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金庸筆下任性活潑的俏黃蓉,她也是被「黑洞」吞噬的翁美玲

2019-09-25     麥穗小魚

文/麥穗小魚

題記:

金庸、古龍、梁羽生被稱為「武俠三劍客」,他們的書被拍成了無數經典的電視劇或電影,深深地印刻在了人們的心裡。

而他們三人,尤以金庸為最。

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其浩瀚奔騰的才氣,俊逸瀟洒的文筆,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充滿真情、柔情、豪情,深沉委婉、細膩動人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一幅幅斑斕的社會畫卷,塑造出一系列充溢著人性美的人物畫廊,揮灑著無與倫比的雄渾力度和憾人心扉的藝術感染力。

金庸先生一共寫過15本小說,除過《越女劍》,概括起來剛好是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他筆下描寫更多的是家國天下,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種寫作風格兼具社會思想性和故事性,每每讀來總是引人入深,又思考良多。

金庸塑造了很多性格迥異,色彩飽滿的人物,他們有的豪情萬丈,有的俠之大義,有的陰險狡詐......。在這些人物中,總有一個人會勾起我們的回憶。

既是因為她的古怪精靈,又是因為她香消玉損的撲朔迷離。

這個人就是黃蓉的扮演者——翁美玲。

01/她是無人超越的俏黃蓉

時隔多年,人們提起黃蓉,想到的不是周迅,不是林依晨,不是朱茵,而是翁美玲。

她古怪精靈,讓洪七公寵溺肆愛;

她任性活潑,讓靖哥哥死心塌地;

她嬌艷欲滴,讓歐陽克垂涎三尺。

她是觀眾心目中獨一無二的桃花島主之女,也是80年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偶像,而這一切都要從《射鵰英雄傳》香港選角開始說起。

1982年,《射鵰英雄傳》其他人選早已塵埃落定,唯有精靈古怪的黃蓉一角懸而未決。於是,金庸帶著一眾人馬到香港尋找黃蓉的最佳人選。

1982年,《射鵰英雄傳》海選現場

那時候的香港美艷與慾望同在,《射鵰英雄傳》香港選角的消息不脛而走。幾千名美女演員們摩拳擦掌,靜等選角大幕的開啟。大家都希望成為金庸筆下的俏黃蓉,並幻想著憑藉黃蓉一角為自己的人生之路鋪金撒銀。

當時,海選可謂規模空前,幾乎全香港的年輕女演員都悉數到場,包括司馬燕、翁美玲等。據說,金庸先生親自坐鎮選角現場,挑選心目中黃蓉的理想人選。

此次海選分四批進行,每個演員都扮上黃蓉的妝容,並逐一與現場的男演員們對戲。在試戲過程中,公司派出了強大的陣容,比如劉愷威的爸爸,飾演「洪七公」的劉丹,還有在94版《射鵰》中飾演楊鐵心的林嘉華。金庸不僅要找到外貌神似黃蓉的演員,更是在演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說實在的,翁美玲無論是在外形上,還是在名氣上都不占優勢。她那時候只是TVB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主持人,雖然演過幾齣戲,但是不溫不火。

而讓她從眾多佳麗中脫穎而出,被金庸當場拍板的恰恰是因為她的俏皮古怪。據說,當天她化好妝,穿上古裝後,手拈一根柳枝,蹦蹦跳跳的來到金庸面前。一拱手,一作揖:「晚輩桃花島主之女黃蓉,在此見過金前輩。」

金庸眼睛一亮,喜上眉梢。好傢夥,這俏人兒三分正七分邪,不正是我要找的黃蓉嗎?

於是,大腿一拍。當場拍板,「定了,就是她了。」

說完,便鳴金收兵,打道回府。翁美玲也如願以償地做起了《射鵰英雄傳》里的女主角。

83版《射鵰英雄傳》劇照

《射鵰英雄傳》一經播出,兩岸三地,為之瘋狂。

記得小時候,吃完晚飯,便搬著凳子跑到村支書的家裡,翹首等待讓人魂牽夢繞的蓉妹妹和靖哥哥。

順便插一句,八十年代農村很少有人家裡有彩色電視,我們村只有村支書家有一台。於是,每天晚上他就把笨重的大彩電搬到院子裡,全村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跟著電視里的恩怨情仇,時而傷心抹淚,時而拍手叫好。

而翁美玲把黃蓉的靈性和古怪詮釋的淋漓盡致,她那一笑一顰,噘嘴跺腳的嬌羞總讓人心生漣漪,欲罷不能。時隔多年,人們提起她還是津津樂道。自此,翁美玲成為了一代巨星。

金庸說:「是翁美玲小姐成就了《射鵰》,不是她的出神演繹,《射鵰》不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在那個信息還很閉塞的年代,翁美玲用一部《射鵰》便讓所有人都記住了她,愛上了她,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此後,她的片約不斷,代言不斷。前途一片璀璨,似乎怎麼走都有驚喜。

然而,就在人們還沉浸在她的活潑刁鑽不可自拔時,一個悲涼的午夜,她獨自一人,打開家中的煤氣,與世界,與愛她的人們,默默地說了聲再見。

便,再也不見!

02/為情所困,香消玉損?

1985年5月14日,這個墜落人間的精靈,和所有人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她如一顆流星刺破了整個夜空,也刺傷了所有人的心,滑落天邊,便再無相見。

據港媒報道,翁美玲死時身上穿著一件紅色睡袍,日曆牌上,赫然留著一句話:DARLING I LOVE YOU。

於是,人們紛紛猜測她是為情所困,矛頭直指「無線五虎」之一的湯鎮業。因為,當時翁美玲正在和湯鎮業談著戀愛。

那時,翁美玲的事業如日中天,湯鎮業也得意於影圈。雙方都很忙,聚少離多。由於用情太深,翁美玲常常對這份感情缺少安全感,經常患得患失,找著茬地跟湯鎮業爭吵。為了排解內心的焦慮和壓力,她開始流連於夜店。

1985年年初,湯鎮業要去台灣拍戲,會離港很長時間。就在農曆年之前,她因為聽到太多的風言風語,先後兩次嘗試自殺,但後來都因為後悔而放棄了。

當年5月11日,為排遣朋友的鬱悶,苗僑偉邀湯鎮業到淺水灣游泳,同行的還有戚美珍和另一「無線」藝員吳君如。

戀愛中的女人都是患得患失的,經不起一丁點兒的閒言碎語。或許,正是因為「同游事件」徹底壓垮了翁美玲脆弱的心裡防線。這一次,她決定不再回頭,決定為這份讓自己心碎的愛情畫上一個句號。同時,也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句號,從此不再留戀塵世。

於是,那個令人痛心的「翁美玲自殺事件」便發生了。湯鎮業自此便成為了千夫所指,萬人共怒的負心漢。他不想解釋,也不願解釋。畢竟,在他心裡還是愛著翁美玲的。畢竟,他也為這突如其來的噩號傷心欲絕。那段時間,湯鎮業如同一個行屍走肉的稻草人,立不起,站不直,只有在苗僑偉的陪同下方能行事。

翁美玲入殮那天,現場一片悲慟。

湯鎮業滿眼淚水,走到翁美玲的身邊,從懷中掏出半把梳子,放在她的棺木中。這是香港的風俗,寓意為「今生結髮,來世同行。」可見,湯鎮業對翁美玲的愛之深。雖未婚,但早已把她當做自己的妻子。

1985年5月19日,是翁美玲最後和大家說再見的時間。為她抬棺的是「無線五虎」中的黃日華、劉德華、苗僑偉、梁朝偉和其他四位明星大腕。

靈柩出殯時,整個香港為之轟動。無數影迷紛紛列隊為這位帶給自己無限憧憬和歡笑的俏黃蓉送行,陪她走完最後一程。甚至,有的影迷悲慟至極,衝破路障,不顧警察的阻攔,追著棺木不斷拍打,現場哀嚎四起「美玲,你不要死」。

翁美玲靈柩出殯現場

可見,翁美玲當時的影響力之大,人們對她的愛有多深多濃。而,湯鎮業全程忍受著人們的謾罵,只言未語,止不住的流淚。

一代美人,香消玉損。自此,湯鎮業便被貼上了負心漢、絕情郎的標籤。形象和事業每況愈下,不比從前。

今天,我們在翁美玲的墓志銘上依然可清晰地看到這段文字:

「尋找天國,沒有你的存在,世界是那麼的冷清。對我們來說,一切都不一樣。

如果你能重返我們中間,整個世界將宛如天堂。」

「如果你能重返我們中間,整個世界將宛如天堂」,這既是對一個演員最高的讚譽,也是對所愛的人最深的緬懷。

只是,世間沒有如果。

03/少年的陰影,是吞噬她的」黑洞「!

在所有人都認為翁美玲的死是為情所困,是湯鎮業造的孽時,2013年有人建了一個翁美玲網站,網站上不僅披露了很多張翁美玲罕見的舊照,照片上她稚氣未脫。然而,讓人為之震驚的是那句話:「I was not surprised to hear that Barbara had committed surcide.(我不驚訝翁美玲會自殺)」

這個人就是羅泊.萊得鮑,翁美玲少女時期的荷蘭男友。

Rob曾和翁美玲在英國交往四年,是翁美玲的初戀。他說,我之所以不驚訝於翁美玲的自殺是因為我了解她的內心「黑洞」。

他回憶起和翁美玲相戀的時光感懷之餘,卻不無惋惜。Rob告訴世人,「1997年,在翁美玲17歲時,曾經為了和他去荷蘭度假而撒謊,被父母知道後,拒絕他們再繼續交往。於是,她便服藥自殺,最後被及時送到醫院才得救。」

是什麼讓翁美玲的內心如此的脆弱,是什麼讓她想一次次地結束自己如花似玉的生命?

有位心理學家給出了和Rob同樣的答案:少年時的陰影是吞噬她的「黑洞」!

翁美玲有一個坎坷的童年,她是私生女。她的父親是個海軍軍官,有妻有妾,有家有室。她的母親備受指摘,常常偷偷抹淚。這一切,都被幼小的翁美玲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從此,命運的戲謔,世事的薄涼在她稚嫩的心裡結了疤。

有人說:「快樂和痛苦往往只有百米之遙。」

在翁美玲七歲以前,有著父親的撐腰,她們母女倆過得還算不錯。但是,在她七歲那年,父親離世。母親無名無分,自然不會分到什麼家產,寄人籬下的母女生活從此陷入了困頓。

後來,母親改嫁,遠走英國,留她一個人在香港的舅舅家呆了兩年。這兩年,她孤獨而自卑,看到別人都有爸爸媽媽陪著,其樂融融的樣子,她就忍不住哭泣,忍不住咒怨這無情的世界。

在她的前半生(13歲之前),情婦、私生女、孤獨、悲涼、被排斥......,成為了她的關鍵詞。那時候的她感受不到一點溫情,體悟不到一點人間的愛。慢慢地,心裡產生了陰影,長出了盔甲,吃力地去對抗和討好這充滿敵意的世界。

所以,她早熟,她少年老成,年紀輕輕便深諳世道。據說,13歲那年,她自己與英國移民局交涉,辦妥了簽證。14歲,便獨自一人提著箱子去往了英國。

十二三歲的年紀,本應該是一個女孩最燦爛無邪的花季。而翁美玲為了抵禦人世的風雨,壓抑著自己的天真,隱藏起自己的柔弱,披上了堅強的外衣,圓滑的讓人心疼,事故的令人心酸。

依稀記得,有位哲人說過:

「揭開少年老成的華麗外面,往往裡面都藏著一個個滲著血的傷疤。

深以為然!

有誰不想在烈馬青春的日子裡,單純而無拘無束地肆意奔騰;有誰不想在彌足珍貴的韶華里,簡單而無憂無慮地憧憬未來。

可是,命運似乎不會善待所有人。

有些人,他們的頭上就是會有那麼一塊烏雲,久久不散,時時下雨。把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夢想的熱情澆的冰涼。甚至,澆滅了他們對生的希望。

而,人一旦見不到「光亮」,見不到「陽光」,心理就會發霉,就會產生陰影,進而形成黑洞。這個「黑洞」會不斷地吞噬著一切「暗物質」——自卑、焦慮、妥協、消極、冷淡、漠然......。最終,也會慢慢地吞噬掉一個人生無可戀的生命。

就像翁美玲心裡的那個「黑洞」一樣,無情地吞噬了她如花似玉的生命,不免讓人唏噓不已。

而,驅動這個「黑洞」不停運轉的核心動能恰恰就是——自卑。

04/不斷升級守護健康的「心靈衛士」,是破除自卑的關鍵

猶太哲學家斯賓諾莎說過:

「最大的驕傲和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靈的最軟弱無力。」

心靈是一個人看世界的窗口。強勁的心靈看到的是世界的美好,感悟的是人間的溫暖;相反的,孱弱的心靈看到的全是社會的髒污,人性的薄涼。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認識指導行動」。對世界認識的不同,也會讓你做出截然不同的行動。那些滿眼儘是美好的人,做事自然是積極的,為人自然是和善的;而那些心裡充滿憤世的人,做人做事都不免差強人意。

所以,黑格爾才會說:「自卑往往伴隨著懈怠。」

這種懈怠不僅體現在工作是否進取,做事是否積極上,還體現在一個人是否具有向上的心態。而,往往心理上的懈怠比身體上的懈怠更可怕。它會讓一個人對生活失去鬥志,對人生失去激情。

其實,說白了,自卑就是一種自我否定。一味地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以至於產生不安、焦慮、孤僻、暴躁、自暴自棄等心理陰影。

心理學認為,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視。自卑常常會把一個人弄得心灰意冷,以至達到萬念俱滅,百事皆休的地步。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所以容易對生活失去希望。長此以往,就會產生一種悲觀厭世的情緒。甚至,嚴重自卑的人會有輕生的念頭,一如翁美玲。

而自卑心理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當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和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從小的經歷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幼年的心理陰影是產生自卑的關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長大後走的路,都是小時候心理陰影的輪迴。」

其實,人生很短。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深刻影響的關鍵時期就那麼幾個,其中童年經歷的影響尤深。心理科學的研究已證實,不少心理問題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癥結, 自卑作為一種消極的心態也不例外。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也認為,自卑情結是由幼兒時期的無能狀態和對別人的依賴而引起的。由此可見,在心智不成熟的幼年時期,內心是極其脆弱的。當一個孩子受到歧視、慢待,遭受打擊、挫折而得不到大人們及時的疏導和鼓勵時,心理便會留下一道陰影。久而久之,心裏面的陰影越積越多,面積越來越大,便會極易產生自卑感。

很多人認為,自卑感等一些心理陰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消失,不必大驚小怪。

其實不然!

自卑感就像被關在潘多拉盒子裡的「魔鬼」,當你一切順風順水時,它不會錦上添花。而當你遇事不順時,它便會跳出來雪上加霜。折磨你,肆虐你,在你看似癒合的自卑心上撒鹽,讓你痛苦不堪。

都說,一個備受自卑感折磨的孩子,他的安全感是-10000分的。

別人給了100分 ,遠遠不足;

給了1000 分,也還是不夠;

只有給10000 分,才能填平。

少一點,就依然惶恐,依然不安!

但,這是否就意味著自卑感就像身上的脂肪,任你怎麼甩都甩不掉呢?

當然不是!

命運是可以被修改的,正如阿德勒所說:「每一個人的童年經歷都不是決定性因素。」

換句話說,自卑是可以改善的,也是可以克服的。

首先,正確的評價自己。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而那些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認為自己是這世間最差的、最無能的人,把自己看的一無是處。常此以往,便會導致心理壓力逐漸增大,從而產生自卑心理。所以,我們要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要有一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境,通過持之不斷的努力,為自己的能力加碼,為自己的自信心加碼。

其次,客觀的對待競爭。有競爭必有勝負,失敗乃兵家常事,並不丟人。客觀公正地審視失敗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把失敗歸結於自己的無能。俗話說:「不以一次失敗論英雄」,我們不能因一次失敗,就認為自己能力不行。面對競爭,面對失敗,我們要拿出為勝者點贊的度量,也要拿出為自己助威的氣魄。

最後,不斷加強性格鍛鍊。心態對於一個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憂愁悲哀痛苦的情緒會把一切看的暗淡無光,也會對美好的事物視而不見。長期把自己置於陰暗中,難免會自卑。而治癒自卑的關鍵就是加強性格鍛鍊,通過性格鍛鍊,不斷地找回自我,不斷地磨練意志。有句話說:「性格決定成敗」,當你擁有一個堅不可摧的性格時,成功遲早會光顧你。而成功會培養自信,自信會驅走自卑,沒有了自卑便會擁有一顆向上的心態,從而讓你取得更大的成功。這會形成良性循環,讓你受益一生。

當你像360安全衛士一樣,經常給自己的心靈做個體檢,清理和查殺掉心理上的灰塵和病毒,把該補的補丁補上,把該修復的漏洞修復,那麼你的身體機能就會得到優化,做起事來會更加高效,生活起來也會更加清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yBNdG0BJleJMoPMeZ_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