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是建築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設施,是為保證高處作業安全、順利進行施工而搭建的工作平台和作業通道。近年來全國腳手架事故頻發,究其原因基本是: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應付了事,施工人員違規施工,檢查、驗收及掛牌執行不到位。當前,各地建築工程施工現場存在的腳手架問題仍然比比皆是,安全隱患一觸即發,管理人員務必要對腳手架的安全管理引起足夠重視,「嚴把驗收關」尤為重要。
什麼時候要做腳手架驗收?
腳手架在下列階段應進行驗收:
1)基礎完工後,架體搭設前。
2)大、中型腳手架第一步大橫杆搭設完成後。
3)每搭設完6~8m高度後。
4)作業面上施加荷載前。
5)達到設計高度後(結構施工每層腳手架作一次驗收)。
6)遇有六級及以上風或大雨後,凍結地區解凍後。
7)停用超過一個月。
8)拆除前。
腳手架驗收的10項內容
地基與基礎 排水溝 墊板及底托
掃地杆 主體 腳手板 連牆件
剪刀撐 上下措施 架體防墜落措施
1
地基與基礎
驗收內容
1)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是否已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計算。
2)腳手架地基與基礎是否夯實。
3)腳手架地基與基礎是否平整。
4)腳手架地基與基礎里是否積水。
錯誤示例
正確示例
2
排水溝
驗收內容
1)腳手架搭設場地雜物清除、平整,並使排水通暢。
2)排水溝的設置距離應距腳手架最外排的立杆大於500mm。
3)排水溝的寬度在200mm~350mm之間,深度在150mm~300mm之間。
4)水溝的端部應設置集水井一座(600mm×600mm×1200mm)來保證水溝里的水及時排出。
錯誤示例
正確示例
3
墊板及底托
驗收內容
1)腳手架墊板、底托的驗收是根據腳手架高度及承載來定的。
2)24m以下腳手架的墊板規格是(寬度大於200mm、厚度大於50mm、長度不宜小於2垮)、保證每根立杆必須擺放在墊板中間部位、墊板面積不得小於0.15㎡。
3)24m以上承載腳手架的底部墊板的厚度必須經過嚴格計算。
4)腳手架底托必須擺放在墊板中心部位。
5)腳手架底托寬度不得小於100mm厚度不得小於5mm。
錯誤示例
正確示例
4
掃地杆
驗收內容
1)掃地杆必須與立杆連接,不得掃地杆與掃地杆之間連接。
2)掃地杆水平高差不得大於1m,距邊坡的距離不得小於0.5m。
3)縱向掃地杆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於200mm處的立杆上。
4)橫向掃地杆宜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錯誤示例
未設置掃地杆
橫向掃地杆未和立杆固定
正確示例
5
主體
驗收內容
1)腳手架主體驗收是根據施工需要經過計算,如安裝普通腳手架立杆間距必須小於2m,縱向水平杆間距必須小於1.8m,豎向水平杆間距必須小於2m。建築承載的腳手架必須按照計算要求驗收。
2)立杆的垂直偏差應執行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技術規範JGJ130-2011中的表8.2.4中數據執行。
3)腳手架立杆接長時除頂層頂部可以使用搭接外,其餘各層各步接頭必須使用對接扣件連接腳手架架體的接頭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杆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杆杆端的距離不應小於100mm。雙立杆腳手架中,副立杆高度不得低於3步,鋼管長度不應小於6m。
4)腳手架小橫杆應設置在立杆和大橫杆的交點處,必須與立杆使用直角扣件連接,當在操作層時,應在兩節點中間再加一根小橫杆,以承受和傳遞腳手板上的荷載,小橫杆固定必須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杆上。
5)在架體搭設過程中扣件必須合理使用,不得代用和錯用扣件,帶裂紋的扣件絕不得使用在架體中。
錯誤示例
扣件不合格
扣件不合格
扣件不合格
立杆間距大、剪刀撐設置不規範
腳手架生根不牢固致使腳手架整體下沉、變形
立杆彎曲
正確示例
6
腳手板
驗收內容
1)施工現場腳手架搭設完成腳手板鋪設必須滿鋪腳手板對接必須正確,在架子拐彎處,腳手板應交錯搭接,並且必須綁牢,不平處用木塊墊平釘牢。
2)作業層的腳手板應鋪平、鋪滿擠嚴、綁紮牢固,離開牆面120—150mm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不得大於200mm,橫向水平杆的間距應根據腳手架的使用情況搭設,腳手板的鋪設可採用對接平鋪也可採用搭接鋪設。
3)當使用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杆兩端均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杆上。
4)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杆的一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應插入牆內,插入長度不應小於18cm。
5)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牆面12cm~15cm。
6)當腳手板長度小於2m時,可採用兩根橫向水平杆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對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此三種腳手板的鋪設可採用對接平鋪,亦可採用搭接鋪設。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杆,腳手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30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杆上,搭接長度應大於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杆的長度不應小於100mm。
錯誤示例
板材有裂紋
板材發霉
板材厚度未達到5cm
腳手板有空隙
小橫杆間距大
腳手板未滿鋪、未板扎、未設置防護欄杆
腳手板端頭未封堵
腳手板未滿鋪、未板扎
正確示例
腳手板對接/搭接構造
7
連牆件
驗收內容
1)連牆件設置種類有兩種:剛性連牆件和柔性連牆件,施工現場宜採用剛性連牆件。高度小於24m的腳手架,需3步3跨設置連牆件,高度在24m至50m之間的腳手架需2步3跨設置連牆件。
2)連牆件應從腳手架體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杆處開始設置。
3)連牆件應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
4)連牆件宜優先採用菱形布置,也可採用方形、距形布置。
5)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不應大於4m(兩步)。
6)腳手架架體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應採用剛性連牆件與建築物可靠連接,也可採用腳手管、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牆連接並在兩頭設置防滑措施。嚴禁使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牆件。
7)腳手架架體高度在24m以上的單、雙排腳手架必須應採用剛性連牆件與建築物可靠連接。
8)連牆件中的連牆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應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可靠連接。
9)連牆件必須採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結構。
10)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牆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採用通長杆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度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拋撐應在連牆件搭設後分開拆除。
11)腳手架架體高度在40m以上有風渦流作用時,應採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連牆措施。
錯誤示例
正確示例
8
剪刀撐
驗收內容
1)高度在24m及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全立面連續設置剪刀撐;高度在24m以下的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m的立面上,各設計一道剪刀撐,並應由底到頂連續設置。
2)剪刀撐斜杆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150mm。
3)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
錯誤示例
剪刀撐交叉處未用扣件緊固
搭接長度不夠1米、缺少一個轉向扣件
扣件未連接、一根腳手管未從地面設置
拋撐杆件太長中間無加強杆件支撐
正確示例
高度24m以下剪刀撐布置
腳手架剪刀撐分開設置
腳手架剪刀撐連續設置
腳手架轉角處剪刀撐設置
9
上下措施
驗收內容
1)腳手架上下措施有兩類:掛設爬梯和搭設「之」形步道或斜步道。
2)爬梯掛設必須由低到高連續垂直的設置,每垂直約3m必須固定一次,頂部掛鉤使用8#鉛絲綁紮牢固。
3)上下步道必須同腳手架高度一起搭設,人行步道寬度不得小於1m,坡度1:3,運料步道寬度不小於1.5m,坡度1:6。防滑條間距200~300mm,防滑條高度約20-30mm。
錯誤示例
正確示例
10
架體防墜落措施
驗收內容
1)施工腳手架如需要掛設安全網,檢查安全網必須平整、牢固、齊全。
2)建築施工腳手架外側必須設有密目網,密目網必須平整,齊全。
3)在腳手架垂直高度每10m需設置防墜落措施,在架體外側要及時設置密目網。內側安全網鋪設時必須要拉緊,安全網固定繩必須環繞綁紮的固定可靠處。
錯誤示例
安全網未鋪嚴
安全網未鋪嚴
正確示例
文章來源於網絡
關注碩碩通,了解更多建工資訊!