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偉乎高哉,家鄉之名山!
太白山,古陳倉(今寶雞)屬地名山也。中國南北之分界嶺,秦嶺之主峰焉。美陽先生者,「扶風豪士」也;故園法門寺,距此地僅30公里。
舊有鄉里徒步去此鎮洗「溫泉浴」之習俗,今有「法湯高速」與之相連,近在咫尺;距世界名城—古都西安,僅100公里之遙;距「全國衛生模範城」——寶雞,只80多公里。
隴海鐵路,穿境而過,「西寶高速」,展腳就到;湯浴小鎮,大小賓館、「農家樂」園,近百餘座,交通、食宿極為方便。
夏,古城西安,熱浪滾滾,暑氣逼人,酷熱難熬。為避暑消夏計,放假後即去太白山度假,休假數日;無車輛之污染,無都市之喧囂,空氣清新,田園風光,氣候涼爽;食農家之果蔬,飲深山之泉水,農人淳樸,村姑憨厚,不覺心曠神怡,深為祖國之錦繡山河、民風社情所陶醉哉。
秦嶺者,東西綿延一千公里之巍山也,跨越中國五省區,實為神州南北氣候、地理、水系之分界線哉。此地之太白山,乃秦嶺之主峰,海拔3771.2米,獨特之區域位置及神奇之自然特徵,賦予此山厚重博大之自然與文化雙重價值,始形成「太白山」不同於其他名山大川之獨特魅力,真可謂「一日曆四季,十里不同天」。
從自然景觀看,太白山有「銅牆鐵壁」,雄關峻險;「高山流水」,奇石兀立;「世外桃源」,石峽深邃;「飛瀑深潭」;珠飛玉濺,「幽谷含秀」,景觀多變;「七仙拜壽」,山色秀美;「林海清幽」,隨處可見;穿林涉水,別有風情;山、林、水、氣,四相俱全也。山內有公路盤旋,縱深40多里也,七十老翁,三歲童稚,亦可登臨矣。
主峰之雲海景區間,設國內落差高度最大索道,驅動站之海拔2260米,迂迴站之海拔3511米,相對高差1251米,索道線長2900米。坐索道直達天圓地方,仰望太白之積雪,始信「六月飛雪」,俯瞰萬畝之杜鵑,才覺「千丈雲錦」,頗有騰雲駕霧、神仙般之靈感。直登頂峰,看太白日出,觀山巔湖泊,真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慨。據說每到冬季,太白山更是冰雕玉琢,銀裝素裹。瀑布形成之冰掛晶瑩剔透,水汽凝結之霧凇宛如玉樹瓊枝。
從生態科學角度看,太白山有國內保存最完整之第四紀冰川遺蹟,六個冰斗湖猶如六顆明珠鑲嵌在太白山巔,有在中國東西幾千公里範圍內才能看到的非常明晰之植物帶,氣候帶,有豐富、珍稀之動物、植物、藥物資源,有濃度高出城市數十倍之空氣負氧離子,有蘊藏豐富之地熱資源,沐浴溫泉、祛病強身:加快血液循環,改善心臟功能,調節皮膚代謝。更為妙者尚能養顏美容,實為其他溫泉不可比擬者矣。
從人文科學角度看,太白山傳說曾是道教創始人之一——呂洞賓修道成仙之所,名山大川,使這位大賢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了更深的感悟;「詩聖」李太白更是把他那把酒論江山的詩句潑墨在怪石飛瀑之上;此地的主人、北宋大理學家——「橫渠先生」更是在此名山中,孕育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博大情懷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壯志雄心。想他「屏居南山之下,終日危坐一室,左右簡編,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中夜起坐,取燭以書」之精神,實在令後生感動。吾人今來名山,更堅定認為「人權慈愛是為仁;扶弱濟貧是為義;公平和諧是為禮;科學民主是為智;自由誠實是為信」實乃中華民族之根基,華夏文化之魂魄也;「關學」之精義,萬世永存矣。
太白山,偉乎高哉,家鄉之名山!「在我國長江以北,氣勢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科研價值如此之高,離大城市如此之近的自然景觀,實屬罕見。」
(作者:美陽先生)
【注釋】
家鄉法門寺,舊稱「美陽鎮」。「美陽先生」為友人贈余之戲稱。
北宋大理學家張載,字子厚。陝西眉縣橫渠人,後世尊為「橫渠先生」。
《宋史.張載傳》
此句為1991年,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先生視察太白山後之贊語
來源:太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