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裝修,多多少少都會在家裡做幾套定製家具。在做定製家具的時候,會有一個很關鍵的步驟,叫作「量尺」。即用戶在確定好家具內部結構、外觀之後,會有一個工人到現場去測量尺寸。
我曾經跟著量尺的工人去過幾個現場,發現有的用戶量尺只用了十幾分鐘,有的卻需要兩三個小時——結果時,量尺用時越少的,安裝後出現的問題也就越多。反而是量尺的時候提前溝通好了,安裝和使用時都會更省心。
於是就有朋友問了:量尺時究竟要溝通些什麼事情呢?不同種類的家具,需要溝通的事情也不同。下面我說三種最常見的家具。
櫃類
定製衣櫃、玄關櫃、櫥櫃、家政櫃等等,都是定製櫃。在這些柜子量尺的過程中,用戶需要主動提出下面四種問題——為啥廠家不主動提呢?可能是怕麻煩,也可能就是忘了。反正我很少見到廠家主動提問題的。
1.頂部設計
柜子和天花板的交界處怎麼處理?任何時候,柜子都不會正好接觸到天花板的,為了防止製作時產生誤差裝不進去,也為了防止安裝後柜子由於熱脹冷縮產生些許變形。
那柜子和天花板之間的縫隙應該怎麼處理呢?可以直接在柜子頂部做一道花邊,用它來擋住(圖左);也可以事後把石膏線貼在柜子上,擋住這道縫(圖中);還可以先做柜子後吊頂,做出頂天立地的效果(圖右)
但無論怎麼做,都要事先溝通好。並根據溝通情況,重新安排裝修的施工順序(記得把溝通結果告訴裝修工人)。
2.平整度和垂直度
很多時候定製櫃已經搬回家了,才發現柜子和牆壁之間有一道縫隙
這個縫隙可難了,擺在那難看,時間久了還進土。更關鍵的是,定製櫃都是固定住的,裡面根本無法打掃。
之所以會有這道縫隙,是因為牆壁不垂直,或者地面不水平。而很多定製家具廠家在量尺時,是不測量這一項的——所以記得提醒量尺工人提前測量好,如果有問題,馬上讓裝修工人更改。
3.燈光
像櫥櫃、玄關櫃這些地方,都是比較喜歡在柜子上安裝燈具的。這套燈具的安裝,應該由定製家具廠家負責。
在量尺的過程中,應該確定好燈具的具體位置,以及裝修時接線盒的預留位置——以後接線也是由定製衣櫃廠家負責,要讓他們把柜子上燈具的線頭位置預留的與接線盒位置相符,這樣才好接線。
桌
桌子也有很多種,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書桌——注意下面兩項內容。
1.腿部空間
我們可以大概把桌子分成兩個高度:桌面高度(桌正面到地面高度)和腿部高度(桌面背面到地面高度)——比如桌子下面裝了一個抽屜,那腿部高度就會大大縮減。
既然是定製家具,那就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尺寸。桌面高度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一般是75cm~80cm),而且和市面上的大多數椅子配套,所以不要動。
腿部高度要測量一下(可以通過改變抽屜大小,來改變腿部高度):用桌人坐在椅子上,小腿與地面垂直。此時小腿的高度加10cm,就是腿部最小高度。
腿部寬度和人的胖瘦有關:用桌人坐在椅子上,雙腿併攏並放鬆。測量大腿寬度,在此基礎上加30cm,就是腿部最小寬度。
2.左右手臂空間
能夠保證書寫舒適性的最小寬度是80cm。但是注意了,定製書桌兩側一般會有抽屜。於是乎,我們做的位置就不再是桌子的中央。
80cm,指的是人的左右兩側各有40cm,這樣在寫字時,兩個胳膊就都能放到桌面上。但如果80cm的桌子坐偏了,必然導致有一側不足40cm。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加寬桌面或者取消抽屜了。
床
也就是榻榻米了,大多數設計都會在量尺之前確定好。在量尺時,我們只需要確定兩點。
1.底部通風
床底板和地面之間的縫隙是多少——更有甚者,讓床緊貼著地面。這種設計不利於床體通風,對榻榻米本身和裡面收納的東西來說,都不是好事。
建議高度是15cm,這樣既能通風,又能讓清掃工具輕鬆進入。
2.床墊厚度
如果榻榻米上面有一個柜子,那麼床面板到櫃門之間的距離,就是床墊的最大厚度。目前最薄的彈簧床墊是12cm,最厚的能達到20cm甚至更多。
建議預留厚度不小於25cm,這樣鋪上床墊、床單,也不會影響門的正常開關——而且看起來沒有那麼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