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假期 | 蘇方:長假期間,餘額寶不計息

2019-10-07   正午故事




Q:長假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A:我不上班,所以長假帶來一點心理安慰:別人終於也不上班了。

Q:長假最不好的是什麼?

A:餘額寶不計息。

Q:你還記得第一次國慶長假在做什麼嗎?(那是1999年)

A:那年上初二,和周末一樣,跑補課班,長假要比周末更多跑幾天。

Q:你認識的最會過長假的人?

A:我發小兒。我們在不同城市,她總利用長假來見我,很有意義。

Q:「我一定要……可是……」

A:我一定要運動!可是餓的時候沒力氣,吃飽了又睏了。

Q:最不喜歡的地方是哪裡,為什麼?

A:那些必須要去的地方,不能想走就走的地方。有的因為和工作相關,有的是因為與人同行。雖然換了地方,卻只是從一種日常走進另一種日常,是一場失敗的出走。你被他人安排,失去一部分體面、隱私和自由,失去一小段生命。

Q:世界上哪個地方讓你感覺最幸福?

A:地壇。我在每年生日時候去,它總能給我補充一點安靜和一些力量。有時自己去,有時候有人同行。每一趟都是標誌,提醒我看看自己,警惕虛偽和懦弱,誠實對話。

Q:描述一段童年旅行經歷?

A: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認識一位六年級的小姐姐。學期末的一天,她來班裡告訴我說,她要畢業了,要去上中學了。她問我想不想看看她的新學校,我說想看。 那就是我第一次旅行。我們從學校里跑出去了,我跟著她,走上一條陌生又危險的大路。路上許多車,許多人,個個比我大,比我快,比我堅固又響亮。那段路實際上當然並不遠,但我記憶里的時間感受,堪比如今七天七夜。 我們都走累了,終於她指著幾座樓房對我說,就是這,大不大?我說真大。她說你以後也會上一個這麼大的學校。我吃了一驚,被一種當時我還不會描述的概念衝擊了:未來。這種衝擊迅速生長,從那一刻起,我開始相信我確實會長大,我能做任何事。 不過那天回家晚了很久,被我媽痛罵一夜。她以為她的女兒丟了。

Q:旅行中最難忘的一頓飯?

A:在漠河,旅館老闆做的,炒土豆絲。那一陣我很虛弱,但是和一位很好很好的朋友在一起。他不說:活下去。他只說:吃飯。

Q:最特別的住宿經歷?

A:火車臥鋪。把身體和精神都交給火車,什麼都不用擔心了,我們自會移動。像信徒對神的託付。睡得非常香。

Q:旅途中乘坐過的最奇怪的交通工具?

A:我爸的脖子。

Q:旅途中遇到的最有趣的人是?

A:大學第一年,偷偷坐火車回家看男朋友,沒座位,買了站票。周圍坐票群眾了解情況後,紛紛被愛情感動,輪流起身給我坐,並勸我分手。

Q:旅途中丟失的最貴重的東西?

A:睡眠。

Q:旅途中最不能忍受的是什麼?

A:與人同住。喝不到咖啡。

Q:旅途中有過艷遇嗎?

A:去大學報到的火車上,一個大四男生坐在我和我媽對面,客氣地聊了一路。他下車前,趁我媽不注意,塞了個紙條在我手裡,是他手機號碼。後來我們成了筆友,常常寫信。

Q:旅行中最離奇、荒誕、搞笑的一件事?

A:可能我走得不夠遠,旅途並不比日常更荒誕。

Q:想去而一直沒去的地方?

A:成都,倫敦。

—— 完 ——


蘇方,已出版短篇小說集《一些時刻》《異鄉記》。正在成為作家。

題圖: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