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吳京登頂,其實是團隊協作的勝利

2019-10-04     魚堂主愛思考

最近剛看了《攀登者》很熱血,也很不容易沒想到中間,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1960年第一次登珠峰,在裝備極差的情況下受命登山。登山隊選擇的是北面攀登,在此之前還沒有人從北面成功登頂。在克服各種困難快要衝擊峰頂的時候,遇到了一次大雪崩。隊長在這次行動中犧牲了。最後維托五洲繼續攀登,登頂2台階的時候,。遇到一個陡峭的山岩,沒有帶梯子只能搭人體。為了減輕重量其中一個隊員把鞋子都脫了,最後成功登頂的只有3個人。

但是錄像機在過程中掉了,沒有錄像為證,導致國際上不承認他們登山成。他們堅持等待了15年後,終於再次開始攀登。就是這麼一群人,為了一個信念,付出全部熱情乃至生命,以超越人類生理與意志極限的能量,征服一座最險峻危險的山峰。這就是凝聚力最有力的表現了吧。

一、為國登山創造社會性目標,激發團隊成員使命感。

為什麼很多企業創業初期凝聚力更強呢?

因為大家都以事業為第一目標,聚在一起就是想做成一件事,勁往一出使,往往更容易成功。

也就如同《攀登者》里的中國登山隊一樣,為了證明珠峰是屬於中國這一目標,可以撇開生死,超越一切肉體和精神上的限制,征服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

當年劃分國界的時候,決定珠穆朗瑪峰屬於中國的,但當時國際登山界嘲笑我們,你們都沒有登上去過,還說是你們的。

我們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

當時登山隊不僅是為了登山,更肩負著為國爭光的使命。裡面老隊長犧牲了,隊員腳凍傷了,遇到了很多困難,最後還是成功登頂。榮譽感、自豪感、每一個都會激發成員的使命感。

作者利特爾頓說,為了一個更大的目標而努力,可以激發一個團隊,並將他們團結在一起。企業也是如此,一個具有社會目標的企業往往與客戶的關係更好,人才留存率也更高.

二、從燒鍋爐到登山隊長,鼓勵個人認同,提高成員信任度。

因為沒有留下影像資料,被當時的登山界不認可。後來因為其他原因,登山隊解散了。劉五洲成了鍋爐工,貢布回家放羊,只有一個隊員留守登山隊。

後來國家重啟登山活動,劉五洲手拿著通知書,邊吃面邊哭泣。

他等待這一刻太久了,得到組織的認可,馬上趕到了登山隊組織訓練,由他帶隊開啟2次登山行動。

人們天生希望自己能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同,當企業能夠對員工的表現給予認可時,員工的忠誠度與敬業精神便會大大提升,團隊凝聚力自然也就加強了。

人有天生被認可的需要,做的事被認可,有時候一個認可的眼神,比過多次的說教。

小孩子在做什麼事的時候,總是會看一眼家長。得到一個點頭,她才敢下一步嘗試。你可以觀察一下,在小孩走樓梯的時候,他會走一步回頭看一眼媽媽。

都是在一次次認可中學習,追求認同也是安全感的一種。

三、攀登鐵三角,新人不如舊人。

再次準備登山的時候,3位老隊員馬上被調到登山隊。在之前的合作中,一個負責拍攝,一個負責後勤,一個負責領隊。

在登山訓練的時候,面對副指揮要求,3分鐘完成訓練項目時,所有人都說不可能做到。這個時候指揮和五洲對視一眼。兩個人走出來,一個人掐表,五洲通過敏捷的身手,在3分鐘之內完成了項目訓練。

良好的團隊關係可以增強凝聚力,往往關係越密切的團隊越成功,而人員流動性過高的團隊明顯做不到這一點。

而很多企業都不注意這一點,像我上一家公司,奉行的做法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從不去了解老員工為什麼離職,從來不挽留,導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凝聚力白白流逝。所以我們應留住能人,減少團隊的流動。

團隊並不需要人人都是孫悟空,更注重合作。而和的合作需要時間磨合,這個時候舊人的優勢就很明顯。

為什麼找人總是先找有經驗優先,就是為了更快的融入團隊。

四、氣象組加入建立情感紐帶,每個崗位都需要被連結。

第一次登山很多條件都不完善,但是沒有辦法只能克服困難去登山。

第二次登山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困難,最後都要放棄了。在氣象組的建議下,才沒有放棄。

平時我們都看到的是台前的英雄,團隊肯定不是一個人組成的。很多不是直接展示出來的部門,經常被無意識的忽略。最後登山成功可能就幾個人,但是為了完成登山活動需要整個團隊。

只要是團隊行為,每個崗位都需要被關注。如果沒有氣象組的觀測堅持,可能第二次登山過了窗口期,就無法完成登山任務了。

在情感上建立聯繫和信任,任何崗位都值得去連結,去關注他們的需求和特點。鼓勵他們交換思想和想法,並使等級制度扁平化。

​這裡有後勤組幫助提前搭建好吊橋,準備好帳篷,登山組就需要多付出精力去做這些事。在8000米的高地,任何一點浪費力氣,都會導致登山失敗。

像網球運動員李娜,打球雖然是它一個人。但背後的團隊有6-7個人為她服務,有理療,有經紀人,有教練這些人幫她做好。李娜只要專心打球就好,如果一個人要聯繫比賽,自己訓練找酒店,安排交通,那她肯定成為不了偉大運動員。

每個崗位都重要是專業的表現,現在已經不是英雄主義了,而是更多協同工作的時代。

這個時代需要一部攀登者,永不服輸的精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kbApW0BMH2_cNUg-L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