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11號出發截至今天(2.21),江蘇支援黃石醫療隊抵達當地開展工作已經有十天時間。那麼這十天來,醫療隊隊員們在前方的工作狀態和環境如何?又有哪些難忘的工作經歷?
說起十天來的最大變化,南醫大二附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周蓉說,心理壓力變小了。抵達黃石後,大家經過了嚴格規範的培訓,按照流程熟練地進行每一次操作,再加上政府與醫院提供全面的保障,現在走進隔離病房可以更加從容面對。周蓉說:「來必戰、戰必勝,這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使命。通過跟病人的交流,病人還是對我們有非常大的期待,以及非常好的配合。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有信心能夠很快就會戰勝這樣的疫情。」
周蓉
目前,周蓉全盤負責管理ICU病房的護理任務,常規情況下,所有護士都要按順序進行輪班,每每遇到有新增確診患者入院或者危重症患者轉院過來,就要臨時啟動備班制,剛剛回到駐地不久的護士就得再次返回崗位。這一來一回加上穿脫防護服、個人衛生的繁瑣流程,往往只能休息很短的時間。
周蓉介紹,像南醫大二附院護士戴娟,在自己生日那天接到加班任務,只睡了4個小時,但她卻沒有一句怨言:「我覺得有我們這樣的隊員,能夠有這樣的合作,真的還是很感動的,因為大家都非常不容易。」
這幾天來,黃石當地醫院的布局和設施改造也在加班加點中迅速完成,從普通病區到被改造為傳染病防治的隔離病區,江蘇省中醫院監護室護士王任重親眼見證了醫院裡的點滴變化。現在「三區兩通道」已經劃分出來了,醫護人員穿脫隔離衣已經有獨立的場所,這樣的安全性比之前高了很多。
王任重工作的ICU病房裡沒有護工,沒有保潔員,病區里的垃圾清理還有危重病人的基礎護理、大小便,全部都由護士來完成。王任重告訴記者,和他一起搭班的同事大多是90後,都是從黃石各地醫院馳援而來。「我問他們為什麼要過來?他們說,我們一定要來,這個疫情發生在我們這兒,就是我們的事兒。但是我覺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次疫情,一起回家。」王任重說。
王任重
來自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護士范萍至今都記得自己第一天進入ICU病房值班時的情景,一名50多歲的病人突然敲打病床,想要拽著欄杆爬起來,她立即上前安撫了病人的情緒。在詢問到當天的日期之後,范萍看到,一滴淚水從病人的眼角滑落下來。范萍告訴記者:「可能在他心裡,他已經不記得今天是哪一天了。我們告訴他之後,他可能擔心他的家人,也可能擔心他的病情,可能他更想知道他現在還活著。」
范萍
范萍安撫病人減少說話、靜臥休息,並鼓勵他不用擔心,病情一定會很快康復。自此以後,這位病人就再也沒有敲過床了。當范萍第二次去上班的時候,發現這位病人神志已經清楚,管道也已經拔掉。病人當時非常感謝地說,「我認識你,你是江蘇人,我特別感謝你!」
記者:王德儉、梁振華
重點閱讀推薦
成都一治癒者出院10日後復發,期間未離開家門
山東一監獄確診207例,司法廳廳長被免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