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總是戲稱「全網只有300個追星女孩」,而所有追星女孩「往前數三代都是E家人」。
雖然有些許誇張成分,但是EXO作為現象級組合曾稱霸中韓飯圈的神話也是不爭的事實,而當年吳亦凡的解約出走以及後續的所有事情則給這個組合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歸國四子經過幾年的沉澱後,各自的發展道路都更加明朗。但畢竟是有著同樣出身經歷的前同事,任何一方有風吹草動,總免不了會被追星女孩拿來談論比較。
要說最常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還是非吳亦凡莫屬。面對即將到來的而立之年,他究竟會是焦慮,還是釋懷?
01
吳亦凡出生於廣東。和大多數單親家庭一樣,他和母親的生活並沒有那麼順風順水。這段不太圓滿的婚姻經歷統統被母親轉換成對兒子的殷切期盼,傾注過多的母愛也讓他感受到了焦慮、壓力。
他待過廣東、甘肅,又跟隨母親移民加拿大,不斷變化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他早期沉默寡言的性格。
他有一個「雞湯凡」的外號,正是來自於那個自閉時期瘋狂從書上汲取知識的習慣,他只能通過這個方式學習說話、觀察的技巧。
追憶起童年,他從13歲就開始打籃球,籃球是生活帶給他的第一份快樂。如果不是因為傷病,那麼如今他可能已經實現了成為一名專業籃球運動員的目標。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母親覺得打球不是一條能走很遠的路。
年少時期吳亦凡曾好幾次離家出走過,但有時只是出去溜達了一圈,時間短到母親也沒有意識到兒子離家出走了。
最長的一次離家他去了韓國,SM給練習生開出的「包吃包住」福利讓他意識到了自由的來臨。
練習生的日子是漫長而辛苦的,身邊也不斷有好友退出。吳亦凡曾在某個年三十拒接過母親的電話,只因為他怕聽到電話那頭的關心後會瞬間崩潰放棄。
但他明白,如果選擇在這個時候放棄,就賺不到錢,沒法給母親一個交代,所以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02
直至2012年吳亦凡作為exo組合成員正式出道,隊長、主rapper、門面的光環在身,一時風頭無兩。但當年的吳亦凡有多意氣風發,解約時帶給粉絲、路人的震驚就有多大。
2014年,吳亦凡向法院提出與SM解約,隨後回國。
他的行為究竟是為了自由還是出於自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場,只針對吳亦凡本人來說,這一選擇自然是有利有弊,但究竟是不是利大於弊,即便在五年後的今天我們也很難去下定論。
吳亦凡說,他不是一個擅長做規劃的人,多年前他就對粉絲坦言「不敢保證自己會變成什麼樣」。
人生每一個階段對於他來說都是有收穫的,但收穫也意味著與此同時必然會失去其他一些東西。這些都是「生活所必須經歷的」。
03
歸國之後的吳亦凡是迷茫的。剛剛解約的他不知道可以相信誰,初期也找不到專業的圈內人士對他進行幫助。於是母子二人事隔多年又一次並肩站到了一起。
但在一些演藝經紀事務上,他與母親的價值觀念、工作方式仍會產生一些分歧,例如,找上門的公司有很多,母親覺得大公司更加靠譜穩妥,但吳亦凡礙於之前的經歷不願再簽大公司,他更傾向於組建一個像家庭一樣的團隊,所有人都能夠相互信任、共同成長。
但他也是幸運的。在回國後,首次「觸電」就參演了徐靜蕾的《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後來的《原來你還在這裡》憑3.37億創下當年的青春片票房紀錄,《西遊伏妖篇》在賀歲檔也獲得了不俗的成績。
此外,他也接觸了不少大IP、大製作、大導演的項目。在如今網友統計的90後小生票房實績里,吳亦凡憑藉四部一番電影的24.33億總票房依然穩坐第一。
如果說對於吳亦凡的演技網上褒貶不一,那麼他的時尚成績才是最讓人心服口服的。他於16年官宣代言burberry,是品牌歷史上的首位非英國籍代言人,對於時尚圈、娛樂圈來說無疑是一次平地驚雷。
18年10月,吳亦凡又正式成為LV代言人。除邀請參加廣告拍攝、將照片發布在多種社交平台上之外,還特地在官方推特中使用中文進行宣傳。
連全世界擁有3.9億觀眾有線電視頻道CNBC旗下的CNBC International也在節目中肯定了他作為LV全球品牌代言人的影響力。
而這兩次「無縫銜接」的代言說明LV在吳亦凡BBR代言還未到期時就幾乎敲定了他,足以可見他的個人魅力。
啟用代言人是品牌輸出街頭風時尚、擁抱年輕市場的重要舉措,但在層級分明的時尚圈內,頂級高奢對於代言人的選擇絕非幾次酒場人情來往就能決定的。
往往會對候選人進行一次漫長的考核,包括但不限於接觸團隊、穿品牌服裝出席活動等等。外形、口碑、影響力、契合度都是考核的重要指標,而吳亦凡是毋庸置疑的最佳人選。
吳亦凡上過國內外多個頗具有影響力的舞台,追隨者眾多,音樂銷量、電影票房都證明他不僅人氣不菲,粉絲轉化率也十分可觀。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外形氣質優越。吳亦凡眉目立體,辨識度和衝擊力並存,187的身高在時尚圈也不會比專業模特遜色,無論是頭型、臉型還是身型對於駕馭各種時尚風格都有極高的適應能力,這一點從他的舞台、角色或者私服造型都能看出一二。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其它由團隊主導接洽商務資源的藝人,吳亦凡本身就和多位時尚圈人士關係十分要好,總監、設計師等品牌的關鍵人物也都會和他頻頻互動,甚至是幫助他宣傳新歌。
所以,這樣的合作機會對於品牌、藝人雙方都是互利共贏的選擇。
此外,吳亦凡在兩年前就達成了國內五大男刊、五大女刊首位且唯一滿貫,至今也沒有第二人能超越。
而Fashion Exchange曾聯合CBNDate共同發布了全球首個時尚IP
04
整體而言,近兩年吳亦凡在影視、時尚上的步伐比之前放緩了許多,顯然他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音樂上。
在第一次擔任《中國有嘻哈》的導師前,說唱還是一個未被廣泛認可的小眾領域,吳亦凡「大眾流量」的身份讓他處在了一個被rapper嘲諷、被觀眾質疑的尷尬位置上。而接連幾次節目導師擔任下來,也的確讓大眾看到了一個更完整的吳亦凡。
吳亦凡其實是很典型的90後,在音樂上也有著自己的堅持。他一直致力於將自己熱愛的說唱和中國元素相結合,《中國新說唱》的主題曲《天地》就是他帶著這樣的初心所創作的作品。對於他來說,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過程遠比結果更有趣。
18年,吳亦凡在一次採訪中被問到目標時,他說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夠「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也想成為「音樂界的成龍」。夢想固然可貴,但是此話又引來一波腥風血雨的群嘲。
儘管華語音樂在世界範圍內的聲量有目共睹,但這並非一時造就的,也很難由一人來改變,連天王周杰倫都不敢妄言將華語音樂帶向全世界。
雖然吳亦凡有足夠多的粉絲始終不計回報地支持著偶像的音樂,但在許多路人眼裡,吳亦凡的實力跟不上他的野心,這種矛盾也為之後轟轟烈烈的「itunes刷榜」事件埋下了導火索。
此外,《大碗寬面》也是吳亦凡的重要標籤之一。這本是前兩年他在綜藝中的一段即興說唱,但在網上卻衍生出了鋪天蓋地的鬼畜視頻,成了眾人攻擊他唱功的最大笑料。
這樣一個本是奔赴反黑前線的粉絲心裡不願想起更不願主動提及的黑詞,吳亦凡卻毫不避諱地拿來當歌名,並且用娛樂化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你擁有你的天地 沒人能夠把你定義 快樂才是真諦
所以何必針鋒相對 你看這碗又大又圓
相聚就要舉起杯 你看這面又長又寬
其實,這不是他第一次用音樂回擊如潮的黑評。曾經他的live消音視頻被虎撲用戶刷屏吐槽,吳亦凡粉絲的奮起反擊引發了一場粉黑大戰。
而吳亦凡本人當時在微博親自回應,還發了一首歌diss虎撲直男,這一火上澆油的舉動也使得對立雙方更加極端:粉絲被成功虐固粉了,但也激起了黑子越戰越勇的反骨。
這場撕逼最終走向了不了了之,直到大碗寬面的出現,當初的直男紛紛在彈幕里刷起了「吳亦凡好可愛」「吳亦凡對不起」的道歉,如今MV在B站上的播放量也已經超過了1000萬次。
同樣是寫歌回應,唯一不同的是吳亦凡此次主動放低了姿態,用自嘲自黑的方式與大眾和解。
那麼吳亦凡和虎撲直男的戰火真的就此平息了嗎?答案不然。在「愛豆和直男天然有壁」的大環境下,無論是取樂吳亦凡、還是向吳亦凡道歉,這場鬧劇根本上還是跟風心理作祟、情感無處宣洩導致的犧牲品。娛樂圈裡還是會有下一個吳亦凡,和他的大碗寬面。
藝人被攻擊是常態,但大多數人選擇了沉默。可能早期的吳亦凡也是如此,為了不出錯,為了偶像包袱,他會給自己定下一些「莫名其妙的條條框框」,這是對粉絲的負責,也是對自我的保護。但他不希望生活被工作完全填滿、吞噬,也急需一個出口來釋放真正的自己。
所以現在的吳亦凡時常打破高冷嚴厲的形象轉而在節目中展現溫柔或搞笑的一面;會在抖音與李雪琴互相喊話;會在節目中帶一隻皮卡丘出鏡採訪,自嘲是「人間皮卡丘」;在網上瘋傳他疑似戀愛的視頻中,展現了男生戀愛時的可愛單純;而身材的輕微發福也證明著他心態的改變。
吳亦凡身上有許多文身,例如,左邊手臂紋著「Fortitude」,意為「堅韌,剛毅」;右手臂上有一個「Dreamer」,還有一句小小的「If you can't live longer,live deeper」,意思是說若你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那不妨拓寬生命的深度;腳踝上也很巧妙地文了「step by step」。
每一處都有自己的意義,也揭示了他每次文身時所處階段的心境,就像是人不會第二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他在用這種方式無時無刻地警醒、鞭策自己。
毀人譽人,只在一念之差;紅黑大潮,他都經歷過。
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有那麼多粉絲,粉絲會不斷成長,偶像會不斷疊代,每個人都會回歸自己的生活,這也是每個愛豆的必經之路。不紅的那一天必然到來,能帶給他危機感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