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一些不法分子趁機利用疫情炮製電信網絡詐騙新套路。尤其是口罩、測溫槍、護目鏡等防疫物資儼然成了騙子詐騙的「活招牌」,讓不少市民落入圈套。
今年第一季度,深圳市福田區各類警情環比均大幅度下降,但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呈較為多發態勢,主要有購買防疫物資、投資貸款、網絡購物等類型。詐騙,已然成為當前第一大類刑事治安警情。
反詐與防疫同樣重要。自今年1月27日起,按照深圳市公安局工作部署,福田公安分局全力開展打擊涉疫情類電信網絡詐騙專項行動,緊盯涉疫詐騙犯罪動向,啟動戰時研判打擊機制,快研快偵快破,最大限度追贓止損,有效打擊違法犯罪人員囂張氣焰。截至3月16日,福田警方共偵破涉疫詐騙案件38宗,抓獲嫌疑人56人。
記者從福田警方了解到,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日漸突出,且作案手法以「蹭熱點、賺快錢」居多,呈現零散分布。
深圳市人大代表吳濱呼籲,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需要全社會各部門多方聯動和全民參與。全力開展反制、防範和打擊,才能提高全民防騙「免疫力」,從而更好地守護好大家的「錢袋子」。
快研快偵快破 打擊涉疫犯罪「零容忍」
「要口罩嗎?
「我有廠家渠道,1萬個起訂……」
2月15日,南園派出所接報一宗以虛假銷售口罩詐騙17萬元的警情。經縝密研判分析,警方最終打掉一個詐騙團伙,抓獲嫌疑人13名。
「騙子們抓住群眾急於購買防疫物資的心理,一般是『發布虛假信息—加好友—誘導下單轉帳—拉黑』的詐騙套路。」福田分局刑警大隊反詐攻堅隊隊長熊洋介紹,疫情爆發嚴重時期,民警無法外地抓捕。福田警方通過公安部電信網絡詐騙偵辦聯動機制,線上聯動外地警方,為當地警方抓捕提供線索支撐。當日凌晨即抓獲2名犯罪嫌疑人,隨後團伙11名成員陸續到案。
警力跟著警情走。近期多發的電信網絡詐騙涉多個民生領域,是公安機關著力強化防範和打擊的重要方面。福田分局刑警大隊反詐攻堅隊一方面內挖潛力、優化隊伍結構,另一方面外拓資源、加強協作聯動,努力把發案壓下去,把損失降下來。
「我們對內搭建全新『1+6』捆綁模式,由一個支撐組全天候支撐六個打擊攻堅小組運轉,針對一宗電詐案件,涉案信息都要採集錄入、每筆資金都要追查、每個環節都要研判、每宗案件都想辦法偵破。」熊洋告訴記者,辦理涉疫詐騙案時,嫌疑人在外地,及時將研判信息推送至當地警方,雙方線上線下同步發力,聯動抓捕;對於外地推送的線索和協助抓捕請求,反詐攻堅隊則安排專人迅速跟進,提升打擊效能,防止更多市民被騙。
據了解,截至3月18日,福田公安分局已協助湖南長沙、海南儋州、河南安陽等多地警方,破獲涉疫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2宗,抓獲嫌疑人14人。
各類詐騙多人中招 警惕詐騙「新套路」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多樣,且不斷「變種、升級」。警方數據顯示,2019年,福田區涉「冒充、貸款、購物、投資」四類電信網絡詐騙,占電信網絡詐騙總警情比例73.3%。
「受疫情影響,去年最多發的冒充類詐騙大幅減少,而網購類詐騙則較為多發。」福田分局刑警大隊反詐攻堅隊民警孟鉦涵介紹,疫情發生後,群眾、企業對防疫物資需求愈加迫切,一些不法分子伺機犯罪,因此售賣口罩、測溫槍等防疫物資詐騙案發生率較高。
3月4日,香蜜湖派出所從偵破一宗單筆詐騙金額990元的口罩詐騙案入手,串並偵破了16宗案件,涉及受害人16名,涉案金額共4000餘元。每個事主被騙金額不大,大多為80元、100元、115元…… 「民生小案無小事,關係著轄區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所以不能放鬆,要儘快破案,避免更多群眾被騙。」 香蜜湖派出所辦案民警鄭卓說。
第二類較為多發的詐騙類型是投資網貸詐騙。警方數據顯示,2月福田區非接觸性詐騙警情中,網絡購物類詐騙占比36.9%、投資貸款類詐騙占比25.5%;3月中上旬,網絡購物類詐騙占比下降至19.32%,投資貸款類詐騙占比則上升至26.05%,排名第一。
警方分析,疫情期間,大量行業、廠商和個人蒙受經濟損失。隨著復工復產復學持續推進,詐騙警情也有了新變化。不法分子抓住人們急於緩解經濟壓力的心理,讓不少人落入投資網貸詐騙陷阱。
「市民在投資理財時,請在正規應用市場下載相關APP,不要點擊不明連結下載文件。」熊洋提醒,隨著經濟社會秩序逐步恢復,投資貸款詐騙將呈高發態勢,廣大市民要認清詐騙新套路,提高警惕、避免被騙。
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表示:「對於越來越多的新型金融詐騙行為,監管部門和執法人員要敢於『亮劍』,提高相關金融服務的准入門檻,堅決打擊清理不合格的APP,形成良好約束環境,從根源上減少金融消費者利益受損的情況。」
第三類較為多發的詐騙類型是網戀類詐騙。近日,福田警方就接報多宗網戀類詐騙。3月9日,福田派出所抓獲一名冒充防疫醫生實施詐騙嫌疑男子,其通過假醫生工作證,網上下載醫生手術工作照和視頻,再通過社交軟體結識女孩,騙取好感;取得信任後,以生病、男女交友、購買物品等理由索要金錢。受騙女事主10餘名,被騙少則幾百元,多則過萬元。
「我們面臨的詐騙形勢很嚴峻,比如這類典型的網戀類詐騙手法不斷變化,福田公安分局指揮處民警洪波說,「詐騙分子還瞄上在家上網課的學生,針對性強,尤其需要提防。」
全民參與反詐 打防並舉久久為功
「電信網絡詐騙細分種類有200多種。」 指揮處副處長陳順勛介紹,詐騙分子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再量身定製詐騙方式,令人防不勝防。
打防並舉,久久為功。「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仍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公安機關面臨的重要任務和重大挑戰。」福田公安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歐陽曉峰表示,按照上級要求,福田公安分局今年將堅持「打、防、管、控、宣」同步推進,分析形勢,查找問題,強化聯動,合理部署,開展反制、防範和打擊,建立綜合管理機制,在主動偵查打擊「黑灰產」、嚴格社會綜合治理防範等方面持續加力,努力實現全年「兩降兩升」(即警情數、財產損失數同比下降,破案數、刑拘數同比上升)的工作目標,進一步提高轄區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當前電信詐騙犯罪手段多樣,與之相關的灰黑產利益鏈條冗長,開戰即決戰,我們將在市局、分局統一部署下,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對販賣銀行卡、手機卡、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同時將上述人員和詐騙分子一起列入『高危人員』予以重點關注,聯動相關職能部門根據高危等級不同,對這些人員分別採取限制出境、限制辦理銀行、通訊業務以及納入信用懲戒等管制措施。」熊洋介紹。
「警方反詐打詐是外力,群眾反詐防詐是內力。只有內、外密切配合,才能讓詐騙分子無計可施。」福田公安分局基層基礎大隊大隊長羅躍表示,今年將從「警政、警企、警民、警媒、警警」等方面開展反詐騙防範宣傳,特別關注中老年、離退休人員、單身人群等易受騙群體。
電信網絡詐騙是社會問題,有效遏制其高發態勢,一方面需要司法機關始終保持高壓打擊態勢,一方面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加強反詐普法宣傳,強化社會綜合治理,落實主體責任,多管齊下,從源頭減少發案,保障人民安寧。
「打擊詐騙犯罪,重在聯防聯治,需要加強部門、政企之間的合作。」楊勤認為,對於遏制電信詐騙犯罪活動,公安機關、銀行金融機構和通信運營商都是主力軍。他建議,銀行金融機構應完善陌生人首次轉帳識別機制,全方位建模對轉帳異常帳戶進行監測,同時與公安機關聯動,不斷完善涉電信詐騙凍結資金快速原路返還機制;通信運營商要完善自動監測識別本地開卡異地高頻單向呼出、撥打連續號段等異常話務。
在電信網絡詐騙活動中,「實名不實人」的銀行卡和以「皮包公司」名義開設的對公帳戶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買賣銀行卡「四件套」、對公帳戶「八件套」容易形成黑灰色產業鏈。
吳濱建議在警方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銀行、通信運營商也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如加大對公銀行帳戶盡職調查力度,提供虛假信息的、無正式辦公場地的一律不審核,無經營規模的每日轉帳額度上限謹慎審核,對銀行卡和與之綁定的電話卡實現「實人實名實證」身份統一措施,強化異常使用預警以及溯源追查模型,完善內部責任追究機制,以此加強對這類重要介質管控力度。目前電信詐騙現狀缺乏社會關注。只有政府各部門、企業共同構建好社會反詐防線,才能降低社會治理成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41D-nABiuFnsJQVcB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