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在育兒過程中,是不是經常聽醫生問你寶寶大便怎麼樣?其實寶寶的大便狀況對於孩子的健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如何通過便便來檢查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呢?今天小編就讓大家開開眼界,了解一下花樣式便便。
奶瓣便便
成因:其實就是沒有消化掉的脂肪。
應對:注意喂養的量,不要太多。
家長們看到寶寶的便便中,夾雜著奶瓣,從而疑惑,寶寶是不是拉肚子了?其實這是正常的。
之所以會出現奶瓣,是由於某些原因導致消化不良,或者吃過多導致營養過剩,消化不掉就排出體外了。
小嬰兒出生時,腸道發育不完全,在成長階段,腸道的功能也是在一天天增強,所以,這不代表孩子腸道有問題,而是腸道開始工作時,正常的適應階段。
不用過於擔心,等待寶寶腸道功能發育完全就能恢復正常。
油狀物便便
成因:油攝入過多消化不掉,常見於純母乳喂養,與媽媽的飲食過於油膩有關。
應對:調整哺乳媽媽飲食結構。
很多寶媽生完娃後,被長輩們伺候得像皇太后一般,每天土雞、豬蹄、排骨、鯽魚換著花樣吃,想著奶水會更營養。
殊不知,這樣油膩的飲食,不但容易讓媽媽變胖,還會給寶寶帶來消化不良的問題。
不過這種情況不用帶寶寶上醫院,只需要調整一下媽媽的飲食就可以了。葷素搭配,寶寶不累。
綠便
出現了綠色便便,絕對不是因為媽媽吃了太多綠色的蔬菜導致,而是以下幾種原因:
吃含加強鐵的配方奶粉
如果你給寶寶買的配方奶粉是加了很多鐵元素的,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奶粉中的鐵質沒有完全吸收掉,會使大便發綠,完全正常,無需擔心。
沒吃飽
寶寶沒有吃飽,飢餓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出現綠色大便。
應對:增加奶量,讓寶寶吃飽即可
受涼
寶寶吃的奶有點偏涼了或者寶寶的腹部、腳部受涼都可能使大便發綠。受涼會導致腸道蠕動過快,所以呈現綠色。
應對:注意保暖
只要在夜間注意腹部保暖,便可在幾天內恢復。如果有感冒症狀,應同時對感冒進行對症治療。
為啥腸道蠕動加快,就會出現綠色大便?
正常的便便通常是黃色,而取決於這個顏色的可不僅僅是食物的顏色,還受人體膽汁的影響。
膽汁中有2種色素:膽綠素和膽紅素,這兩種色素都是人體代謝後產生的物質。
我們人的便便之所以呈現黃色,是因為先染上了膽綠素,再染上膽紅素:
所以,我們可以得知,綠色的便便,是「半成品」,因為腸道蠕動快,所以這個便便的通過也快,還沒有來得及加紅色染料。
泡沫便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寶寶拉出來的便便,有很多小氣泡,這是怎麼回事呢?
成因:糖代謝不完全的產物。
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 純母乳寶寶,前奶多,後奶少
- 寶寶乳糖不耐受
- 媽媽甜食、澱粉類食物(南瓜、紅薯、土豆等)吃得多
- 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是因為澱粉類食物添加太多
夾雜了食物的便便
嬰幼兒的大便里偶爾會有塊狀食物,比如沒有消化完的胡蘿蔔、玉米等等。
別擔心!這多半是因為有些食物沒有時間完全分解。
如果寶寶一種食物吃了很多,或者沒有充分咀嚼就咽下去了,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應對:將食物儘量剁碎一點給寶寶吃
胎便
剛出生24小時的寶寶也會排出看似不正常的黑色便便,其實這是胎便。
是由羊水、粘液、皮屑和其他子宮裡吸收的東西構成,沒有什麼味道。
以上的便便(除了胎便)都可以通過小兒推拿來調理寶寶的脾胃。
但如果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最好能上醫院。
粘液便
成因:消化出問題,粘液沒有被消化
什麼是粘液便呢?
就是看上去便便黏黏的,像痰一樣。
如果寶寶出現黏液便,僅有少數幾次,飲食、精神都是正常的,沒有肚子痛,可能就是腸道受到了輕度刺激後的反應,屬於身體的自行調節,無需擔心。
如果同時還有其他症狀例如:大便中有血,或者膿液(腥臭味);
腹痛、腹脹、頻繁嘔吐,或者大便中粘液持續時間超過兩天,你就該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了。
蛋花湯樣便便
成因:病毒性腸炎
糞便呈現黃色,水分多、糞質少,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也不佳,就表示寶寶可能得了病毒性腸炎,需要就醫。
豆腐渣便便
成因:黴菌性腸炎
便便為黃綠色帶粘液的稀便,有時呈「豆腐渣」形狀,這表示寶寶可能患有黴菌性腸炎,需要就醫。
紅色便便
鮮紅色
成因:如果大便外麵包著血,可能是便秘;如果和血混合,可能是消化道出血
暗紅色
成因:腸道裡面有不正常的組織或息肉
讀到這裡別害怕,去看醫生就好。
黑色便便
成因:可能是高位的消化道出血
這裡說明一下,這個現象針對的是未添加輔食的寶寶。
大便之所以呈現黑色,是消化道出血把便便染上了顏色。
而我們都知道,血凝固了一會會變成黑色,所以由此也可以判別,這是高位置的消化道出血,如果便便是鮮紅色,就應該是接近肛門的位置出血。
灰白色
成因:膽道阻塞
正常的大便因為有膽汁,所以會呈現黃色或綠色,但如果大便呈灰白色,看上去像白陶土,這說明寶寶的膽道阻塞,膽汁不能流入腸道,要立即就醫。
今天之所以奉上這麼重口味的內容,也是希望家長們輕鬆育兒,同時也能在家長圈中,通過分享這些專業的育兒知識,收穫更多關注和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