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翻微博,看到則熱搜:#郭麒麟抱著郭德綱哭了#。
12月29日,郭麒麟閻鶴祥領銜主演的話劇《牛天賜》在北京站舉行最後一場,觀眾紛紛捧場落席。
作為壓軸場,郭德綱也是偷偷去看了郭麒麟的話劇,謝幕的時候還驚喜上台,給了郭麒麟一個驚喜。兒子郭麒麟先是沒有反應過來還愣住了,然後就馬上趴在郭德綱身上激動地哭了好久。
郭麒麟哭的時候郭德綱一直拍他的背,摸他的頭,像哄孩子一般。而且郭德綱滿臉寫著驕傲,表明了兒子郭麒麟才是自己最好的作品。
哭完郭德綱又拉著兒子的手向四面八方鞠躬感謝,郭麒麟全程乖巧。
據說,郭德綱對大兒子郭麒麟真的很嚴格,對小兒子比較慈愛。郭麒麟沒怎麼受到過父親的表揚。郭德剛主動打電話也就兩次,兩個人總是客客氣氣的,這次父子倆擁抱,真的很難得。所以今天郭德綱去看他,他才哭的那麼慘,因為爸爸的認可對他來說,比一切禮物都珍貴!
人的一生不管做什麼,能否取得成績,都想得到爸爸媽媽的肯定。對男孩來說,尤其是父親的肯定,尤為重要。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如果一個男人整天和孩子混在一起,其形象就仿佛不是那麼偉岸了,畢竟過去的文化中男人是要志在四方,打拚事業,在家裡弄孩子嘰嘰歪歪不成氣候。
但從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孩子們很需要「爸爸」。
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男性身上有很多女性所不具備的品質,可以通過互動,傳承給孩子,對他們的成長大有裨益。
很多爸爸都會對伴侶說這樣的話:「你要好好教育我們的寶寶,我負責給你們掙錢花。」
給予了足夠的物質條件,就是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嗎?
當然不是,物質並不是聯繫親子關係的有效紐帶。
一個好爸爸,會學習怎樣教育孩子,學習怎樣愛孩子,用濃濃的父愛,為孩子撐起澄澈的藍天,讓孩子擁有燦爛的人生。從做爸爸的那一天起,這就是一個終身職業。
那麼怎樣才能做一個好爸爸呢?
1
多給妻子一些關愛和支持
理解媽媽們的辛苦和疲倦,力所能及地給與妻子精神上的支持,具體事務上的幫助。
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第一,親子關係第二。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根基,親子關係是家庭的枝葉。沒有好的夫妻關係,不可能有完善的親子關係。
夫妻關係恩愛,孩子性格大多溫良;反之夫妻經常不和,往往孩子缺乏安全感,從小就有一種自卑感。
一位美國母親來到中國工作,被當地婦聯評為優秀母親。她回憶說,小時候,曾經問父親什麼是給她的最好的禮物?父親沉思良久,說永遠愛她的母親。她說她用一生的經歷明白了父親的愛是最為珍貴的禮物。
目睹父母相親相愛,孩子也會覺得自己得到認可、受到尊重,並且會很有安全感。
2
多花時間陪孩子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統計出:
在55.8%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親,父親在工作日平均陪伴時間為 2.9小時,在周末為7.7小時,遠低於母親的4.6小時與10.9小時。
培養親子之間的感情是需要時間和精力投入的。如果你可以陪在孩子身邊,和他們一起盡情遊戲,耐心地聽他們講話,孩子們會記住你的關懷與愛,並感恩你的付出。
不少爸爸覺得年輕的時候多掙點錢,陪孩子這些等之後再補,但事實卻是:等你回頭再去陪孩子的時候,就會發現已經力不從心,來不及了。
《奇葩說》有一期顏如晶說了一段很深刻的話: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電視劇,孩子這一生唯一的觀眾就是父母,其他人都是後面加入的。從1集到20集。你不看,卻問我,現在演到哪裡了?我怎麼告訴你?誰能告訴你?連續劇不看可以補,但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的。不看,就永遠看不了了。
3
給孩子樹立榜樣
爸爸在家庭中多扮演著「責任承擔者」的角色,一旦孩子與父親的接觸過少,家裡沒有父親做「負責任」的榜樣,孩子就容易出現遇事逃避等消極行為。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子的,爸爸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
為什麼現在的男孩子普遍沒有陽剛氣?為什麼現在的男孩子愛哭哭啼啼?為什麼現在的男孩子不敢承擔責任?因為他們缺乏爸爸的榜樣。
從父親的身上,孩子觀察什麼是男人,什麼是丈夫,什麼是父親,同時會思考什麼是獨立和勇敢。可以說,父親是孩子的獨立宣言,父親是孩子勇敢的教科書,父親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
缺乏父愛的男孩子在性格方面更容易出現「女性化」傾向。現在社會上「娘炮」橫行,殊不知這就是父親缺席的最直觀的的表現。
4
陪孩子運動
哈佛的研究發現,嬰兒從5個月起,就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不一樣。當爸爸抱他的時候,他已經開始驚奇於爸爸的偉力,因為爸爸把他舉得高,讓他四肢伸展。
所以,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教練,也是孩子的第一任體育老師,很多孩子運動的理念、習慣都是從爸爸那裡傳承來的。
運動的基因是可以遺傳的,你愛睡懶覺,你的孩子一定不會早起。好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愛運動的爸爸樂觀積極,在生活中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爸爸應該教育孩子要獨立、果斷,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險精神,這跟大部分媽媽的保護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媽媽總想保護孩子,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她們不讓孩子參加有一點危險的活動,她們總擔心孩子會不小心碰著了、摔著了、累著了,她們使孩子更柔弱、更膽小一些。
爸爸應當讓孩子參與修理簡單家電,讓孩子大膽學騎自行車,帶他們游泳、攀岩、打球、爬山、賽跑……無形中就鍛鍊了孩子的運動能力和意志力。
5
平視孩子,尊重孩子
很多人的爸爸的形象一直都是嚴肅的,不跟孩子親近,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副很厲害的樣子,從小就給孩子樹立威嚴,讓孩子敬而遠之。
有的時候孩子是尊敬了,更多的是害怕,更不願意跟爸爸親近了。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這樣的,他們也知道爸爸對自己好,可是總感覺爸爸總是很冷漠,不善言談,所以總會和爸爸保持一定的距離。
其實在現在這個時代,沒有必要做一個高高在上的,讓孩子害怕的爸爸,要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人與人是平等的。
只有和孩子從朋友做起,孩子才會更加和父親親密。
只有尊重孩子,你才可能走進孩子的心靈,你們之間才可能有愉快的溝通。因為孩子希望被重視(你自己也一樣),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會展現出更多的潛能。因為孩子會依照你對待他的方式對待他人和世界,不被尊重的孩子往往很難學會尊重他人。
從父親的身上,孩子觀察什麼是男人,什麼是丈夫,什麼是父親,同時會思考什麼是獨立和勇敢。可以說,父親是孩子的獨立宣言,父親是孩子勇敢的教科書,父親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孩子成長離不開父親的鼓勵和支持。
請爸爸們適當地放下手機和電腦,多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去戶外踢踢球,跑跑步,玩玩遊戲;晚上陪孩子看看繪本,講講睡前故事。相信我,這些溫暖而又珍貴的親子時光,會是孩子一生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