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城市中心的變遷,背後是一部城市發展史

2019-07-18   廣東鄉村振興發布

大多數城市中心,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的演變。

例如,上海從黃浦外灘,到現在的浦東新區陸家嘴;再如,廣州的從越秀環市東到天河城,再到現在的珠江新城......

產業發展,城市繁榮,帶動商圈進一步升級,城市中心隨之遷移。千萬年來,亘古不變。

換句話說,城市中心遷移的背後,也就是商圈的遷移。我們身所處的江門,也莫不如此。

親身經歷無疑最為深刻,如果你在江門紮根多年,那麼江門城市中心的變遷,你一定經歷過。

2007年,地王廣場開業,拉開了江門市區商業區域重新定位和商業全面升級的序幕。



2014年,萬達廣場、匯悅城相續開業,萬達廣場200米地標拔地而起,成為江門地標建築。

這也讓江門商圈再度升級,城市中心進一步轉變。



2014年萬達開業現場

7年時間,從地王到萬達,江門的商圈不斷北上。商圈的遷移自然也帶動了人流的遷移,新中心隨之誕生。

而隨著新中心的開發飽和,江門也不得不啟動擴張之路。而下一個中心在哪?

江門中心,一路向北

江門選擇了繼續北上,5公里處的一大片平坦空地,成為了開拓新城中心的最佳選擇。江門未來CBD——濱江新區應運而生。



濱江新區效果圖

為何是濱江新區?來看政府規劃,或許你就有答案:

其一:江門政府發布的《關於加快濱江新區建設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到2022年,濱江新區的中心城區地位全面確立。

其二:濱江新區CBD首期16塊商業地塊設計條件已完成,已經開始陸續招拍掛。

其三:濱江新區從啟動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從早期的「開荒牛」保利,到如今房企數量已達12家之多。

其四:濱江新區各大配套動作頻頻,幾大重大城建正加快腳步。范羅岡小學二期、廣東實驗中學附屬江門學校、江門銀葵醫院等項目迎來新的進展。


濱江新區

CBD16幅地塊、政府大力支持,多家房企競合......江門給出的信號,十分明顯。而220米地標——保利中心,更是實錘了江門要打造新中心的決心。

其實,天際線每一次刷新,都是城市的一次蛻變。一般來說,這些高聳天際的地標大多位處商圈核心,無疑是最為繁華的地段。

在杜拜,這樣的地標是828米的哈利法塔;在魔都,是陸家嘴的上海中心(632米);在廣州,則是珠江新城的雙子塔(東塔530米,西塔449米)和小蠻腰(454米)。


廣州璀璨的地標

在江門,2007年是地王廣場(拉開了江門市區商業重新定位和全面升級的序幕),2014年是萬達廣場(200米),2021年,則是保利中心(220米)。

七年一輪迴,城市地標不斷刷新,江門新中心,一路向北,高歌猛進。

作為打造220米地標的保利發展,再為江門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