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不洗澡,飽不洗頭,給寶寶洗澡的8個細節需注重,讓娃配合不難

2021-02-27     福林媽咪

原標題:餓不洗澡,飽不洗頭,給寶寶洗澡的8個細節需注重,讓娃配合不難

文|福林媽咪

娃出生後,寶媽們就開始了進修,關於寶寶的各種事都要學習。

就拿洗澡這件事來講吧,看起來不是啥大事,但是就是有那麼一些娃,洗澡的時候嗷嗷哭,有的甚至抓的媽媽胳膊上都是血印子,極其不配合,這是什麼原因呢?

為什麼有的寶寶洗澡像個極會享受的「老手」,有的就像要被下熱鍋的螃蟹呢?

其實,寶寶不愛洗澡或者說是不愛洗頭,一碰頭就哭,很可能是媽媽們忽略了一些細節。

我舉個我小時候的例子。

我記得我姑姑說過我以前洗澡很乖,廠子裡有職工澡堂,經常被姑姑的女同事們帶去洗澡。

但是唯獨不願意跟我媽去洗,因為她總是給我搓澡。

在我記事之後,我都記得她給我搓澡搓得生疼,我嚷嚷著疼,她就往自己身上搓搓說「不疼啊」,還說自己沒使勁兒,但是對於我的皮膚來說,我就是很痛,她還說我裝的。

但其實是真疼。

所以呢,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洗澡洗頭的時候也會存在類似的問題,就是 我們覺得舒適的感覺,可能對嬌弱的孩子來講並不合適,很可能只因為一次的不經意,造成孩子有不好的體驗了,那麼出於自保,寶寶可能之後都在抗拒洗澡和洗頭。

比如說下面這8個做錯或沒注意到的細節:

水溫不合適

寶寶的皮膚比我們嬌嫩得多,所以寶寶對於溫度的變化更為敏感,我們覺得剛好熱乎乎又舒適的水溫,並不見得孩子覺得也舒服,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就是燙的疼的感覺。所以,用自己的手去測水溫並不能替孩子找到舒適的水溫。

正確的方式:

不要用自己的手去測,為了防止寶寶對洗澡留下陰影,建議家裡準備一個溫度計,適合孩子的水溫是37℃左右。

另外呢,在把寶寶放入盆中之前,先用寶寶的腳碰一下水,如果不合適,寶寶的身體會抗拒的,可能會蜷縮腳,也可能會用哭聲表達,如果寶寶沒有過激的反應,那就用手往寶寶身上一點點撩水,然後在慢慢放入水中,讓寶寶逐漸適應。

安全提示:給寶寶準備洗澡水的時候先放冷水,之後再逐漸加熱水哦。以防熱水打翻發生意外。

水或香皂泡沫偶然一次進到眼裡了

香皂泡沫進到眼裡的感受可不舒服啊,扎的眼疼,而且水也是,水是磨的眼疼,這種不舒服的感受,只要一次,娃就記得,下次就會抗拒。如果是洗頭的時候發生的,那麼之後再給娃洗頭,可能娃都會嗷嗷哭,渾身都在拒絕。

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哦。

洗澡的時候水流進耳朵里,或者流到臉上了

對於寶寶來講,尤其是還小的,視力發育不完善的寶寶,他們可能的觸感和聽覺還是相對敏感的。水流在臉上,他們會害怕堵住鼻子,水進到耳朵里,他們會聽不清,也會害怕,所以這樣的事情也要注意哦。

不小心被水嗆到了

這種感覺對於小寶寶來講,只要一次就能記住哦,那種窒息的感覺相當不好受,很有可能讓寶寶以後都害怕這件事,從而抗拒洗澡。

水流太急或流水量太大

我們大人承受壓強的程度覺得比寶寶強,過急過大的水壓打在寶寶身上,寶寶就會覺得很疼,所以給寶寶洗澡,一定要注意調節好水流,一定要溫柔一些。尤其是洗頭的時候,寶寶在2歲前囟門都沒有很好地閉合完全,過大的水壓還可能會傷害寶寶的大腦哦。

浴室太滑,在裡面摔過

有的寶寶生性膽小,強制要求他們哪裡摔倒哪裡爬起來恐怕比較難,所以浴室里最好鋪上防滑墊哦。

吃得太飽就洗澡

餓著肚子洗澡

最後這兩點是我要重點講一講的。

「餓不洗澡,飽不洗頭」,這個是需要寶媽們牢記的。

這麼說吧,寶寶剛吃飽就去洗頭,或是洗澡,很容易導致吐奶,這就會讓寶寶的情緒變得煩躁不安,洗澡不再是享受的事情,而變成了受罪的事情,從而抗拒洗澡。

餓著的時候,或者犯困、情緒不好的時候洗澡,寶寶也會很難受。

因此呢,「餓不洗澡,飽不洗頭」哦。

正確做法:

洗澡最好在喂奶後的1個小時再進行,洗澡時間維持在15-30分鐘即可,不宜過久哦。

如果你的寶寶始終抗拒洗澡,戲水玩具、洗澡護具就要準備齊啦!

對於抗拒洗澡來說,更多的寶寶是害怕洗頭,這要怎麼辦呢?

這裡可以給寶寶做個小遊戲哦。

小寶寶洗的時候要仰臥位,頭向後仰,手法輕柔,同時呢,要小心不要讓水流進耳朵里。

稍大一些的,可以坐著洗的寶寶,媽媽可以準備一塊鏡子,少弄些水,在寶寶的頭上用泡沫做各種造型,然後再讓寶寶照鏡子看看,寶寶會很喜歡的哦。

不過一定要用不刺激的洗髮露哦。

以上就是我為各位寶媽帶來的寶寶洗澡洗頭心得了,希望可以幫到育兒路上迷茫的你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dBo43cBDlXMa8eqAY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