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印象」父親與油茶

2019-11-23     耒陽生活圈

舊時,我的家鄉是一處山多田小的窮村落,因此,鄉民十分珍惜能給生計紓難解困的油茶山。父親,一個地道的莊戶漢子,從小就目濡耳染了祖父輩們重茶山愛茶樹的良好氛圍。

農村集體化前,我家有七八處油茶山,面積五十餘畝,那時正是父親年輕氣盛的時候,干起活來總有一股使不完的勁。為了耕耘好家裡的油茶山,父親一做完田土裡季節性的農活,就會頭裹汗巾,身吊柴刀,肩扛鋤頭,箢箕,手提一竹筒開水,去修整墾殖油茶山。我長到五六歲的時候,有時會跟隨著父親去他做事的地方玩,至今依稀記得父親當年在山上勞作的情景。

父親到達目的地後,先是把手中的竹筒掛在山邊的一棵樹上,將肩上的鋤頭、箢箕置放於樹的旁邊,隨即取出腰間的柴刀,對著山面上的灌木、荊刺、茅草,快速而又有節奏地清理起來。不一會,一大片山面砍劃完畢,父親用布滿了厚繭的手和鋤頭,將一叢叢灌木、荊刺、茅草弄到了沒有油茶樹的空隙地,接著揮舞著鋤頭,對著清理好了的山面挖墾起來。挖墾油茶山不剛是使用力氣還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茶樹之間的隙地可以深挖一些,樹蔸的周圍不能深挖,遇到茶樹的浮根只能輕輕地刨去上面的蔓草,挖出的坯塊大的泥坨必須用鋤頭搗碎。

挖著挖著,父親的額頭、身上漸漸地冒出了一串串散發著熱氣的汗珠,隨著汗珠的增多和口乾舌燥,父親不得不停下手中的鋤頭,取下頭上的汗巾擦拭著頭部和身上的汗漬,拿起竹筒里的開水,咕咚咕咚地喝了起來,擦了汗喝了水,父親又揮舞起了手中的鋤頭。

父親做活非常細緻,清山面挖山地過程中,會碰到一些雜物,挖出一些樹根、石塊,父親將它們一一拾起放在箢箕里,然後挑送山脊或山邊。

那時,我家的油茶山雖然有幾十畝,但由於父親的勤奮,所有的油茶山三兩年內都得到了一輪修墾,家裡年產茶油兩三百斤。

父親不但修整油茶山的活做得好,而且採摘油茶也有一手,和幾十個青壯年勞動力同時上山採摘油茶果球,一兩個小時後,別人採摘的只是一籮筐多一點,他的一挑籮筐卻已是滿滿的了。父親不但自己喜愛油茶樹,也容不得他人毀壞油茶樹。一次我砍柴時不經意間砍了幾棵油茶樹的活樹枝,結果被父親發現了,父親劈頭蓋腦地對我就是一頓責罵:「敗家子,活油茶樹的樹枝能砍嗎?茶樹沒有了還有茶油嗎?」

父親擔任生產隊保管員十幾年,每年隊上的五六千斤茶籽都要經過他的手烘焙。為了烘焙好茶籽,使其該去水分烘去,不因火候過旺或過長烤焦了,父親每天從早到晚,不停地在烤房忙碌著,一會兒翻扒焙上的茶籽,一會兒調節爐膛中的火勢。烘焙茶籽的日子裡,父親沒有睡個囫圇覺,一晚要起幾次床去烤房查看,爐火不是燃大或熄滅了?茶籽是不是該翻扒了?正是父親對烘陪茶籽一事的極其用心,因此,他烘焙出的茶籽總是恰到好處。

一九八三年,隊上的油茶山分給了農戶經營,這時,父親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像過去一樣鍾愛著油茶山。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大半的日子裡是在油茶山中忙活著。近二十年的時間,父親把自己及我和兄弟三家的二十餘畝油茶山,修整墾殖了一遍又一遍,修墾後的油茶山就像當年社員們的自由地一樣,山上的油茶樹綠油油的一片靚麗極了,村人無不交口稱讚。

有時我從縣城回到家鄉,見有些佝僂的父親在山上勞作,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對父親說:「父親,您這麼大的歲數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不要挖山了,跟我去城裡住吧。」誰知父親回答說:「兒子,我勞作慣了,一天不做事就渾身難受……」無奈,一個做兒子的怎好執意違背父親的意願呢。

父親將近八十歲時,終因走路困難停止了上山的腳步。

父親知道自己來日無多時,對我和兄弟提出了一個唯一的要求,將他安葬於組上一座最大的油茶山上。現在,父親已長眠在了蔥翠的油茶樹旁,願老人家在天國與他不舍的油茶共度美好的時光吧。

文:李選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PhOnW4BMH2_cNUgZj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