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貴陽氣溫刷新入冬以來新低,你感受到了嗎?

2019-11-28     貴陽發布

自從進入11月後

冷空氣活動愈發頻繁

貴陽的氣溫不斷走低

大家也已正式「脫單」

換上了棉衣

不僅如此

11月27 日清晨

貴陽氣溫僅 3.1 ℃

刷新今年入冬以來新低

而且

持續低溫陰雨天氣仍將持續

受強冷空氣影響,貴陽氣溫一低再低。11月26日,據東山氣象監測站監測,早晨7時還是6.3℃,下午16時就降到4.4℃,直到夜間23時,最低氣溫降到3.1℃,刷新了入冬以來氣溫的最低值。

持續性的強冷空氣讓市民趕到「措手不及」,市民出行已是「重裝上陣」,就算穿上羽絨服仍然感到冷。貴陽市氣象台副台長李揚介紹,3.1℃的氣溫其實不算太低,只是這次冷空氣的持續時間長、強度也比較大,加上毛風細雨,大部市民還沒有完全「適應」罷了,「冷」其實才剛剛開始。

小布從貴陽市氣象台獲悉

其實從本月18日開始

貴陽市各地已正式進入氣象意義上的冬天

氣象學上規定,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10℃,就算進入冬天,第1天即為入冬之日,也就是說當連續5天平均氣溫都在10℃以下時,那麼第1天就是入冬,按此標準,貴陽市各地在本月18日已經正式進入冬天,並將持續到明年2月。

進入冬天,除了寒冷,

大家最為關注的應該就是

下雪帶來的美景和凝凍災害天氣。

到底今年冬季天氣會是個什麼樣呢?

據氣象部門介紹,

今年的冬季可能會是暖冬。

具體到貴陽

從預報來看,預計貴陽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平均氣溫為4.5~6.5℃,與常年同期相比略偏高0.1~1.0℃;冬季降水量為70~110毫米,比常年同期略偏多1至2成。

貴陽市氣象台工程師周博揚介紹,就算是暖冬,並不等於說就沒有低溫凝凍,今年的凝凍天氣多多少少還是有的,只是強度和持續時間還有待「商榷」,不過越冬物資該準備的要提前準備,該防範的也要提前未雨綢繆。

小布提醒

進入冬天,氣溫降低,

冬季的高發疾病也開始活躍了,

要注意這些傳染病!

一、流感

每年10月以後,我國各地陸續進入流感流行季節,流感起病急,雖然大多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會因出現肺炎等併發症或基礎疾病加重發展成重症病例,甚至死亡。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染該病,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成人也會患。一般4~6月是高發季節,但部分地區在10~11月還會出現小高峰。

手足口病一般不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但是可能引起少數患兒發生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併發症,個別病情嚴重、發展較快的,還可能出現神經源性肺水腫,從而導致死亡。

三、諾如病毒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諾如病毒爆發高峰期,可通過手、口、糞便甚至飛沫傳播,能夠引起急性胃腸炎。所有年齡段的人群對諾如病毒普遍易感,兒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屬高危人群。

四、肺炎

冬季肺炎也較高發,肺炎目前還沒有被納入傳染病,但有些肺炎是可以傳染的。比如腺病毒肺炎,是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中較為嚴重的類型之一,多發於6個月至5歲兒童,部分患兒臨床表現重,是目前造成嬰幼兒肺炎死亡和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高度關注。

肺炎球菌性肺炎也是冬季高發的傳染病,是導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重要病因,肺炎球菌廣泛存在於健康成人和兒童的鼻咽腔中,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一個咳嗽或噴嚏就可以將帶菌的飛沫散播在空氣中,一旦寶寶抵抗力下降,肺炎球菌便伺機入侵身體各個部位。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稱「豬頭瘋」,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經呼吸道傳播,主要發生於5—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也可見於成年人。我國的流行性腮腺炎發病呈季節性雙峰分布,第一個發病高峰在4~7月,第二個發病高峰在10月~次年1月。

希望大家做好防護

健康過冬!

來源丨貴陽網、知知貴陽、健康中國

編輯丨陳晨

編審丨劉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RD8rm4BMH2_cNUgGd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