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驅車型鼻祖 雜草叢中遇80年代日產第七代藍鳥

2019-07-01     zlu生活

現如今,後驅車已經在新車市場上變成了鳳毛麟角的存在,只是少數豪華車和高性能車型才會採用如此設計。但要知道在三、四十年前,情況可完全不同,那時候,新車市場上能買到的大多數車型都是後驅車,前驅車的稀有程度恐怕和今天的後驅車有一拼。

而這輛在雜草叢遇到的代號U11的第七代藍鳥,正是響應著當年的這股前驅大潮,於1983年10月開始正式發售的一款橫置發動機前輪驅動布局的車,不再像以前那樣採用更傳統、同時在重量平衡上表現更好的縱置發動機後輪驅動布局。

前大燈的設計,無不讓人想到了80年代滿大街的日產公爵,或許是由於總設計師都是石川康雄、外觀內飾設計師都是圓勛夫的緣故,車架番號U11的第七代藍鳥和之前的車架番號910的第六代藍鳥,雖然在機械設計上改變甚大,但在外觀設計風格上基本沒有太多不同。

前排的整體設計簡潔實用。

這輛藍鳥的方向盤尺寸不小,兩輻方向盤位置非常靠下,方向居中時給駕駛員留出了寬闊的視野來觀察儀表。

儀表信息簡潔明了,如果不能理解這種簡潔的話,看一眼同年代的老奔馳,也就可以理解了。表顯里程27萬多公里,廉頗老矣了。

這代車型的藍鳥也只有四缸發動機提供,包括了1.6L、1.8L、2.0L三款自然吸氣SOHC發動機,在發布之初搭配的變速箱則包括4速和5速手動變速箱、3速和4速自動變速箱四種。而這輛搭配的是五速手動變速箱。中控台下面還能看到一盤磁帶,那時車內聽歌還需要用磁帶機。

後排舒適度不錯,但是腿部空間並不寬裕。

這種無B柱的設計的確在車身剛性上差很多,可拆卸安全帶更是與安全的宗旨相違背,於是後來就被淘汰了。

她也是第一款正式被叫做「日產藍鳥」的藍鳥,之前的藍鳥都被叫做Datsun藍鳥。自這代車型開始,日產自動車正式改變了稱呼,在全球範圍內完全棄用了使用了幾十年之久的「Datsun」品牌,車檢證上登記的車輛品牌,從此也開始變成了「日產」。

該車採用了十四寸的五幅輪圈,往裡面看還是盤式制動器。

車尾給人的直觀感覺就是全是燈。兩個巨大的尾燈占去了整個車尾的五分之一面積。如今已經越來越少有車型採用大面積的紅色尾燈了。

藍鳥算得上和我國相當有緣的一款車型。第七代(U11)就在1980年代初的改革開放初期進口國內,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的第八代(U12)和第九代(U13)這兩代車也曾被大量進口,算得上那一時期最常見的進口車型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w3XX2wBUcHTFCnf8v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