榜?

【昆明市】

鳳龍灣小鎮

By 尋甸縣供圖

項目以阿拉丁童話小鎮為核心,集大旅遊、大健康兩大主題,通過22公里浪漫觀光火車游線、16公里水上遊艇觀光線、12公里臨水森林木棧道、18公里馬道及20公里自行車道串聯六大片區,最終彙集64個子項目,打造一個「養生、養心、養眼」的5A級景區及國際健康生活目的地。目前已建成項目20餘項,待全部建成後,一個集特色小鎮、文化產業、田園綜合體、健康醫養、生態宜居的示範區將在這裡呈現。

【曲靖市】

魯布革布依風情小鎮

By 羅平電視台

魯布革布依風情小鎮位於羅平縣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是雲南省唯一的布依族聚居地。小鎮規劃核心區面積3.4平方公里,以布依風情文化旅遊產業為主導,全面展現布依民俗風情、布依文化傳承,導入康養產業,打造布依族文旅產業發展大平台、布依族文旅產業示範區。小鎮創建以來,完成了芭蕉箐蜜蜂文化產業園、臘者布依民俗村、多依河影視攝影基地、多依河景區環境整治及配套設施、雷公灘至影視攝影基地道路等項目建設。

【保山市】

和順古鎮

By 雲遊網

和順鎮位於騰衝城西南4公里處,古名「陽溫墩」,由於小河繞村而過,故改名「河順」,後取 「士和民順」之意,雅化為今名。始建於明朝,據了解,這裡的傳統民居多達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完整地保留了中國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其建築風格,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在這裡你可以領略到徽派建築粉牆黛瓦的神韻,也可以尋覓到西方建築的元素。和順還是雲南著名的僑鄉。

【紅河州】

臨安古城

By 高原清風

臨安,現屬滇南建水縣,至今有著1200多年的歷史。建水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築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素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古建築博物館」之稱,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西莊紫陶小鎮

By 雲南旅遊

建水素有「滇南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千年臨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已成為建水兩張名片。西莊鎮位於建水縣西部,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雙龍橋,列入2006年世界紀念性建築保護基金會遺產保護名錄的團山民居群等等。

「東風韻」小鎮

By彌勒旅遊

東風韻景區始建於2014年,包括薰衣草莊園、葡萄酒莊園、藝術家莊園、玫瑰莊園、百合莊園、靜謐溪谷等,是一個集高端、休閒、養生、度假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現代農業旅遊綜合體,被稱為滇中的「普羅旺斯」。

太平湖森林小鎮

By 智趣彌勒

太平湖森林小鎮總體規劃面積300公頃,建成區面積100公頃,是一個集觀光、旅遊、度假、娛樂、會議、賽事、養生為一體的「生態化、產業化、智能化、國際化」高原森林健康度假勝地。

紅河水鄉

紅河水鄉旅遊綜合體項目主要包括文化創意、康體養生、水鄉度假、旅遊休閒、生態居住5個功能,規劃用地面積1738.65畝,是雲南省第一個PPP模式建設項目,致力於打造集山水遊憩、非遺體驗、度假酒店、文化展示、仿古商業建築等多功能一站式服務城市旅遊綜合體。

可邑小鎮

By 彌勒旅遊

可邑,彝族阿細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彌勒可邑旅遊小鎮轄區面積32平方千米,景區共有原著民193戶730人,彝族支系阿細族占99.6%,是世界十大名曲「阿細跳月」的發源地,也是阿細創業史詩《阿細先基》最盛行的地方。現如今,可邑小鎮成為了以「狂歡的阿細跳月、神秘的阿細祭火、奇特的阿細婚俗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主題的國家AAAA級民族文化生態旅遊景區。

哈尼小鎮

座落於世界文化遺產——千年哈尼梯田核心區的元陽哈尼梯田小鎮規劃總面積3.09平方公里,將依託世界文化遺產,把哈尼梯田小鎮打造成「世界遺產旅遊目的地」的主要接待服務基地,爭創「人-文-產-鎮」共融、保護與利用並舉的國家級特色小鎮。

滴水苗城

By 苗鄉屏邊

屏邊滴水苗城項目,新城片區規劃占地1.4平方公里,按照「山、水、林、苗、城」的設計理念,實施「一府八寨、一河五景」建設。圍繞著苗族文化中心,有融水寨、滴水寨、臨水寨、玉水寨、酈水寨、悅水寨、雲水寨、匯水寨;在牧羊河的周邊有牧羊河濕地公園、櫻花景觀大道、苗歷廣場、花山廣場、苗城寨門五個景觀。

【文山州】

普者黑水鄉

By 陸江濤

文山丘北普者黑水鄉小鎮按「一環兩廊三片區多節點」進行布局。其中,一環是普者黑鄉村文化遊覽環;兩廊是生態濕地濱水綠廊、影視文化休閒體驗廊;三片區是南部的貓貓沖村康養文化區、中部的仙人洞村民族文化村落、北部的普者黑鄉村文化創意區;多節點是小鎮範圍內分布多個文化展示及民俗體驗旅遊節點。

【普洱市】

那柯里茶馬古道小鎮

By 雲遊網

茶馬古道小鎮位於寧洱縣同心鎮,規劃範圍2.37平方公里,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是唱響中央電視台的《馬幫情歌》的誕生地,有保存較為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百年榮發老店,部分當年馬幫用的馬燈、馬飲水石槽等歷史遺蹟、遺物。

【西雙版納州】

勐巴拉雨林小鎮

勐巴拉雨林小鎮位於勐海縣城市總體規劃東部新城區,項目規模13000畝,涵納100平方公里雨林山景,總體定位為「旅遊休閒和康體養生小鎮」,建成溫泉度假村、養生度假酒店、帳篷酒店、影視基地、布朗族風情特色村等項目,東南亞風情建築群特色文化景觀初步呈現,涉及旅遊業、健康養生業、茶產業和服務業等,成功打造了一批「網紅酒店」「網紅民宿」,集聚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活態展示西雙版納民族文化。

【大理州】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遊核心區。

喜洲古鎮

喜洲東臨洱海,西枕蒼山,是重要的白族聚居城鎮,保存有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築群。從布局上看喜洲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這些民居雕樑畫棟、斗拱重疊的彩畫裝飾藝術絢麗多姿,充分體現了白族人民的建築才華和藝術創造力。

雙廊藝術小鎮

By 大理電視台

雙廊古鎮景區從2017年開始進行藝術小鎮建設,目前雙廊將現有的藝術業態分為四個片區,分別是北遊客服務中心片區、南詔風情島片區、海街到玉磯島片區和主街片區,其中北遊客服務中心片區有袁熙坤工作室和非遺展示中心,南詔風情島片區集中有張揚、沈見華、趙青、八旬等藝術作品的展示,海街到玉磯島片區主要形成了以楊麗萍、韓湘寧、顧林為主的作品展示,主街片區則集中了多個大理州非遺工藝大師活態文化展示工作室。

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地處雲南西部哀牢山麓、紅河源頭,始建於元代,到明朝才正式建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南詔國的發祥地。至今整座縣城依然較為完整的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時候的棋盤格局,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

新華銀器小鎮

By 新華網

新華銀器小鎮位於鶴慶縣,以銀銅器加工產業為基礎,以高原水鄉、候鳥天堂等特色資源為補充,打造的集「產業發展、休閒體驗、生態觀光」三位一體的特色小鎮。通過兩年的精心打造,小鎮實施了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42項,2018年新華銀器銷售收入實現21億元,年加工銀300噸,加工銅800噸。

【麗江市】

大研古城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岩鋪就,有四方街、木府、五鳳樓等景點。麗江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

【迪慶州】

巴拉格宗小鎮

By 迪慶日報傳媒

巴拉格宗位於滇川藏交界處,是「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紅山片區的重要景區之一,居住其中的巴拉村已經有1300年的歷史。小鎮依託雪山、峽谷、森林、牧場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藏族風情,深入挖掘文化內涵,修繕提升千年古村巴拉村,打造錯落有致的藏式建築群,拓展徒步旅遊線路,配套完善旅遊接待設施,將藏族文化展現給世界,努力打造成為大滇西旅遊環線上的世外桃源。

相信,有了政策、資金的支持,雲南這些特色小鎮將不斷的完善,其特色民族文化將讓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並喜歡,給遊客帶來更好的旅遊體驗!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著者所有,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將馬上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ji_J24BMH2_cNUgwpI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