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黃浦江,腦海里便會聯想到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十六鋪碼頭,徐浦大橋……這條孕育了上海城市文明的「母親河」,引領著時代風潮,見證著城市變遷,兩岸地區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長期以來被作為上海城市的象徵。
然而由於歷史原因,上海市區段的黃浦江兩岸長期以來被物流倉庫、裝卸碼頭、修造船基地和各類企業所占據,不僅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和生態環境的退化,更成為導致濱水區景觀形象衰敗。如今,在城市更新與舊區改造的不斷推進下,黃浦江兩岸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契機。
本著「百年大計、世紀精品」的原則,21世紀初,上海著手推進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並定下了「還江於民、還岸於民、還景於民」的基本宗旨,目標實現從徐浦大橋至楊浦大橋濱江空間45公里基本貫通,形成較為完整的濱江公共空間體系,把黃浦江兩岸打造成世界級的濱水公共空間,實現上海城市公共空間品質提升、生態環境優化、文化功能聚集等新的訴求。
黃浦江兩岸貫通工程是2016-2017年度上海城市更新的重大舉措,45公里的濱江貫通將推動上海文化和景觀風貌的傳承與創新,形成兼具歷史感和現代性的國際大都市形象。
市委、市政府推進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的核心,講的就是公共空間。公共空間的定位,本身就是為城市公共功能和百姓的活動場所提供支撐,要成為「人人共享的濱江」。
浦東濱江望江驛,城市文化空間體驗的新地標
東岸貫通總計21公里,浦江東岸的生產功能在城市更新中已逐漸消退,市民大量的休閒、鍛鍊、休憩的需求決定了東岸濱江空間未來將變成這座城市最閃亮的、獨具文化感與現代感的區域。
在東岸貫通工程實施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浦東濱江怎麼走通,如何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嚮往、城市的記憶,成為大家聚會的地方、活動的場所?沿江1公里一個驛站的設置,成了東岸貫通的關鍵措施。浦東濱江岸線打造了22個望江驛驛站,每隔一公里設置一個,並全部對市民開放使用。
每個望江驛占地200平方米,分為兩大部分:一側是相對封閉的公共衛生間;另一側是開放通透、設有自動售賣機、雨傘架等便民設施的公共休息室。兩部分的「左右分布原則」,讓驛站實現休息室的開放性與面江視線景觀的最大化。
濱江貫通工程這樣大尺度的公共空間改造項目,最大的目標和訴求,就是為公眾提供令人愉悅的、友好的空間。而驛站這樣服務設施,則更要體現這一點。
為了讓這些新空間更好地服務市民,浦東新區在滿足市民休憩等基本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望江驛」的文化特色,以黨建為引領,為望江驛賦能,推出了遇見、身臨、悅讀、初心、發現五間特色樣板房。
望江驛 • 悅讀
望江驛•悅讀也是望江驛1號文化客廳,打造的是東岸濱江閱讀空間,推廣「以書會友」的閱讀和交流理念,提升濱江文化濃度。
望江驛•悅讀里有為目標人群定製的主題書單,還會舉辦攝影、書畫、慈善公益等展覽活動以及精品讀書會。此外,這裡還提供完善的志願文化服務,為望江驛的讀者和志願者等自發興趣團體,提供舉行講座和分享空間。
望江驛•身臨
望江驛•身臨是以高科技VR體驗為主的文化空間,它利用VR技術,突破了空間與時間限制,使觀眾完全進入故事情境的體驗。
首批體驗劇目包括驚險刺激的《環太平洋》、展示壯美河山的《長城之美》,也有兒童喜愛的《三隻小豬》,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欣賞立體全景360度電影,產生獨特的視覺體驗。
此外,驛站內還可以觀賞《看見夢想——慶祝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浦東開發開放二十八周年攝影藝術展》,通過攝影師的視角捕捉浦東天際線的生長拔高,見證浦東的蓬勃發展。
現場還提供製作望江驛明信片服務,加蓋「望江驛」專屬紀念郵戳,寄出一份帶有特色文化的問候。也可掃碼線上微郵筒,用照片和聲音定製明信片,分享電子明信片至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望江驛•遇見
望江驛•遇見是由東方財經浦東頻道運用媒體資源全力打造的全媒體文化會客廳。白天它是一個城市書房,到了晚上則是一個彙集文化名人、跨界精英的文化交流場所,也是一個向全媒體發布優質原創內容的直播平台。
人民網上海頻道、看看新聞、中投視訊、咪咕視訊、阿基米德、喜馬拉雅FM、今日頭條、抖音、梨視頻、第一財經、浦東發布等22家滬上知名媒體已入駐望江驛遇見媒體直播間。每周一至周六晚上7點,市民都有可能在這裡邂逅各界名人。
此外,中國書法大師沈鵬的書法作品、國際舞蹈皇后譚元元的舞鞋、世界西洋棋冠軍居文君的西洋棋、著名作家葉辛的手稿、中國京劇梅派藝術的第三代傳人李健的點翠邊鳳頭飾等展品也會在這裡展出。
望江驛·發現
望江驛·發現是聯合市科委、市經信委、張江科創辦,打造的城市科技探索空間,旨在通過智能化的場景體驗、最前沿的科技沙龍、最潮的極客產品展示,成為市民了解科技生活的窗口,滿足群眾對美好科技生活的嚮往。
望江驛·發現的設計靈感來自市民對進博會的期盼,在不到50平方米的空間,展出了歷屆參展進博會的各種展品,如瑞士黑膠唱機、3D印表機、烏克蘭葵花籽油、南非大象酒、宋錦晚宴包、網紅口紅等,市民還能通過一旁的連結下單購買。
此外,這裡還擁有智能貓眼、人工智慧仿生手、超導磁懸浮現象展示器、水下機器人等近10個科技產品。全年還將圍繞智能製造、中國晶片、生物醫療等時下人們最關心的內容,推出4-5個科技主題展。
這裡還將邀請科學院士、專家學者定期舉辦科技主題沙龍,分享5G、人工智慧等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成為思想碰撞的平台,並通過入駐望江驛的22家媒體平台,進行網絡直播。
望江驛·初心
望江驛·初心位於百步街與濱江大道交叉口,是一座穿越時空的紅色主題教育基地。這裡承載著過去的記憶,成為年輕人感受時代變遷的打卡點。縫紉機、老式冰箱、舊日曆,還有桌面玻璃下壓著的曾經的借書卡都能在這裡見到。
這裡更是紅色主題教育基地,由浦東幹部學院、上海市委黨校、SMG、世紀出版集團等多家單位聯合打造,全年將推出50場紅色主題講座,為浦東新區黨員、群眾開展沉浸式的教育體驗。
此外,這裡還是紅色影視劇、經典紀錄片的放映點,100部主旋律劇集每周五晚19:00準時在驛站放映,如大型紀錄片《從外灘到陸家嘴——上海金融改革40年》、《激盪中國》、《浦東傳奇》,電視劇《大江大河》、《大浦東》等。同時,影視作品主創人員還會親臨現場,為市民生動地講述浦東開發開放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歷程。
5個升級後的望江驛全年遊客數量突破百萬。22座浦東濱江貫通段上的「望江驛家族」,折射出上海這座城市特有的細膩。而「一驛站一特色」的理念將打造成獨具浦東特色的東岸濱江品質生活體驗帶,成為城市文化空間體驗新地標,年輕人最愛的打卡新聖地!
徐匯濱江水岸匯,藝術、生態、服務融為一體的公共服務新場所
西岸濱水貫通工程總計24公里,涵蓋徐匯、楊浦、黃浦、虹口四個區域,集聚了上海濃厚的歷史積澱,其中11.4 km的徐匯濱江岸線貫通是上海2035總體規劃確定的中央活動區核心承載段。這裡將從北向南依次建設活力示範區、文化核心區、自然體驗區、生態休閒區,形成集聚20座高品質公共文化場館的亞洲最大規模藝術區,構建以西岸傳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三大產業互為支撐的國際創新創意產業群,打造邁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
徐匯濱江段將突出工業遺存的有機更新,留住城市記憶,結合現有碼頭改造提升,拓展水上遊覽觀光功能,按照世博-前灘-徐匯濱江文化功能核心區的功能定位,建設美術館大道。
為持續提升水岸魅力,給西岸的無敵江景添上有溫度的綜合服務,徐匯濱江以「人」為核心,全力推進「水岸匯」公共服務站點建設,將在8.4公里的徐匯濱江沿岸設立20處「水岸匯」空間,旨在將「水岸匯」打造為具有網絡化和標識度的服務站點,成為集黨群服務、志願服務、便民服務於一體,既有卓越水岸品質又有西岸文化特色,更有生活服務溫度的公共服務品牌。
「水岸匯」主要面向市民遊客,用於滿足市民群眾點點滴滴的需求。「水岸匯」的LOGO由不同顏色的六個水滴組成,意指濱水地區,同時還代表水岸匯的六大功能,即遊客衛生設施、休憩空間、寄存空間、活動空間、應急設備、信息服務。
「水岸匯」改變了傳統的由政府主導的單一運作模式,最大程度整合了政府、社會、市場三方資源,與百勝、星巴克等國際品牌以及喬家柵等老字號合作,為市民遊客提供了有溫度、有特色、有品牌的服務。
由於西岸是上海藝術場館最集聚的區域,因此,沿江公共空間的特點就是「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徐匯濱江依託西岸美術館等文化場館的公共空間,設置了更多沿江外擺的公共服務區域,作為「水岸匯」的重要節點,為市民遊客提供「藝術+生態+服務」相融合的濱水公共服務新體驗。
如今的水岸匯已成為濱水地區公共服務的「金字招牌」,每一位來西岸的市民、遊客都能望得到江水、品得到文化、觸得到綠色、享得到服務。
城市公共空間承載著人的各種生活需求,是人與人之間形成交流互動的必然紐帶,而產業類遺存所攜帶的歷史文化信息是體現城市文化傳承與城市公共空間特色的重要載體。黃浦江濱水區以「還江於民」為核心原則的城市更新,將超過50%的用地轉化為公共服務功能,強化了浦江兩岸公共活動的特徵,同時還著重關注了兩岸歷史文化資源的發掘和風貌特色的延續,為兩岸沉寂已久的歷史空間帶來重生的機遇。
不論是浦東濱江還是徐匯濱江,黃浦江兩岸貫通工程中已開放的區域如今都已成為城市市民,外來遊客的打卡聖地。黃浦江濱水區的改造也讓我們明白,只要對城市產業遺存加以科學、合理地保護與再利用,不僅有利於節約能能源、減少消耗,更有利於城市歷史文化延續和地方特色的彰顯。
參考資料:《黃浦江濱水區產業遺存再利用的文化策略》、《浦東濱江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工作的認識和思考》、《黃浦江兩岸貫通工程逐夢打造邁向世界級的濱水區》、《讓濱江成為百姓的樂園!徐匯打造公共服務「水岸匯」,8.4公里岸線將建20處》、《變身網紅新地標!望江驛文化客廳開門迎客》、人民網、浦東發布
文章由睿途旅創結合資料重新整理撰寫發布,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海睿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註冊商標:睿途旅創)是專注於旅遊創意研發與實踐的專業機構。公司總部設立於上海,在丹麥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成都設有分支機構。公司由旅遊產品創新研發中心、策劃與規劃設計中心、創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塊組成,主營小鎮/鄉村/景區等各類策劃、規劃與創意設計、旅遊創新產品研發與IP輸出。
睿途理念: 小創意改變大旅遊
睿途使命: 以優質創意內容革新中國旅遊
睿途精神: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創新意識) Innovation thinking(創新思維)Innovation ability(創新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iH6u3MBLq-Ct6CZrxP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