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最精彩的一場大展,來了

2019-12-25     西安封面

在「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現場,一段陝西劉家窪出土鐘磬演奏現代樂曲的視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因遭盜掘而引起關注的劉家窪遺址,經陝西考古工作者的搶救性發掘,取得豐碩成果,最終入選「十大考古新發現」。

近日,「周風遺韻——陝西劉家窪考古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這是劉家窪考古成果首次大規模集中展示。

300餘件文物展品

別出心裁的展廳布置

帶領觀眾走進神秘的古芮國

感受周代莊重典雅的禮樂文化

參觀者在國博欣賞劉家窪遺址出土的鈕鍾


此次展覽為全方位展現劉家窪考古的重要發現和展覽主題,展覽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

列土分邦

本單元意在通過出土實物來展現周代的分封制度在考古上的表現形式。文物方面主要包括年代稍早的梁帶村芮國遺存。不同形式的鼎、簋、壺、鬲等青銅重器,成系列或以組合的形式分布於不同規模的墓葬內,或在墓室中居於不同的部位,無處不體現深厚的歷史傳統和嚴格的等級觀念,從而成為最具代表性的禮儀用器,清晰折射出與分封制、宗法制、禮儀制等相關的社會現象。

不同等級貴族所使用禮器的數量、組合的差異性,反映出當時社會對彰顯和維護等級制度的重視和強化。一些青銅重器的銘文中還留有與芮相關的記載,雖然寥寥數筆,但已經用不可磨滅的印跡實證了一段缺失的封國歷史。

【第二單元】

小國之光

這一單元是本次的展示重點,為劉家窪重要考古發現的主展區。這些從數以千計的發掘成果中精挑細選出來的遺存代表,粗略勾勒出這個神秘小國曾有的繁華景象。這部分所用的文物展品都是最新的發現,劉家窪考古歷年來的豐碩成果齊聚一堂,是它們首次在世人面前公開亮相。

為了清晰表現芮國為代表的封國實力,第二單元內容分為鐘磬諧鳴、鼎簋列陳、金玉交輝三組展示區。

鐘磬諧鳴

鐘磬諧鳴展示區以兩個國君陵寢為主要展示對象。

鼎簋列陳

鼎簋列陳展示區以劉家窪出土的鼎、簋、壺、盉等器物組合來表現周代芮國所執行的周王朝嚴格的禮儀制度。

金玉交輝

金玉交輝展示區選取了文物中最為光彩奪目的金玉器具和飾品。

【第三單元】

萬流歸宗

這一單元主要依據墓葬中所包含的文化現象來透視中國古代特殊時期的歷史發展進程。至春秋中後期,傳統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嚴重破壞,傳統的典章制度逐漸被瓦解或廢棄,出現了禮崩樂壞的跡象。劉家窪墓地內出了大量的車馬器具和兵器工具等,在大墓附近還有專門的車馬坑,反映出當時征戰頻繁、重視軍事的史實。戰爭與文化交流客觀上推進了融合的進程。

芮國在春秋中期即為秦所滅,封國無存,領地納入秦的政治體系內,經過戰國晚期秦的大規模統一,最終歸入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洪流。

【展覽現場】













【展覽信息】

展覽:周風遺韻——陝西劉家窪考古成果展

展期:2019/12/13 – 2020/3/1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6展廳


來源:絲路博物館之城(微信號:slbwgzc)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_UyPW8BMH2_cNUgA3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