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醫大命案嫌犯交代作案過程 凌晨1點鎖定目標,連夜抓獲

2020-02-24     青島新聞網文旅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朱軒

28年前的1992年3月24日,位於南京市鼓樓區的原南京醫學院,在校大學女生林某被殘忍殺害。

28年後,此案終得告破。2月24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南京市公安局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2月23日晨,涉嫌殺害林某的犯罪嫌疑人麻某鋼已被抓獲。

據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孫育海介紹,該案件的告破,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現代刑偵技術的深度應用,以及現代打擊犯罪新機制的建立。

本案告破後,有網絡傳言稱,林某的南京醫學院(今南京醫科大學)的大學同學及師兄妹們對大量DNA進行了比對,並給南京警方提供了線索。對此,南京警方表示,在該案件偵辦中,專案組沒有收到網傳的受害人師兄妹提供的任何線索,公安機關收集辦案證據,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並嚴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因此,關於網傳「受害人師兄妹提供破案線索」,南京警方稱「純屬謠言」。

28年前惡性殺人案還原

1992年3月20日,林某在晚自習後失蹤。

四天後的下午,南京警方接到學校報警稱,失蹤學生林某,在學校教學樓天井內的窨井中被發現。

據孫育海介紹,當時,經法醫檢驗,死者系被鈍器擊打頭部並實施強姦後,按入窨井中死亡。

案發後,南京警方連續數月開展了大規模走訪調查和摸排,核查線索數千條,走訪排查人員超過1.5萬人。

比林某高兩屆的學姐文健(化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記得,當時他們這一屆儘管已經畢業了,但該屆男同學都被一一排查過。

但囿於當時條件所限,案件沒有取得突破。

據孫育海介紹,遇害者林某的母親,每年3月24日都會到南京,或打電話向公安機關詢問案件偵破進展。

多年來,警方也從未放棄過努力。2018年6月,結合江蘇省命案積案攻堅會戰,南京警方加強了對該案的攻堅力度,並成立「3.24」命案積案偵破工作領導小組。

為了拿下此案,專案組對當年的120多本案卷全部建檔、逐一梳理分析。此外,還曾派辦案民警分赴浙江、江西等10餘省進行過摸排。

凌晨1點鎖定目標,連夜抓獲

案件在今年2月19日取得了重大突破。

經DNA比對,在徐州警方配合下,發現徐州沛縣一麻姓家族人員中有重大作案嫌疑。此後,專案組一路赴徐州,一路在南京進行走訪調查。

南京市公安經刑偵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2月23日的凌晨一點,專案組發現居住在南京市玄武區某小區的麻某鋼,DNA數據與嫌疑人完全一致,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南京警方隨後連夜行動,並在清晨六點左右,在麻某鋼家中將其抓獲。據南京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沒有太多察覺,因此抓捕比較順利。

麻某鋼現年54歲。經審訊,麻某鋼交代了28年前,也就是他26歲時,在原南京醫學院將林某強姦並殺害的犯罪事實。

據《現代快報》報道,麻某鋼是蘇美達集團的一名司機,一直從事司機工作。因該公司在德國有辦事處,麻某鋼還曾被借調到德國工作過一段時間。

澎湃新聞記者檢索天眼查發現,麻某鋼還是江蘇蘇邁克綜壹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的合伙人之一,認繳出資額28萬餘元,持股比例為0.54%。

專案組成員幾經更換,但始終鍥而不捨

南京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案件的偵破,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現代科技的發展。28年來,現代科技的每一步發展,都會在第一時間應用到刑偵技術上。因此這28年,警方不斷在用新的技術進行突破。

同時,南京市公安局的歷任領導始終對該案高度重視,專案組成員雖幾經更換,有的已經退休甚至過世,但接棒者始終鍥而不捨、緊盯不放、不破不休。

至於網傳「受害人師兄妹提供破案線索」,南京警方表示「純屬謠言」。

南京警方表示,公安機關收集辦案證據,均是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並嚴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在案件偵辦中,專案組沒有收到網傳的受害人師兄妹提供的任何線索。

24日,南京醫科大學(原南京醫學院)官方微博發文稱,林姓同學被害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學校全體師生員工終得慰藉,對逝者致以深切哀悼,對公安機關多年來執著追兇表示敬佩,對長期以來南醫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關注表示感謝。

南京醫科大學表示,「我們堅信,正義永遠不會缺席,邪惡必受法律嚴懲」。

同一技術鎖定甘肅白銀案真兇又破南京醫大殺人案

十年前采的親戚的血樣,幫警方破了懸了28年的江蘇南京醫學院強姦殺人案。

同樣的技術,四年前,幫警方破了另一樁懸了28年、11名女性遇害的系列強姦殺人案——甘肅白銀案。

甘肅白銀案真兇高承勇,因親戚高某某違法犯罪,而進入警方視野,並被鎖定。

「這又是一例通過Y染色體庫偵破的案件。」上海某司法鑑定中心主任對此評論稱。

24日,他告訴澎湃新聞整個家系(家族)中,所有男性的Y染色體都具有高度相似性,因為Y染色體由父繫世代遺傳。Y染色體庫能為一些案件的偵破提供重要線索。而相關的比對技術被稱為「DNA-Y技術」。

荔枝新聞從警方渠道獲悉,2020年2月21日,南京市局法醫中心與沛縣公安局刑警大隊DNA實驗室發現,28年前南京重大強姦、殺人案死者身上提取的嫌疑人DNA數據與沛縣被盤查人員麻某俠(男,53歲,沛縣鴛樓人,2010年11月5日鴛樓派出所採集血樣)的數據高度吻合,基本確定嫌疑人為麻某俠近親人員。

該報道稱,在連夜比對排除了麻某俠家系中該村符合年齡條件的11位男性後,沛縣公安局會同南京警方經對麻某俠所在家系進行深挖,得知其家族內還有一名成員麻某皊,早年在南京當兵並已在南京定居50多年。經了解,麻某皊的兒子麻某鋼(男,54歲,住南京市石鼓路)符合作案嫌疑人年齡。經鑑定,麻某鋼DNA與犯罪現場提取的死者陰道拭子DNA分型完全一致。 

上海前述司法鑑定中心主任告訴澎湃新聞,目前法醫物證司法鑑定常用的是常染色體、Y染色體STR分型等技術。當然,案件的最終偵破還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排查,並結合常染色體STR分型,指紋比對等多種方法。

此前,在甘肅省白銀市及內蒙古包頭市連續作案的高承勇,也是警方通過排查親屬DNA,比對Y染色體庫而鎖定的。

據檢察日報報道,1988年至2002年,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在甘肅省白銀市及內蒙古包頭市連續強姦殺害女性11人,案件久偵不破。犯罪嫌疑人在現場留下的指紋、腳印、精斑很多,但沒有線索指向這些是誰的。

該報道稱,2015年下半年,高承勇的一名親屬高某某因違法犯罪被採集到血樣,只是還沒來得及檢測。2016年8月18日,甘肅省公安廳決定對歷年採集的23萬枚指紋、10餘萬份血樣全部重新檢測入庫。

前述報道稱,19日,技術人員發現,甘肅白銀案犯罪嫌疑人的DNA的27個Y基因座,與前述違法犯罪人員高某某匹配。也就是說,這兩個人是「一家子」。

在鎖定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家族後,接下來,警方要其家族成員進行排查,進行DNA比對、確認。

七天後,2016年8月26日,高某某的親戚高承勇落網。

作為「生物痕跡」的一種,DNA比對技術,還幫助人們確認了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嫌犯李某、涉七人命案並潛逃23年的嫌犯勞榮枝。

編輯:大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uDFeHAB3uTiws8K3BG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