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安全換代升級,但消費者卻並不在乎?

2020-03-09     汽場

汽車的安全性一直都是個逃不開的話題,它的重要程度我想也不用在這裡反覆提及,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高速移動的物體內如何保護安全不受傷害,是消費者和廠商最在乎的事情。

而在臨近315的階段,我也向身邊的朋友們採訪了有汽車安全性方面的問題,想要試圖了解大家對於當前汽車安全性有什麼樣的看法,以及是否了解各類的汽車安全性配置。

在和朋友們的溝通過程中,大家的真實經歷和感受讓我發現,和自己的預期有著很大的偏差。

「撞車是命,跟車沒關係」

在和第一位朋友的溝通過程中,他向作者表示,自己不太在乎車輛的安全性,即便曾經出現過交通事故,將車開到了樹上。但是他仍不認為車有任何的問題,覺得這是自己開車玩手機的命運。

而在和其餘人的溝通過程中,購車時不太在意車輛安全性的人也並不在少數。大家在買車時,更多的去了解關注車型的價格、造型和運動性,而目標車型的安全性卻很少考察和研究。

為此我也向大家詢問了原由,在購車時不太在意安全性的人大致有這幾樣的觀點:

1、如果是七八萬或者十幾萬的車我就不考慮它們的安全性來,貴點的車在安全性上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2、車都能上市了,安全性肯定差不了,我又不飆車,應該沒問題。


3、我認為安全的駕駛行為要比車輛的安全性更加重要,我開車沒問題,交通事故的問題不會出現在我的身上。

對此,我認為大家的理由都能被理解,而且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其實在作者的心中,也認可能夠上市的汽車質量不會太差的觀點,以及安全的駕駛行為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是,中國近年來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都在6萬人上下,其中還不包含傷殘者,是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高的國家。

而這些人中一定也有著很大基數的駕駛者和乘客,他們難道都是因為不規範的駕駛行為而逝世的麼?難道沒有自己的意外操作和其他的意外?

為此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了一條消息,想要更多了解一些經遭遇過車禍的朋友,看看他們的經歷以及對待汽車安全性的看法。但是有人留言稱「你想採訪的人可能已經無法給你答覆了」。

安全的價值體現在瞬間

我意識到,安全這個事是體現在瞬間的,在事故發生前,無論你的車有哪樣的安全性設計和配置,都不像性能和外觀那樣能夠展現出自己的價值。但是當你的車開始失控了,遭受到撞擊的那一刻,已經沒有了後悔的機會。

而在發布了朋友圈過後,確實有一位朋友向我私信了她的經歷。她表示自己曾遭遇過一次非常嚴重的撞車事故。車輛在高速行駛時,因打滑失控,不僅撞斷了十幾米的金屬隔離帶,還撞上兩輛私家車和一輛大巴,所幸的是,車輛的防護性還比較出色,乘客並無大礙。

在這場事故過後分析,我們可以將行車的安全分為三類,一是安全的駕駛行為;二是在車輛失控前自我防護和避險的行為,我們也稱為車輛的主動安全性;三是車輛在事故中的防護性和保護措施,也就是所謂的被動安全。

之所以出現事故,極有可能是因為不合規範的駕駛行為導致的,而在車輛出現異樣前,主動安全性的配置如ESP等功能似乎並沒有發揮出較大的作用,也有可能車輛沒有主動安全性的功能配置來規避事故的發生。

好在車輛的被動安全性還不錯,沒有讓乘客受到較大的損傷。但如果駕駛者能夠安全的去操作,風險就有可能被規避,或者車輛的主動安全性足夠的強,也能夠阻止事故的發生。

而在上述的三種安全性中,我所採訪的消費者最看重的莫過於安全的駕駛行為,那麼車輛在受到撞擊時的被動安全性以及規避風險的主動安全性呢?這是我認為大家仍需要注意的要點,尤其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車輛主動安全性。

在今天,汽車的安全性隨著技術發展有了很大的改變和提升,其中的一大變化就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主動安全配置,像碰撞預警、自動緊急制動系統、併線輔助等功能我認為也同樣的重要。

試想在前文提及到玩手機開車上樹的朋友,如果他的車配備了碰撞預警和自動緊急制動系統這樣的功能,那車是不是就不會被開到了樹上,當然開車用手機的行為一定也不是我們所倡導的。

「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解決現實問題,行車記錄儀解決道德問題」

在和同行媒體朋友的溝通過程中,他也和大家一樣認為,良好的駕駛水平比車的安全性更重要。但也許因為職業的原因,在我向他提出「你認為哪些沒有普及的安全性配置應該大規模普及時,他說出了一句精闢的話語,那就是「AEB解決現實問題,行車記錄儀解決道德問題」。

在汽場買車APP的調查中發現,原車自帶行車記錄儀的車型的確很少,但是消費者卻很重視,會自行的去改裝車內電路加裝行車記錄儀,那麼車企為何不能在原車的基礎上直接配備呢?或者提前預留出行車記錄儀的加裝位置和電源接口,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這是我向廣大車企提出的一點建議。

而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的功能,在採訪了十多位的朋友當中,僅有同行的媒體朋友和4S店銷售對其了解,其他人所知甚少,殊不知在日常的行車過程中,它能夠幫我們帶來哪些幫助。

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曾發布過一項研究數據,他們調取了2009年至2015年間的事故數據,通過車輛識別代碼篩選出哪些事故車是配有LDW(車道偏離預警),哪些事故車沒有此配置。

在儘量排除掉駕駛員的年齡、性別等影響因素後,研究結果顯示,搭載了LDW功能的車輛相比其他車輛,事故率降低了11%,受傷率降低了20%。IIHS得出結論,僅在2015年,得益於LDW的功勞,美國本土有大約8.5萬次碰撞事故和5.5萬次人傷事故得以避免。

而LDW(車道偏離預警)僅是智能汽車開端時期的配置,今天更優秀的成熟技術越來越多,如上所述的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以及LCA(併線輔助)、ADB(自適應遠光燈)等等。

其實可以看出,汽車主動安全性配置的提升,正在不斷的幫我們降低事故發生的機率,雖然安全的駕駛行為非常重要,但是科技帶來的提升能夠更大限度的保障我們的安全。

如果你是名準備購車的朋友,是否會關注汽車安全性以及主動安全性配置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9qt93ABfwtFQPkd3O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