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楊紫被拍去美容院還沒多久,又曝出了楊冪深夜去美容院的照片,據說出來時是帶著醫用口罩,T區也貼著白色膠布。
其實明星進美容院這件事,想想也沒啥稀奇的,經常要上鏡,醫美保養不是很稀鬆平常嘛,完全不保養說了大噶也不會信。但每到這個時候,網友們還是會很樂意猜測猜測到底是去幹嘛了,做了啥項目?
年底年初活動眾多,三爺倒不覺得是動了啥網友說的「大項目」,沒有那麼多的恢復時間,可能還是像網友說的皮膚管理、抗衰為主。
再如果像某些網友說的,第二天還有活動,那雷射類可能都不太行,因為會有明顯的泛紅期,更可能是簡單的水光一類的?
畢竟女明星很容易被放大鏡觀察,皮膚上有一絲的瑕疵都會被挑出來,要時常保持靚麗真的很難。
比如秋冬容易出現的乾燥卡粉問題,明星們底妝比我們日常厚很多,保濕只要差一點就很可能會翻車。
很多像三爺這樣的干皮,一到秋冬這個季節,就開始乾燥緊繃粗糙卡粉,全是毛病!保濕這個很基礎的事都會十分的頭疼,感覺換了很多面霜都緩解不了乾燥,這時候三爺就要老生常談了,
童靴,求你試試「護膚油」叭,打開新世界啊!
本來呢,這次也是準備三爺拉個list就完了,但是和大人一聊發現,原來油皮秋冬可能也會有「補油」的訴求,而且我倆不同的膚質相當的「你蜜糖我砒霜」。
於是決定給大噶分開拉清單吧,三爺先來給混干-沙漠肌的寶寶們寫一篇,然後大人再給中性到混油的寫一篇~
護膚油里也分主要以輕質合成酯、揮發性矽油為主的,較為適合混油、中性皮的;和主要以植物油為主,較為適合混干-沙漠肌的,三爺下面的理論說的也是後一種哈。
護膚油和面霜怎麼選
我們的皮膚本身是有分泌油脂能力的,但像三爺一樣的干皮,這種分泌能力就比較弱,只能通過外部補充油脂來彌補,面霜、護膚油其實都是有這樣的功效的。
但是護膚油接近純油的體系,通常會比面霜含油量更高,補充量更大,對於緩解皮膚乾燥急救指數更高。
當然,同時也帶來的弊端,會「浮油」,所以一般純護膚油類也是建議夜間使用。
面霜和護膚油,放在routine最後一步都可以起到封閉保濕的作用,其實是可以互相替代的產品,對於混合皮、一般干皮,二選一足以。
但是對於真的感覺干到裂的沙漠皮,護膚油和面霜也可以前後搭配,強化滋潤保濕的效果,「揠苗助長」式的快速緩解皮膚乾燥。
護膚油的性價比
下面要種草了,以防很多人覺得「啊 怎麼都這老貴」,三爺說一下哈~
植物油類成分,根據植物的珍稀程度、製作難度等等有很大的價格差異,但是通常來說成本還是比合成酯、矽油一類的要高,大量添加自然價格也會上去,要不三爺總是被朋友調侃說,干皮果然都是貴婦皮。
另外就是,大多數以植物油為主的護膚油,也就是三爺今天主要想推薦給干皮的這些,都太太太禁用了,30ml的用量如果只用在晚上,能撐4個月左右甚至更久,從性價比來說,其實也沒「那麼貴」!
同時我也真情實感的認為,護膚油做成小包裝10ml、15ml會比較好,降低了開封后變質的可能,也省得我們用到煩。一個季度都不換產品啊,真的會膩的!
好了,價錢談妥了,下面我們來康康貨吧。
混干-沙漠肌 護膚油List
Fresh古源修護精華油
官方價:¥1500/30ml
實話說,三爺以前對Fresh不太感冒,植物理念和最早聽風嘗試的幾個熱門都實在很戳不中我,但是!古源系列真是試過後大改觀。
面霜可以和海藍之謎打一打,這個修護精華油也是滄海遺珠一般的存在。
基質以植物油為主,添加了一點點的合成酯來改善膚感,豐潤但不過分油膩難推。
高濃度的白池花籽油+霍霍巴籽油提供了強勢的滋潤保濕基礎,為修護肌膚屏障提供了原料和幫助。
小麥胚芽油、黑茶鑣子油、印度沒藥樹脂、沙棘油等等又增添了多維度的附加功效,抗炎、抗氧化、抗老化。
質地柔滑不黏膩,使用期間極好的穩定了皮膚狀態,迅速緩解乾燥,緩緩穩步提升皮膚的柔軟度和光澤感,對於干皮來說是很愉悅的被油呵護的安心。
Darphin維A精華油膠囊
代購價:¥550/60粒
上次的抗老成分盤點三爺就說過視黃醇的優勢,而視黃醇脂溶的特性也非常適合做在護膚油里,一來能更穩定的保存,發揮活性功效;二來也有助於緩解視黃醇帶來的刺激、乾燥。
這款Darphin精華油膠囊里含有0.3%的視黃醇,雖然不高,但對於干皮,絕大多數的皮膚都是非常適合是讓使用的濃度。
純油的高保濕植物油基底,給予了非常好的滋潤效果,同時又緩解了視黃醇對於干皮過度拔乾的問題,是一款三爺自用覺得十分滿意的「功效型」護膚油。
干皮天菜,上臉後有油光感,但皮膚感覺並沒有強烈的存在感,不糊不過於油膩,滋潤一整晚,持續改善皮膚的乾燥和粗糙感。
如果想要精簡流程的話,完全可是視作精華面霜二合一的產品,護膚界「BB霜」式存在。
Darphin百妍八花精露
官方價:¥1180/15ml
Darphin的明星單品,價格也是「名品」,不過好在滋潤度較高,耗損非常慢,壓了壓性價比(但還是貴的有點驚人,建議海淘打折時候買。
八花是暱稱,多種植物基礎油提供的豐潤質地上,添加了依蘭、茉莉、白鳶尾等8種金貴的芳香精油,高度滋潤保濕,外加精油芳香系抗老(就是我覺得沒有視黃醇抗老那麼明確,但也不能說沒有叭)。
對於芳香系的產品,其實單純的拉清單看成分沒太多意義,它提供的高端享受儀式感是很難用價格去衡量的,享受的人覺得值,但也很多人不理解不接受。
精露一共8款,別的款便宜近一倍,但也是好產品,值得嘗試
三爺在用八花的時候是感受到了附加的愉悅感的,5滴左右的用量,搓熱、聞香、輕壓上臉,至少從心理層面確實感覺到了放鬆,第二天皮膚狀態也是光亮感人的。
但吐槽一下,作為一個售價千元卻只有15ml的產品,完全敞口式的包裝設計有點掉價,尤其是使用的時候還必須按照官方的手法,不然很容易倒出塗抹全身都用不完的量。
Ren生物視黃醇精華油
海外旗艦店價:¥429/30ml
薔薇籽油+ 野大豆油+草棉籽油+亞麻籽油構建純植物油基質,符合三爺挑選標準的「純植物油體系」,滋潤度中等偏上。
亮點是「三重維A」的成分添加,補骨脂酚+三葉鬼針草提取+天然維A來源。
補骨脂酚就是名字里那個生物視黃醇,有類維A的作用,但不良反應弱很多;三葉鬼針草提取也是有同樣的類維A作用,還有助於抗炎抑紅;最後還有基礎油、其他提取物中自帶的維A(這個有點勉強其實)。
也屬於三爺說的「功效性」護膚油,適合用來精簡流程,也很適合用來偷懶一步搞定什麼的。沙漠皮可能有點不夠,混干會更喜歡。
醉象馬魯拉油
海外旗艦店價:¥600/30ml
醉象是一個從網路上紅起來的美國品牌,成立時間很短,但短短7年就已經被資生堂盯上,前幾個月剛以60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下來,可見勢頭之猛。
馬魯拉是一種果實,傳聞大象吃了會醉倒,這也是他家名字醉象的起源。當然了,這更多是一個故事,大家聽個樂就行,跟我們其實沒啥關係。
馬魯拉油富含油酸、亞油酸,和一些抗氧化的植物黃銅、維E等,純純的馬魯拉油本身就非常穩定,自我抗氧化能力也挺好,所以醉象這個就是除了馬魯拉油以外啥也沒有。
要說多神奇嘛,其實也沒有,如果用炒菜界來比喻一下的話,它大概就相當於花生油、大豆油中的「橄欖油」,但最終用下來,皮膚的反饋是好的,柔潤軟滑,自帶光澤感。
but,實話說,600元的價格買這麼一瓶純純的植物籽油,是比較奢侈的,對馬魯拉油比較感興趣的話,可以考慮別的平價選擇。
比如The ordinary的馬魯拉油,同樣的規格只要不到六分之一的價格。但三爺沒有實際摸過,能不能有同等的效果就不知了。
天露芬面部精華油
旗艦店價:¥98/5ml
德國系的實誠型產品,採用了比較輕質的植物油,兼顧了營養和膚感,不會過於油厚難抹,石榴籽、輔酶Q10、迷迭香提取等輔助提供抗氧化功能。
三爺很喜歡他家這個5ml小包裝,沒用過30ml的,三爺覺得油類小包裝其實更好,本身使用量小,能儘快用盡,減少氧化變質。
堅持使用同樣有助於提升皮膚的質感,緩解乾燥是肯定的,還能幫助柔軟肌膚,提高亮澤度。
Strivectin星光視黃醇精華油
代購價:¥600/30ml
一般來說,視黃醇做成油體系都是為了緩解不良反應,給不那麼耐受皮膚準備的,通常都不會太猛。
但Strivectin這款顯然就屬於比較叛逆的,視黃醇濃度不低,同時還有補骨脂酚、維A衍生物的添加,典型的就是奔著強勢抗老去的。
還有很多其他雜七雜八的功效成分加持,比如角鯊烷、VC、蝦青素、VE等,抗氧化能力也不算弱。相對於前面的產品來說,這款的潤澤度就沒那麼高了,別的精華油重心主要在「油」,而這款就真的更像個「精華」了。
建議用法也是像精華一樣,水後面霜前,而不要作為滋潤型的保濕產品來用了,混油皮或許也可以嘗試一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