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艷陽天」背後的故事

2019-07-03     醬酒直通車

文章源於 作家文摘

1950年,胡石言的小說《柳堡的故事》發表。小說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某連副班長李進與柳堡少女二妹子漸生情意,為了革命事業,他們暫時擱置兒女情長,積極投身革命鬥爭,幾年後重逢,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1957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陶玉玲等主演的同名電影《柳堡的故事》公映,電影還把小說里寫到的「九九艷陽天」這首民歌,「原汁原味」搬上了銀幕,旋即風靡大江南北。這部在當時相當罕見的描寫軍人愛情的影片,被稱為「新中國電影的一抹溫柔」。今天為您揭秘影片背後的真實故事。

——編 者

十八歲的哥哥呀想把軍來參……這一去呀槍如林彈如雨呀——

一個只有開頭的愛情故事

《柳堡的故事》是新中國銀幕上罕見地描寫現役軍人愛情的故事片。電影的結尾,副班長和二妹子重逢,有情人終成眷屬。可你知道嗎,它的原型故事,僅僅是一個開頭。副班長的原型在1945年就犧牲了。

這個故事,其實是兩個剛剛成年的小伙子聊天「聊」出來的。

1944年,新四軍一支部隊進入揚州寶應駐訓,團油印小報《戰鬥報》主編、19歲的胡石言,向一營二連的通訊員、18歲的副班長徐金成約稿,徐金成向胡石言講了自己的心事,他和房東家的姑娘「好上了」。

房東家的二姑娘喜歡上了徐金成,二妹子給徐金成洗衣服,徐金成教二妹子認字。徐金成發現自己口袋裡藏有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你好」;不久,他又發現了第二張紙條「你真好」。就在兩人感情升溫之際,部隊要出發奔赴前線。

胡石言問他倆人有無約定,徐金成說:「我是要出發打仗的,保不定哪一仗吃一顆『花生米』犧牲了呢,害她白等。」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這次交談,記錄了世間一份真摯的感情。只是,這段情感才開始就戛然而止了,1945年9月,徐金成在宜興丁蜀山戰役中不幸犧牲。胡石言曾託人到寶應尋找「長辮子二姑娘」,但因掌握情況太少,一直未能找到。

1949年,病中的胡石言得知寶應解放的消息,他想二妹子一定分得了土地,也許都結了婚抱上娃娃了。徐金成如果健在,也會感到欣慰。繼而他又想,人們往往只知道革命者犧牲生命,卻不知道許多革命者還曾犧牲過愛情,而後者有時比前者還更困難,如果把這一點寫出來,豈不更有現實意義?

1950年,胡石言將這個深深打動他的故事,寫成小說《柳堡的故事》,發表於《南京文藝》,後轉載於《新華月報》,署名石言。幾年後,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柳堡的故事》放映,紅遍全國。胡石言和電影主創們將結局設置成了:二妹子參加了游擊隊、又入了黨,兩人重逢,終成眷屬!

只要你不把我英蓮忘呀,只要你胸佩紅花呀回家轉——

現實中的二妹子是否圓滿幸福

現在已無從獲悉,二妹子究竟知不知道她的心上人1945年就已不幸犧牲。因為,二妹子到底是當地的哪位姑娘,目前比較明確的兩種說法,也都只是猜測。但無一例外的是,二妹子受到所愛之人的影響,後來都毅然參加了革命。

柳堡曾叫留寶垛、留寶頭。胡石言所在部隊駐軍那會兒,則是叫劉壩頭,因為沿河儘是大柳樹,在創作小說時,胡石言將地名改成了「柳堡」,「堡」有戰鬥堡壘之意。

1957年,電影《柳堡的故事》紅遍全國,柳堡從此名聲大振,於是,當地人索性將地名改作柳堡。

柳堡的名字改變了,但柳堡人一直以來的愛國擁軍熱情從未改變。上世紀50年代末,柳堡女子民兵班正式創建,後擴編建連,現為「柳堡二妹子」民兵連。在戰爭年代,當地很多人身上都有二妹子的影子,「柳堡二妹子」民兵連連長施海燕告訴筆者,最像二妹子原型的是夏美英,不僅人名像、經歷更像。

夏美英出身在柳堡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兄妹七人,排行老二,大家平時就喊她「二妹子」。抗戰時期,她父親、哥哥、嫂嫂、大姐先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新四軍來到柳堡後,她負責組織婦女識字,和莊上的姐妹們一起站崗、放哨、納軍鞋、護理傷病員。後來,她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新四軍。在她的帶動下,好幾個農村姑娘和她一道走上了前線。

「可惜夏美英沒有留下照片,她也再沒有回到柳堡,所以,我們無從得知,這一生她有沒有再遇上她的『副班長』,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施連長說。

關於二妹子的原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流傳較廣。

曾在1944年進駐寶應縣劉壩頭的某部連隊,也就是小說里的副班長原型徐金成的部隊,因這部電影,正式命名為「柳堡連」。而這支英雄連隊也有自己認定的「二妹子」:女戰士甘文英。

甘文英,1927年出生,江蘇高郵人,1945年8月入伍,曾被華東軍區授予「一級人民英雄」榮譽稱號。她的經歷也與二妹子也比較吻合,巧合的是,她還長得酷似電影里飾演二妹子的陶玉玲。資料顯示,建國後甘文英在部隊幼兒園任指導員、園長,多次被評為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先進教育工作者。

哪怕你一去呀千萬里呀,哪怕你十年八載呀不回還——

二妹子的愛情故事還在流傳

隨著《柳堡的故事》大獲成功,二妹子純情甜美的微笑成為那個時代青春偶像的象徵,第一次走上銀幕的陶玉玲成了人人喜愛的明星。這部電影成就了陶玉玲,同樣,它也讓二妹子成了表現軍民魚水情深的代表人物。

1992年,柳堡女子民兵班更名為「柳堡二妹子」民兵班。

2014年,擴編建連,成立「柳堡二妹子」民兵連。當時,共有260餘名女青年踴躍報名,經層層篩選,最後留下了68人。

60年來,一代又一代「二妹子」勇立時代潮頭,赤誠擁軍報國,演繹著柳堡故事新篇。

「柳堡二妹子」民兵連的女戰士中,至今還熱傳著第三任班長鄭秀華的故事:鄭秀華20剛出頭時,上門提親的人就接踵而來,但她偏偏愛上了解放軍戰士鄭繼貴。鄭繼貴兄弟5人,父親去世早,母親常年有病,鄭繼貴總是牽掛著這個家。鄭繼貴說:「我去當兵的時候,她已經去我家了。在那個年代,一個女孩子,在沒有結婚的情況下,去到男方家是要頂著很大壓力的。她去到我家,代替我起到了一個頂樑柱的作用。」鄭繼貴去了部隊後,鄭秀華就一直幫他照顧家裡!

1985年,鄭繼貴所在部隊奉命赴邊疆執行作戰任務,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鄭繼貴被敵人的炮彈炸成了重傷。鄭秀華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後立即趕往部隊。「有人說他膀子掉了一個,有的說腿斷掉一個,」她說,「我不管,只要有一個人就行了。」

鄭繼貴聞聽非常感動:「你看,軍功章這一半是你的,有你的一半,才有我的一半呢!」

據不完全統計,柳堡二妹子民兵連先後有60多位姑娘像當年「二妹子」那樣,用水鄉姑娘特有的柔情與兵哥哥共同培植出了愛情之花。

來源:中國國防報官方微信

作者:劉璞 景潔 薛蓓 張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uR3C2wBmyVoG_1ZCdGl.html














消失的農家豬

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