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價2毛一斤,種一畝虧幾百塊,農民委屈無奈:不如爛在地里

2019-11-25   我會種

如果問全中國家家戶戶吃的最多的蔬菜是哪一種,那恐怕非大白菜莫屬,大白菜算是中國餐桌上的必備蔬菜了。可是現如今,這種人人都吃的蔬菜,地頭收購價格已經跌到0.2元一斤了,成了名副其實的「白菜價」了。白菜價降到了近幾年的低谷,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來看一下。

每到冬季來臨,大白菜卜便成了家庭餐桌上的主角,家家戶戶成堆的冬儲菜也是很多人記憶的冬季元素。但是今年氣候條件比較合適,種植白菜的菜農普遍豐產了,白菜整體供應非常充足,所以白菜的收購價格也就不斷地下跌,以致現在的低頭收購價每斤不到2毛錢,對於這樣的行情,有農戶也是哭笑不得:「這樣的行情還不夠人工成本呢!如果把種子、肥料、農藥和地租的成本全算上,每畝還要虧損幾百塊」。因為收購商很少,現在更是有農戶直接把白菜搗爛在地里,抓緊時間趕種下一茬作物。

通過最近幾年的觀察總結,我國水果、蔬菜的價格都陷入了一個「怪圈」,那就是價格一年高一年低,大小年的情況非常明顯,這種現象對蔬菜來說更為明顯。價格低的時候農民種植意願低,等到第二年供應量減少價格升高;價格高起來之後農民又紛紛種起來,結果價格自然就降了下來。最近幾年白菜行情也是如此,雖然價格忽高忽低,但整體上卻是下降的,主要是種白菜的農戶太多了。我國白菜在全國範圍內都有廣泛種植,主要產地有河北、河南,但是最近幾年,山東、內蒙古、江蘇等好幾個蔬菜產區,一到這個季節都種白菜,導致大白菜供大於求,價格自然直線下降。

對於白菜的這種價格行情,很多專家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農民種植的盲目跟風,看到別人種什麼賺錢了,自己也學著種起來,看到什麼價格高,自己也開始種起來,當市場上太多人都這樣跟風種起來時,可以想見,此時想賺錢也是很難了。實際上,筆者認為農民也有自己的難處,現在農產品價格都很低,種糧食更是不賺錢,農民也是苦於沒有賺錢的路徑,所以才會不斷的改變策略,去嘗試一些賺錢養家的種植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