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周末好去處,門票50元的魏集古村落,去魯北第一街探訪老手藝

2019-10-03     乍暖

記不清第一次萌生想要行走遠方的念想,是何時?卻記得買了人生第一個相機,是5月份的第一個午後。記不清第一次在外想家的感覺,只是孤單的想哭;卻記得現在的我,已經2個月未曾歸家……很多時候,總是如此,我們會忘卻很多看似重要的事情,卻莫名記得那些不甚紀念的節點。

國慶節前的一個周末,驅車去到了魏集,屬於濱州地界內的惠民,內心像極了歸家的孩童般欣喜,像期待餐桌上的家常便飯般,像期待媽媽口中的鄰里趣事般,像期待可以賴床的清晨般……

魏集古村落,讓我的目的地第一次打上了故鄉的標籤。

魏集的清晨

鳥兒嘰喳,風吹過發梢…

坐在魏集手工作坊街,一個門扉緊閉的店鋪門口石凳上,眼底倒映著時光的光影,隨著腳底的流水潺潺而斑駁。耳邊是鑰匙撞擊的聲響,店鋪的主人搖搖晃晃的前來;一縷縷的香甜從某個窗口飄過來,瀰漫在街頭巷尾;紅透了的辣椒、熟過的了玉米,掛在門前,縫隙間是明晃晃的日光……這就是魏集的清晨,是悠閒而自在的……

時間慢慢流淌,作坊街上的店鋪依次營業。

萬厚和香油坊的老師傅,提著鑼走了出來,一嗓子將清晨的魏集打破,吆喝聲聲聲入耳,我不甚熟悉,卻莫名覺得那字眼中、強調中,滿是時光的氣息和韻味……

打鐵處帶著眼鏡的老師傅,也鏗鏘有力的開始了一天的勞作。風箱一抽一拉,那火苗時大時小,被燒紅的鐵頭,一擊打便火花四濺,再加上那節奏感分明的號子聲,一瞬間,像是回到了小時候跟著媽媽去趕集時的時光……鮮活而親切。

繞過飄著酒香、醬香的作坊街,走過一座座臨水而架的拱橋,水面平穩,倒影著樹影、人影、店鋪的影子……內心平靜的如當下的藍天,沒有一絲的雲彩。

美食街上,懸著的紅燈籠,透過光影清楚的看見:魏集古村落這幾個字。遊人不多,攤位里坐著閒聊的店主,我湊過去,與她們用家鄉的語調聊了聊這魏集的過往與當下。不知怎得,我沉醉在這樣的鄉音中,離開的前一夜,趕在他們下班離開,我又前去搭了話。似乎生活中的艱辛與小幸福,都在那熟悉的鄉音中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魏集的夜色

在魏集古村落里,溜溜達達,時光竟過的如此之快。坐在石凳上,看著日光傾斜,陰影漸漸被拉長,午後之後,燈光亮起,就這樣輕飄飄的進入了魏集的夜色中。

水中的船舫整齊的沉默著,似乎已經記不清白日裡還坐在船上遊玩地姑娘的模樣。一切都靜悄悄的,連橋上的腳步聲都謹慎而緩慢,一排排的樹影被燈光打散,橋下的霧氣升騰,流水依舊潺潺。

美食街的店鋪也都已經關閉,寥寥幾個還開著門扉,想必是在整理這一日殘留下的工作,小小的三輪車從燈光中駛來,操著當地方言的兩個女人,把眼前的安靜打破,她們不衝突,卻似這個小世界中融洽的存在。這樣的鄉音,才讓著夜色不再單薄和冷漠。

與你,在魏集相遇

說起來,不算大的魏集古村落,走一遍下來,有手工作坊街、風味小吃街、民俗主題街、酒吧文化街和緣定街,仿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又融合江南水系得景觀,把魯北乃至齊魯民間作坊的傳統製作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這裡一一鋪排開,古法壓榨、碾磨、釀造、淘瀝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各種農副產品,是魏集古村落老街坊的靈魂所在,那些有著多年經驗的老手藝人,在這裡有了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在魏集古村落周邊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文物古蹟20餘處,西南邊就是中國三大莊園之一的魏氏莊園。華夏兵學第一聖殿——孫子兵法城就坐落在這裡,作為山東省「一山一水兩聖人」旅遊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遊覽中感受兵聖孫武傳承上千年的兵家智慧。

若是你有閒暇時間,不妨去魏集古村落,轉上一轉。幾條街巷,幾家店鋪,玉米、辣椒掛在牆頭,混著香油、辣油、醋、高粱酒的氣味,是豐收的味道,更是記憶中的味道。

小貼士:

地址:山東省惠民縣魏集鎮。

門票:50元,70歲以上老人免門票。

交通:

自駕線路

1、濟南——國道220線(過濟陽市)——沿國道220線往濱州方向走約60公里——濱州胡集收費站——往南5公里即到魏集古村落。

2、濱州——濱博高速——濱州出口下——國道220線往西走大約20公里——到濱州胡集收費站——往南5公里即到魏集古村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ydbkW0BMH2_cNUgkRZ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