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載的堅守 只為養好那一羽雞---記南平市優秀共產黨員張海濤

2019-07-11     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

將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與企業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甘於奉獻,無怨無悔。在聖農公司跨越式大發展中,就湧現出這樣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聖農(浦城)公司肉雞生產事業部總監張海濤。

作為資深「雞倌」, 張海濤常說自己是幸運的,在聖農公司養雞崗位上奮戰32年,趕上聖農公司波瀾壯闊的創業史詩,他事業的舞台越來越寬廣。

工作沉下去 效益提上來

1988年8月,16歲的張海濤來到聖農公司,當上一名年輕的「雞倌」。從成為聖農人的那一天起,他就時時刻刻以場為家、以公司為榮,把公司的事當作自已事。他干一行愛一行,努力鑽研肉雞飼養技術,積極提高自身業務素養。

他特別能「鑽」,而且善於「鑽」,把學習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一有時間就捧著專業書「啃」。「我文憑低,不學習咋進步?」剛來聖農公司時,沒有條件只能到處借書、找資料來看,後來網際網路慢慢普及後,他通過網絡更加「賣力」學習。

都說當飼養員養雞苦,可他從來不叫苦,並且乾得有滋有味。

在他看來,他所做的只是自己的本分,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熱愛自己的職業,如果幹不好,我就會感到很愧疚」。

在實踐中,張海濤總結出「七勤」工作法:腳勤,只有多走、多動才能關注到飼養場的邊邊角角;嘴勤,多向技術員、老員工請教飼養技巧;耳勤,多聽設備運行聲音、肉雞叫聲是否正常;鼻勤,多聞聞肉雞排糞味道是否有異味,室內的氨氣氣味是否異常;手勤,常動手,搞好雞舍衛生,根據環境變化適時調整溫濕度等參數,讓雞隻有一個舒適的環境;眼勤,多到現場觀察,及時發現問題;腦勤,多動腦,認真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很快,張海濤在眾多飼養員中脫穎而出,成為獨當一面的生產能手。同批次飼養肉雞,他養的雞成活率高,料肉比、死淘率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一批批雞隻在我的飼養下茁壯成長,經過宰殺投放市場,端上千家萬戶的餐桌」說到這裡,他顯得特別自豪。在他的眼裡,公司的這羽雞就像他的「寶貝」一般,「養雞不能馬虎,要不然出了問題就會給生產造成很大損失。」

「說不苦那是假話,但是工作不能耽誤。我這個老黨員不帶頭養好雞的話,誰又能服你這個黨員?」32年來,張海濤「白加黑」、「五加二」,就像「拚命三郎」一樣忘我工作。急難險重任務,他總是搶在前面,用自身的先鋒模範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其他人,他的精神、他的作風贏得了公司管理人員、員工的讚許。

憑著那股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韌勁,他堅持以「釘釘子精神」32年如一日,紮根在養殖生產一線。同時進廠的工友甚至自己的徒弟也走了一茬又一茬,而他的初心未改,看到聖農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他心裡也越來越高興,更堅定了自己干好養雞事業的信念。

用團隊的智慧去經營團隊

1992年起,張海濤開始走上管理崗位,先後擔任飼養場場長、片區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副總監、總監。

在團隊經營方面,張海濤堅信,只有優秀的團隊,沒有優秀的個人。在生產管理遇到重要決策時他都會通過召開會議討論達成共識,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並充分發揮基層管理人員、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團隊逐步形成「集大家智慧為一體、大家共促生產高效運行」的良好局面。

生產中,他每天都堅持到雞場巡查,觀察雞群情況,認真記錄,並組織員工分析當天生產情況,探討如何強化衛生防疫、快速修復燒壞後的設備保生產、做好低洼地帶的飼養場的防汛抗洪……他通過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從而提升團隊的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率。

2016年4月17日,遭受連續1周強降雨的影響,通往下坪溪肉雞飼養場的便道被徹底沖毀,下坪溪肉雞飼養場20日齡的雞群面臨斷糧危險。張海濤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急搶險方案。員工們踴躍發言,積極獻言獻策,最後決定臨時調配公司抓雞隊、墊料育雛隊73名員工,動用26輛板車,繞山而行運輸飼料。張海濤親臨現場指揮,道路崎嶇,泥濘不堪,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大家群策群力將飼料一車一車地送往下坪溪肉雞場。

2018年,張海濤調入聖農(浦城)公司,擔任肉雞生產事業部總監。上任伊始,他優化飼養場通風、保溫方案,特別要求基層管理人員、員工要確保在冬春季節溫度劇烈變化時多到飼養場巡查,及時調整好溫濕度,讓雞隻有舒適的環境。

「養雞的人不勤勞是不行的,只有勤巡查,才能更好地了解雞群的健康狀態,及時發現、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並為公司節約用電、燃料等成本」 檢查中,張海濤對身邊的廠長說。

同時,他強化衛生防疫的監督、管控,要求飼養員每天搞好生產區內環境衛生,及時清除雜草、垃圾。雞舍空欄後保潔員要馬上進行沖刷,不留任何衛生死角。

「只要把場裡的事當作自己家的事,就能齊心協力做好衛生防疫。」張海濤如是說。

張海濤還嚴格核算墊料、天然氣等各項成本,他經常和管理人員、設備人員一起探討減少能耗、物耗的辦法。「幹活不能『死』干,還得動腦筋才能為公司節約成本」 。

2018年,浦城公司肉雞飼養成活率比2017年提高1.07%,料肉比降低了0.017。穀皮用量比2017年降低0.019噸/每羽,天然氣用量降低0.011立方/每羽。特別是2018年12月份,每萬羽創利達13961.48元,創造了浦城公司成立以來肉雞養殖的最好成績。

「這些成績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全靠大家努力。作為聖農人,我的責任和使命就是為企業的發展發光發熱。因為,這份事業是我的追求。」平淡的話語中流露出他對養雞事業和聖農公司的深深熱愛,他的人生也在平凡中熠熠生輝,2014年張海濤被光澤縣總工會評為縣勞動模範,2015年被南平市總工會評為市勞動模範,2016年被光澤縣委評為縣優秀共產黨員。(文/陳志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hLGYWwBUcHTFCnfWj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