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圖書館的歷史及三次「劫難」

2019-05-22     丹楓飛雲

邢台圖書館的歷史及三次「劫難」

邢台之有藏書,由來已久,早在明清時期,清風樓就是官府藏書之處,到民國時期,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鍾麟曾在清風樓設立「中山圖書館」,淪陷期間邢台於府前東街南側建立圖書館,1945年邢台解放後,定名為邢台圖書館,館內藏書2000餘冊,訂新華日報4份,管理人員1名。1946年,邢台市民眾教育館恢復,圖書館變為該館的一部分,改名圖書室仍在原址辦公。1948年,民教館遷花市街北端西側原裕民公當(當鋪)院內,圖書室隨之遷入,占房三間,管理員一人,翌年,民教館更名人民文化館,圖書室改稱人民文化館圖書室,到1950年,圖書室藏書達5000餘冊,分40類,當時館內藏有《欽定全唐書》一套,計1684冊;《宋史》一套,計800多冊;《滿清和帝俄談判記錄》一部,三部書較為珍貴,為圖書館鎮館之寶,1953年,邢台人民文化館改名邢台市文化館,圖書室改稱文化館圖書室。

「劫難」一:不等價交換

1953年,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用3000多元書籍將邢台圖書館的鎮館之寶《欽定全唐書》、《宋史》做了交換,兩部書計2500餘冊被運往北京。如今看來,這不算浩劫,幸虧國家圖書館把這三部珍寶拉走,才能保護好,不然在邢台恐怕也將丟失或毀壞。

1954年,駐邢台的抗美援朝志願軍捐贈邢台圖書室數千冊圖書,此時圖書室從文化館搬至清風樓上辦公,藏書已達8000餘冊,後增加至萬冊以上,1958年圖書室從清風樓搬迴文化館。

「劫難」二:邯邢專區合署

1958年,市縣合併,邯邢專區合署,邢台市被取消,圖書室無人管理,丟失甚多,到1961年,圖書室僅剩下2000餘冊圖書,後邢台大學停辦,該校圖書館20000餘冊圖書交給圖書室接管,由於無人管理,丟失甚重,1961年邯邢分置,重置邢台專區和邢台市,翌年,邢台市成立邢台圖書館,圖書館藏書僅剩下5000餘冊,計1958--1961年邢台專區被撤銷,邯邢合署的三年間,邢台圖書館共損失約25000餘冊圖書(含邢台大學圖書館的部分),約占圖書館藏書的六分之五。

1963年8月,邢台圖書館遷至牛市街對面一小樓內,面積80平米,職工3人。

「劫難」三:文革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邢台文化館和圖書館合併,不久兩館停止活動,圖書損失嚴重,藏書寥寥,所剩無幾。

1980年重建邢台圖書館

1977年,在橋西區育才南路動工修建新邢台圖書館,於1980年7月落成,8月20日對外開放,由於經過三次變故,邢台圖書館70年代以前的古舊書籍幾乎沒有,所有藏書幾乎都是重新采編,現館占地面積約6372平方米,建築面積3670平方米,使用面積2600平方米,其中:書庫1000平方米,閱覽面積600平方米,另有閒余空間出租給幾個輔導學校用,本館藏書以圖書和報刊兩大類型為主,現有各類文總(書籍、報刊、音像)藏量為24萬冊(件)。

2012年邢台新圖書館落成

2012年6月29日,邢台市圖書館鋼鐵路新館以嶄新的面貌向社會開放。2018年5月14日,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結果公布,邢台市圖書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評定為國家一級圖書館。2018年12月,被中國圖書館學會公布為2017年全民閱讀優秀組織。

邢台市圖書館占地面積6372平方米,建築面積3670平方米,使用面積2600平方米。 邢台市圖書館新館位於邢台市鋼鐵北路789號,投資近1億元,建築面積2.5萬多平方米。設參考諮詢部、典藏圖書室、借閱室、閱覽室、少兒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公共電子閱覽室、多媒體室等讀者服務窗口,擁有閱覽座席400個,少兒閱覽座席70個

截止2017年底,邢台市圖書館館藏各類紙質文獻46.7萬餘冊,電子圖書27.6萬餘冊,並訂購了萬方全文資料庫、博看電子期刊、讀秀知識庫、全國電子報紙索引資料庫與維普考試系統資料庫等數字資源,實現了「全開架、零門檻」免費開放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xIWYmwBUcHTFCnfXu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