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兩歲後就該立規矩了,6個策略教出有教養的孩子

2019-06-17     父母在線

無止休的告訴他,不准打人,不要拿別人東西,不要吃別人的東西,不要踩水,不要丟食物,無止休的講講,甚至動手,就是不聽。

可是孩子2歲之後,應該慢慢孩子立一些規矩了。人類畢竟是社會動物,社會是有規則的。不要說孩子小,2歲之後孩子有自己意識了,小樹苗不扶正,以後也難長直啊。

那麼如何有效的給孩子立規矩呢?這6個建議希望幫到你。

1、選擇機會教育孩子

如果你總是說,不,不,不,你的孩子會排斥「不」,她可能會反抗父母的權威。

此外,孩子畢竟小,習慣也不是一下子養成,你不可能在所有的問題上都堅持到底。

媽媽可以在原則性問題上不妥協,比如丟食物,打人,但是一些小問題,比如亂丟玩具,這樣的問題不用每次都訓斥,偶爾放鬆一下。

2、消除孩子胡鬧的誘因

很典型的一件事情,大概大部分孩子都喜歡拉廁紙,一卷剛拿出來就被拉得到處都是,教訓他,小兔崽子還喜滋滋的,索性把廁紙放高一點讓他夠不著。

再比如孩子喜歡在家翻箱倒櫃,可以把孩子帶出去玩,瘋跑一下可以消耗孩子的精力,這樣胡鬧的機率就降低了。

3、前後規矩一致

在2到3歲之間,孩子們正在努力理解他們的行為如何影響周圍的人。如果你對一種情況的反應一直在變化,你會把他弄糊塗。

比如日常生活,會用勺子還是想用手抓,如果母親見到了,每次都打手,孩子一段時候後就記住了。如果有幾次,你沒有阻止,他會覺得這種行為引起的後果是隨機的,孩子就會繼續再犯。

2歲多的孩子很聰明,他會利用父母的心軟,利用自己的可愛,不要被孩子耍得團團轉哦,該嚴厲的時候,要堅持到底。


4、保持冷靜

我家大寶大夏天,就是不肯扎辮子,怎麼弄都不行,有時候氣得想打她,滿頭都是汗又喜歡撓,2歲多的丫頭總不能剃光頭吧。

但是,作為父母還是要保持冷靜,在你生氣的時候,情緒也會籠罩孩子,他只會看見你在發怒,而不會聽你說什麼。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生氣吼孩子,孩子會聽不進去的原因,也許,她還會覺得好玩,把大人氣瘋!

5、規則要簡單明了

假如孩子行為不當的時候,你去跟她解釋,解釋她為什麼錯了,還不如直接明了,用簡短的句子告訴他,不要在沙發上跳!

因為2-3歲孩子雖然有一定語言能力,但是他沒有辦法很好的理解複雜的因果關係,過度交談和過度情緒化可能是無效的,另外,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能力集中注意力來吸收你說的內容。

所以,直接告訴孩子,要刷牙!可能比起你說,刷牙一堆好處,孩子記得更牢。

6、暫停(time-out)

這是西方常用的一種給孩子立規矩的方法,孩子犯錯之後,在父母反覆訓斥之後,還沒有停止,父母可以讓孩子在角落的一個板凳上坐5分鐘。

常見的應用場景,比如兩個孩子在搶玩具打架,你告訴他們「一二三」必須停止,如果不聽,就會去坐板凳5分鐘。可以設置一個計時器,時間結束後,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之間互相道歉。

這是很好用的一種方法,因為2-3歲的孩子,喜歡和父母、玩具分離,分離5分鐘足以讓她得到教訓了。

教育孩子需要智慧,雖然打一下,吼一聲,暫時可以停止孩子的行為,可是長時間來看,並不能糾正行為,上面這7種給孩子立規矩,管教孩子策略,有助於你培養一個有家教懂禮貌的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OGqBmwBmyVoG_1Z7W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