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徐克,再加上100億吳京,《攀登者》國慶節是不是穩了?

2019-09-25     高廣銀

近日由徐克監製,吳京、章子怡等主演的《攀登者》將在國慶節期間上映,徐克被稱為鬼才導演,並於2013年在羅馬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創新成就獎。近些年導演以及監製的影片,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獲得不錯的成績。

而吳京更是憑藉《戰狼》《流浪地球》等電影,成為百億電影男演員。觀眾評價影片《攀登者》,有這兩位強力聯手,口碑與票房應該是穩了,截至9月23日,《攀登者》預售票房已經達到5300萬,已經遙遙領先其他影片。

《攀登者》故事原型

《攀登者》記錄在1960年我們國家第一批登山者,最後完成登頂喜馬拉雅山壯舉的故事。上個世紀50年代,是個特殊的年代,新中國剛建立不久,當時尼泊爾與中國在珠穆朗瑪峰的歸屬問題上,產生了衝突,我們希望登上珠峰確認國家主權。後來蘇聯邀請中國登山者,在1959年攀登珠峰,以此來向新中國成立10周年獻禮。

但是中間經歷中蘇關係惡化,印度也要搶先登頂珠峰等不利因素,1960年第一批登山運動員開始攀登8千多米的珠峰。從北面攀登珠峰,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北面坡度將近70°,極易引起雪崩,其中有多名登山運動員犧牲在登山的路上。

很多人因為凍傷而截肢,30多人隊伍最後只剩下身體較好的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和貢布,他們攜帶者五星紅旗,毛主席半身塑像還有攝像機往上攀爬。其中劉連滿用自己的身體當作人梯送其他隊友上去,屈銀華擔心劉連滿受傷,特意脫下了高山靴,為此凍傷了雙腳,只能截肢。最後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背負隊友以及國家的夢想,於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成功登頂珠峰。

鬼才徐克

徐克是香港電影標誌性人物,在拍第一部武俠電影《蝶變》的時候,就把恐怖驚悚元素加入到武俠影片中,漫天飛舞的殺人蝴蝶給當時觀眾帶來極強的震撼。《蝶變》被譽香港新浪潮代表作品,之後又陸續推出了《地獄無門》《第一類危險》,被法國電影評論界稱之為混亂三部曲。

1981年徐克加入新藝城影業,和同時期的黃百鳴、曾志偉等被稱為新藝城七怪,徐老怪的名號也是由這個時期流行開來的。加入新藝城影業第一部影片是《鬼馬智多星》,這部融入了功夫、喜劇、懸疑等元素的喜劇電影,在當時看來天馬行空,匪夷所思,卻為日後徐克電影道路奠定了基礎。

之後和嘉禾合作的《蜀山:新蜀山劍俠》中大量運用了好萊塢特效,整部電影耗資2000多萬港幣,捧紅了當時還默默無名的林青霞,這部電影對於香港電影的影響不僅限於特效,大量引進了好萊塢拍攝流程,推動整個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徐克導演監製了多部賣座影片,包括監製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參與製片的《倩女幽魂》《喋血雙雄》《古今大戰秦俑情》等作品。到了90年代《笑傲江湖》開啟了香港新武俠電影,令狐沖的洒脫隨性,岳不群的陰險狡詐高度還原了武俠的精髓。之後的《新龍門客棧》《斷刀客》,每個時期都有開創性、轉折性的嘗試。

2000年之後,又是徐克把3D技術帶入到武俠電影當中,為中國3D技術的發展培養了不少人才。之後徐克開拍紅色題材電影 《智取威虎山》,同樣獲得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帶領紅色題材電影走出低谷。

百億吳京

吳京和李連杰一樣武術隊出身,1989年吳京進入北京市武術隊,94年拿到全國武術比賽槍術、對練冠軍,在出演袁和平導演《功夫小子闖情關》之後,正式出道。

在《少林寺》導演張鑫炎到武術隊挑選演員的時候,一眼就看中了滿臉笑容的吳京。之後他出演的《太極宗師》被廣大觀眾所熟知,但是吳京一張娃娃臉阻礙了他的戲路。2005年吳京在甄子丹電影《殺破狼》中飾演反派,讓人記住冷酷的吳京。之後連續出演了《男兒本色》《機器俠》《木乃伊3》等反面角色。

2008年吳京攜手李忠志推出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狼牙》,這部將武俠電影中的冷血殺手形象置身於現代大都市,整部電影吳京殺手的狼性演繹得淋漓盡致,是一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電影。

之後《戰狼》的橫空出世,成為吳京的翻身之作,片中吳京對於軍旅題材電影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可以說居功至偉,不僅僅加入了國外的動作、特效班底,劇中更是運用了大量的真槍實彈,拉近了我們與好萊塢軍事題材電影的差距。

主旋律電影商業化

在我們固有思維里,主旋律電影類似於《開國大典》《焦裕祿》等,要基於歷史事實,在文獻基礎上講述人物的基本故事,同時兼顧教育意義。但是以往我們的主旋律電影都弱化商業的屬性,單調乏味,說教氣味太濃,導致在新時代背景下,遇到諸多困境。

主旋律電影所塑造的人物一般都有歷史原型,往往為了塑造良好的形象,在拍攝過程中,過於突出「主旋律」部分,讓整個影片教育的痕跡太重,政治色彩濃厚,使人們漸漸形成了影片刻板的印象。

而且主旋律電影在弘揚主流價值觀的時候,往往和時代脫軌,而大眾文化所要求的多元化,趣味性逐漸與之相衝突,導致導演在藝術加工過程中能創作的空間也很小。

近些年主旋律電影取得了很大突破,《智取威虎山》、《戰狼》、《湄公河行動》不但兼顧到意識形態,同時在商業價值上也實現了巨大突破。比如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改編自紅色題材《林海雪原》,按照商業電影的敘事邏輯,同時邀請了當紅的張涵予、林更新等演員,電影一上映便廣受好評。

而吳京的《戰狼》更是創造了票房奇蹟,改變了90年代以來主旋律電影,好電影缺乏,市場表現一般,觀眾口碑慘澹的不利局面。在票房上超越了同時期的商業娛樂電影,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這讓人們相信,新上映的主旋律電影《攀登者》能有更好的表現。我們在登山冒險題材上一直是空白,今年奧斯卡獲獎影片《徒手攀岩》讓人們看到,這類電影的巨大市場。這種腎上腺素飆升,讓人身臨其境電影,只要拍好,市場與口碑上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這次《攀登者》不但找來了鬼才導演徐克,並且還有百億吳京來參演,無論從影片的質量,還是票房號召力方面都是無可挑剔的,從目前預售情況來看,也說明了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待,預祝《攀登者》能取得好成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QxZaW0BJleJMoPMUmA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